•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寫梅的詩詞(1010首)

    181 《丑奴兒(大石梅花)》 宋·周邦彥

    肌膚綽約真仙子,來伴冰霜。
    洗盡鉛黃。
    素面初無一點妝。
    尋花不用持銀燭,暗里聞香。
    零落池塘。
    分付余妍與壽陽。

    182 《萬年歡(梅)》 宋·晁補之

    心憶春歸,似佳人未來,香徑無跡。
    雪里紅梅,因甚早知消息。
    百卉芳心正寂。
    夜不寐、幽姿脈脈。

    183 《臨江仙(江東人得早梅,見約探題,且訪梅所在,因攜箋管,就賦花下)》 宋·李之儀

    初破曉寒無限思,融融臘意全迷。
    春工從此被人知。
    不隨蜂蝶,長伴玉蟾低。
    縹緲云間應好在,盈盈淚濕征衣。
    背人偷拗向東枝。
    清香滿袖,猶記畫堂西。

    宋詞精選愛情離別孤獨

    184 《華林園早梅》 唐·鄭述誠

    曉日東樓路,林端見早梅。
    獨凌寒氣發,不逐眾花開。
    素彩風前艷,韶光雪后催。
    蕊香沾紫陌,枝亞拂青苔。
    止渴曾為用,和羹舊有才。
    含情欲攀折,瞻望幾裴回。

    185 《再次前韻代梅答》 唐·湯悅

    托植經多稔,頃筐向盛時。
    枝條雖已故,情分不曾移。
    莫向階前老,還同鏡里衰。
    更應憐墮葉,殘吹掛蟲絲。

    186 《史館庭梅見其毫末歷載三十今已半枯…伏惟垂覽》 唐·徐鉉

    東觀婆娑樹,曾憐甲坼時。
    繁英共攀折,芳歲幾推移。
    往事皆陳跡,清香亦暗衰。
    相看宜自喜,雙鬢合垂絲。

    187 《人日新安道中見梅花(其年以徐寇停舉)》 唐·羅隱

    長途酒醒臘春寒,嫩蕊香英撲馬鞍。
    不上壽陽公主面,憐君開得卻無端。

    188 《書梅福殿壁二首》 唐·張喬

    梅真從羽化,萬古是須臾。
    此地名空在,西山云亦孤。
    井痕平野水,壇級上春蕪。
    縱有雙飛鶴,年多松已枯。

    189 《書梅福殿壁二首》 唐·張喬

    梅真從羽化,萬古是須臾。
    此地名空在,西山云亦孤。
    井痕平野水,壇級上春蕪。
    縱有雙飛鶴,年多松已枯。

    190 《人日梅花病中作》 唐·李群玉

    去年今日湘南寺,獨把寒梅愁斷腸。
    今年此日江邊宅,臥見瓊枝低壓墻。
    半落半開臨野岸,團情團思醉韶光。

    愛情思念

    191 《友人山中梅花》 唐·殷堯藩

    南國看花動遠情,沈郎詩苦瘦容生。
    鐵心自儗山中賦,玉笛誰將月下橫。
    臨水一枝春占早,照人千樹雪同清。
    好風吹醒羅浮夢,莫聽空林翠羽聲。

    192 《吊江南老家人春梅》 唐·孟郊

    念爾筋力盡,違我衣食恩。
    奈何粗獷兒,生鞭見死痕。
    舊使常以禮,新怨將誰吞。
    胡為乎泥中,消歇教義源。

    193 《東渡早梅一樹,歲華如雪,酣賞成詠》 唐·羊士諤

    暇日留□事,期云亦□開。
    鄉心持歲酒,津下賞山梅。
    晚實和商鼎,濃香拂壽杯。
    唯應招北客,日日踏青來。

    詠物抒情

    194 《和常州崔使君詠后庭梅二首》 唐·孫逖

    聞唱梅花落,江南春意深。
    更傳千里外,來入越人吟。
    弱干紅妝倚,繁香翠羽尋。
    庭中自公日,歌舞向芳陰。

    195 《和宋之問寒食題黃梅臨江驛》 唐·崔融1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
    忽見潯陽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閽難叫,孤臣逐未堪。
    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

    春天懷念

    196 《十一日詠梅》 宋·張九成

    一年勝事又相親,數樹寒香巧斗新。
    擁鼻獨來江上晚,行吟忽見渡頭春。
    孤標不入千花伴,冷艷初無一點塵。
    翻笑淵明太多可,千秋作好菊花人。

    197 《十二月二十四夜賦梅花》 宋·張九成

    我來嶺下已七年,梅花日日斗清妍。
    詩才有限思無盡,空把花枝嘆晚煙。
    頗怪此花嵐瘴里,獨抱高潔何娟娟。
    苦如靈均佩蘭芷,遠如元亮當醉眠。

    198 《吊落梅》 宋·曾豐

    佛來非墮有,仙去豈超無。
    寧可死歸潔,莫教生合污。
    出余純白在,入與太清俱。
    百世下回首,高風立懦夫。

    199 《即席賦會昌章簿出示假梅》 宋·曾豐

    早探梅春南俗慣,今年不料寒裂骭。
    梅花索價似太高,雖現幽姿猶匿半。
    小小樽前白玉盤,忽移全樹教吾看。
    僅高一尺輒崢嶸,才吐數枝如爛熳。

    200 《和康叔探梅韻三首》 宋·袁說友

    尋梅著語樂清閒,已覺孤山氣象還。
    未辦輕舟行百里,也須踏腳法華山。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