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嶠方壺共五山,上隨潮往下隨還。二山流落初何在,新喜歸吾幾案間。
蜀道登天在一涯,乾旋坤轉任推排。此身已是萍游客,終日行江夜宿淮。
垂虹一抹跨晴江,好解帆繩系矮椿。水浸碧天天浸月,只消推起小篷窗。
兩兩三三溪上童,口吹麥葉送迎翁。花間緩步陰陰日,柳畔閒行款款風。山鳥何愁頭也白,野棠無愧面能紅。太平五十年前過,煩惱今知萬境空。
華館多髯客,深山短發翁。鐘聲更點外,螢焰燒痕中。春日同傾酒,寒溪數過鴻。天門通海路,詩寄鄮城東。
驀口一橈玄路絕,藥山之道始流傳。離鉤三寸無消息,覺海方乘般若船。
不是輕舟蕩漾戲,一撓未展命如絲。雙眸炯炯煙波外,伶利阇梨欲到時。
枝筇同到覆船巔,暫寄筇枝借榻眠。山水鉤簾知屬我,煙霞膩枕夢游仙。覺來筍窟投蔬箸,閒把華房入線編。想像玲瓏巖下雨,春寒猶可臥羊氈。
機語相符句合頭,離鉤三寸已吞鉤。孤舟短棹都拋卻,直得朱涇水逆流。
輕輕點著發光寒,這里停橈舞棹難。明暗路岐都照破,放行初不犯波瀾。
未透趙州關,看牛事轉繁。死蛇弄不活,只好踏船翻。
千鈞重寄一絲輪,三寸離鉤抑逼人。莫道踏翻船便了,夾山未必是金鱗。
心含惡毒氣炎炎,倒捉粗橈管甚天。打得夾山攛入水,趁無入見急翻船。
風卷云天小艇斜,煙波深處作生涯。絲綸掣斷雙關手,抉出驪龍眼裹沙。
老手當年靠夾山,全機喪盡結深冤。父南子北家何在,撥轉天關地軸翻。
莫出前溪去,隨宜下釣鉤。風波苦不惡,鱸鱖滿船頭。
靈實生平愛虎頭,第傍戰艦聲輕舟。晚無書盡真無益,洗手莫嫌寒具油。
文士清高數米顛,蔡公門下詎能賢。探囊萬一逢江盜,錯認真州發運船。
此日攜家去,休言惜遠離。江天雖雨意,客路正花時。擊楫漫長嘯,把書常自隨。為官閑亦好,竹外鶴偏宜。
望之有若船,其實止一亭。世情作風濤,平地有滄溟。中裁宮室制,外肖舳艫形。片帆可萬里,眇視蛟龍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