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渡河的詩詞(204首)
62
《七夕二首》 唐·劉禹錫
河鼓靈旗動,嫦娥破鏡斜。
滿空天是幕,徐轉斗為車。
機罷猶安石,橋成不礙槎。
誰知觀津女,竟夕望云涯。
66
《送襄垣王君歸南陽別墅》 唐·韓翃
都門霽后不飛塵,草色萋萋滿路春。
雙兔坡東千室吏,三鴉水上一歸人。
愁眠客舍衣香滿,走渡河橋馬汗新。
少婦比來多遠望,應知蟢子上羅巾。
67
《送蕭常侍北使》 唐·錢起
絳節引雕戈,鳴騶動玉珂。
戎城去日遠,漢使隔年多。
雁宿常連雪,沙飛半渡河。
明光朝即邇,杕杜早成歌。
68
《留花門》 唐·杜甫
北門天驕子,飽肉氣勇決。
高秋馬肥健,挾矢射漢月。
自古以為患,詩人厭薄伐。
修德使其來,羈縻固不絕。
72
《七夕》 唐·沈佺期
秋近雁行稀,天高鵲夜飛。
妝成應懶織,今夕渡河歸。
月皎宜穿線,風輕得曝衣。
來時不可覺,神驗有光輝。
75
《七夕賦詠成篇》 唐·何仲宣
日日思歸勤理鬢,朝朝佇望懶調梭。
凌風寶扇遙臨月,映水仙車遠渡河。
歷歷珠星疑拖珮,冉冉云衣似曳羅。
通宵道意終無盡,向曉離愁已復多。
77
《相和歌辭·公無渡河》 唐·王睿
濁波洋洋兮凝曉霧,公無渡河兮公苦渡。
風號水激兮呼不聞,提壺看入兮中流去。
浪擺衣裳兮隨步沒,沉尸深入兮蛟螭窟。
蛟螭盡醉兮君血干,推出黃沙兮泛君骨。
78
《九月既望次瑞卿惜別詩》 明·程嘉燧
逢君春向暮,相送忽深秋。
長夏無蟬噪,高天極鳥投。
閑階松葉碧,空院菊花留。
曉月臨山驛,寒風滿縣樓。
人行落木戍,馬識渡河愁。
不謂平生淚,還因別思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