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道德的詩詞(278首)

    61 《獻華陰羅丞別》 唐·儲光羲

    華山薄游者,玄發當青春。
    道德同仙吏,尊卑即丈人。
    縣城俯京路,獲見官舍里。
    淹留瓊樹枝,謔浪春泉水。

    62 《奉和幸白鹿觀應制》 唐·趙彥昭

    云驂驅半景,星蹕坐中天。
    國誕玄宗圣,家尋碧落仙。
    玉杯鸞薦壽,寶算鶴知年。
    一睹光華旦,欣承道德篇。

    63 《奉和圣制經河上公廟應制》 唐·張說

    河上無名老,知非漢代人。
    先探道德要,留待圣明辰。
    玄妙為天下,清虛用谷神。
    化將和氣一,風與太初鄰。
    靈廟觀遺像,仙歌入至真。
    皇心齊萬物,何處不同塵。

    64 《經》 唐·李嶠

    漢室鴻儒盛,鄒堂大義明。
    五千道德闡,三百禮儀成。
    青紫方拾芥,黃金徒滿籝.誰知懷逸辯,重席冠群英。

    65 《奉和幸神皋亭應制》 唐·宋之問

    清蹕喧黃道,乘輿降紫宸。
    霜戈凝曉日,云管發陽春。
    臺古全疑漢,林馀半識秦。
    宴酣詩布澤,節改令行仁。
    昔恃山河險,今依道德淳。
    多慚獻嘉頌,空累屬車塵。

    66 《贈李征君大壽》 唐·王績

    孔淳辭散騎,陸昶謝中郎。
    幅巾朝帝罷,杖策去官忙。
    附車還趙郡,乘船向武昌。
    九徵書未已,十辟譽彌彰。

    67 《雜曲歌辭·樂府》 唐·顧況

    暖谷春光至,宸游近甸榮。
    云隨天仗轉,風入御簾輕。
    翠蓋浮佳氣,朱樓倚太清。
    朝臣冠劍退,宮女管弦迎。

    68 《雜曲歌辭·輕薄行》 唐·齊己

    玉鞭金鐙驊騮蹄,橫眉吐氣如虹霓。
    五陵春暖芳草齊,笙歌到處花成泥。
    日沉月上且斗雞,醉來莫問天高低。
    伯陽道德何涕唾,仲尼禮樂徒卑棲。

    69 《郊廟歌辭·太清宮樂章·第三奏》 唐·佚名

    元符傳紫極,寶祚啟高真。
    道德先垂裕,沖和已化淳。
    人風齊太古,天瑞葉惟新。
    仙樂清都上,長明交泰辰。

    70 《題劍門》 唐·李衍

    緩轡逾雙劍,行行躡石棱。
    作千尋壁壘,為萬祀依憑。
    道德雖無取,江山粗可矜。
    回看城闕路,云疊樹層層。

    71 《經河上公廟》 唐·李隆基

    昔聞有耆叟,河上獨遺榮。
    跡與塵囂隔,心將道德并。
    詎以天地累,寧為寵辱驚。
    矯然翔寥廓,如何屈堅貞。
    玄玄妙門啟,肅肅祠宇清。
    冥漠無先后,那能紀姓名。

    72 《大觀三年釋奠六首》 隋代·佚名

    道德淵源,斯文之崇。
    功名糠秕,素王之風。
    碩兮斯牲,芬兮斯酒。
    綏我無疆,興天為久。

    73 《大觀三年釋奠六首》 隋代·佚名

    道德淵源,斯文之崇。
    功名糠秕,素王之風。
    碩兮斯牲,芬兮斯酒。
    綏我無疆,興天為久。

    74 《大晟府擬撰釋奠十四首》 隋代·佚名

    [黃環為宮]大哉宣圣,道德尊崇。
    維持王化,斯民是宗。
    典祀有常,精純業隆。
    神其來格,于昭盛容。

    75 《大晟府擬撰釋奠十四首》 隋代·佚名

    [黃環為宮]大哉宣圣,道德尊崇。
    維持王化,斯民是宗。
    典祀有常,精純業隆。
    神其來格,于昭盛容。

    76 《客觀余孝經傳感而有作》 宋·張九成

    古人文瑩理,后人工作文。
    文工理愈暗,紙札何紛紛。
    君看六藝學,天葩吐奇芬。
    詩書分體制,禮樂造乾坤。

    77 《呈羅春信》 宋·曾豐

    受命鐘材不已涼,未論道德與文章。
    晚謀事事成迂叟,羈跡年年是漫郎。
    銳意向前旋磨蟻,灰心求退觸藩羊。
    車中幸有司南柄,試與迷途指大方。

    78 《贈南豐胡國華》 宋·曾豐

    軍山未信盱水屈,清淑之氣相盤郁。
    天地有時不關防,古今何代無人物。
    道德大成文小成,君小成者成者精。
    逢人問我江西派,從此南豐不是曾。

    79 《謝新淦令徐信甫至贛相過》 宋·曾豐

    永嘉之重自晉始,積至本朝始多士。
    大科異等固其常,文章道德相角掎。
    淳熙癸卯徐令君,相逢欲執弟子禮。
    聊將舌本吐寸璣,輒自腳跟參萬里。

    80 《萬安簿吳公誼實浙余杭人今書滿最歸歟欲竟投》 宋·曾豐

    錢唐之墟故吳地,子孫復以吳為民。
    百世不有云來興,高者道德次文藝。
    萬安主簿今詩雄,終未得力翻得窮。
    猶余妻子眼未白,不有江山囊幾空。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