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東坡易傳》 兌 卦 (第五十八)

    作者:蘇軾
      兌上

      兌下

      “兌”,亨,利貞。

      《彖》曰:“兌”,說也。剛中而柔外,說以利貞。是以順乎天而應乎人。說以先民,民忘其勞;說以犯難,民忘其死;說之大,民勸矣哉!

      小惠不足以勸民。

      《象》曰: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

      取其“樂而不流”者也。

      初九:和兌,吉。   《象》曰:“和兌”之“吉”,行未疑也。

      九二:孚兌,吉;悔亡。

      《象》曰:“孚兌”之吉,信志也。

      和而不同,謂之“和兌”;信于其類,謂之“孚兌”。六三小人,而初九、九二君子也;君子之說于小人,將以有所濟,非以為利也。初九以遠之,而無嫌至九二,則初九疑之矣,故必有以自信于初九者,而后“悔亡”。文予而實不予,所以信于初九也。   六三:來兌,兇。

      《象》曰:“來兌”之“兇”,位不當也。   九四:商兌,未寧;介疾,有喜。

      《象》曰:九四之“喜”,有慶也。

      九五,“兌”之主也;上有上六,下有六三,皆其疾也。《傳》曰:“美疢不如惡石”。九四介于其間,以剛輔五,而議二陰者也,故曰:“商兌,未寧;介疾,有喜。”言疾去而后有喜也,疾去而后有喜,則《易》之所謂“慶”也。

      九五:孚于剝,有厲。

      《象》曰:“孚于剝”,位正當也。

      上六:引兌。

      《象》曰:“上六引兌”,未光也。

      六三、上六,皆“兌”之小人,以陰為質,以說為事者,均也。六三履非其位,而處于二陽之間,以求說為兌者,故曰“來兌”,言初與二不招而自來也,其心易知,其為害淺,故二陽皆“吉”,而六三“兇”。上六超然于外,不累于物,此小人之讬于無求以為“兌”者也,故曰“引兌”,言九五引之而后至也,其心難知,其為害深。故九五“孚于剝”,“剝”者,五陰而消一陽也。上六之害,何至于此?曰:九五以正當之位,而孚于難知之小人,其至于“剝”,豈足怪哉!雖然,其心蓋不知而賢之,非說其小人之實也,使知其實,則去之矣。故有“厲”而不兇。然則上六之所以不光,何也?曰:難進者,君子之事也;使上六引而不兌,則其道光矣。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