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游記選》 ●宋朝 龍井題名記
作者:
元豐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吳興道杭,東還會稽。龍井有辯才大師,以事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寧,遇道人參寥,問龍井所遣籃輿,則曰:“以不時至,去矣。”
是夕,天宇開霽,林間月明,可數毫發。遂棄舟,從參寥杖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澗,入靈石塢,得支徑上風篁嶺,憩于龍井亭。酌泉,據石而飲之。 自普寧凡經佛寺十五,皆寂不聞人聲。道傍廬舍,或燈火顯隱,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鳴,殆非人間之境。行二鼓矣,始至圣壽院,謁辯才于潮音堂,明日乃還。
題記:本文猶如一幅月夜郊游圖。作者以清新簡潔的筆墨,為我們勾勒出朗、夜深、林幽、人靜的意境,而燈火的顯隱、流水的悲鳴更增添了月夜的靜謐氣氛。
是夕,天宇開霽,林間月明,可數毫發。遂棄舟,從參寥杖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澗,入靈石塢,得支徑上風篁嶺,憩于龍井亭。酌泉,據石而飲之。 自普寧凡經佛寺十五,皆寂不聞人聲。道傍廬舍,或燈火顯隱,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鳴,殆非人間之境。行二鼓矣,始至圣壽院,謁辯才于潮音堂,明日乃還。
題記:本文猶如一幅月夜郊游圖。作者以清新簡潔的筆墨,為我們勾勒出朗、夜深、林幽、人靜的意境,而燈火的顯隱、流水的悲鳴更增添了月夜的靜謐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