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龍文鞭影》 一東

    作者:蕭良有、楊臣錚
      粗成四字,誨爾童蒙。

      呂注:粗成四字,作者自謙之詞。本書每句由四字組成。粗,粗略。誨,教誨。爾,人稱代詞,休。童蒙:正在發蒙的兒童。

      哀箋:《易經·序卦傳》:“蒙者蒙也,物之稚也。” 經書暇日,子史須通。  呂注:經書,指儒家經典。子史,指子部(諳子百家著作)和史部(各種歷史著作)諸書。

      哀箋:四部分類之法創于魏、晉,現存最早之分類目錄書為《隋書·經籍志》。

      重華大孝,武穆精忠。  呂注:重華大孝,《尚書》:“帝舜,曰重華。”舜之母早亡;父娶后母生弟名象。三人合謀屢次害舜,舜逃生后仍然孝順父母親愛兄弟。故孔孟都稱其為“大孝”。武穆精忠;武穆,南宋愛國名將岳飛的溢號。岳飛,字鵬舉,少年便立志抗金。十八歲從軍,立戰功,背上刺有“精忠報國”四字,后被秦桔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死。

      哀箋:史稱舜之光華之德可與堯并美,故號重華。《史記》載舜“盲者子,父頑,母囂,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揚雄《法言》稱其為“絕德”:“君子絕德,小人絕力。或問‘絕德’。曰:‘舜以孝,禹以功,皋陶以謨,非絕德邪?’”堯眉八彩,舜目重瞳。

      呂注:堯眉八彩,上古五帝之一。《尚書·大傳略》:“堯目八眉。”《論衡·骨相》:“堯眉八彩。”重瞳舜目,傳說舜的眼睛是雙瞳孔。《史記·五帝紀》:舜“名曰重華”。《史記正義》:“目重瞳子,故曰重華。”哀箋:《論衡·骨相》:“傳言黃帝龍顏,顓頊戴午,帝嚳駢齒,堯眉八采,舜目重瞳,禹耳三漏,湯臂再肘,文王四乳,武王望陽,周公背僂,皋陶馬口,孔子反羽。”《論衡》:“堯母慶都野出,赤龍感己,遂生堯。”龍身有一畫,為朱衣長髯之人,面放八彩之光,十四月后生堯,酷似畫中之人。《史記·五帝紀》:“虞舜者,名曰重華。”虞,部落名,即有虞氏,居蒲坂。 商王禱雨,漢祖歌風。

      呂注:商王禱雨,商成湯姓子,名履,字天乙。當時有七年大旱,太史占卜認為應當以人祈禱,湯遂請自當之。因剪發斷爪,禱于桑林,以六事自責。祈禱畢,四方云集.干里之雨齊來。漢祖歌風,即漢高祖劉邦,字季,沛縣(今江蘇省沛縣)人。在楚漢戰爭中擊敗項羽后建立漢朝,即皇帝位。漢高祖即位后回到家鄉,宴請父老,擊筑而歌:“大風起今云飛揚,威加海內今歸故鄉,安得猛士今守四方?”秀巡河北,策據江東。

      呂注:秀巡河北,秀,即劉秀,漢高祖劉邦九世孫。西漢于公元6年被王莽篡位,天下大亂。劉秀于公元22年起兵,次年皇族劉玄稱帝,號更始。劉玄派劉秀以大司馬身份,巡行河北,除莽苛政,為中興漢代奠定基礎。公元25年,劉秀建立東漢,是為光武帝。策據江東,孫策,字伯符,三國吳郡人,孫堅之長子,據有江東,臨死時,將事業托付給弟弟孫權。孫權后破荊州,即帝位。  太宗懷鷂,桓典乘驄。

      呂注:太宗懷鷂,《資治通鑒》載:唐太宗李世民曾得到一只鴉鳥,看見魏征來了就藏在懷中,魏征故意長時間奏事,結果鴉烏悶死在懷中。魏征,唐宰相,善進諫。桓典乘驄:桓典,字公雅,東漢靈帝時任御史,常乘驄馬。京城中的人懼怕他,說:“行行且止,避驄馬御史。”見《后漢書·桓榮傳》。

      嘉賓賦雪,圣祖吟虹。

      呂注:嘉賓賦雪,謝惠連《雪賦》:“歲將暮,時既昏,寒風積,愁云繁。梁王不悅,游于兔園。乃置旨酒,命賓友,召鄒生,延枚叟,相如末至,居客之右。俄而微霰零密雪下,王乃歌北風于衛詩,詠南山于周雅,授簡于司馬大夫。曰:‘抽子秘思,騁子研辭,佯色揣稱,為寡人岍之。’相如于是避席而起……”遂成白雪歌。圣祖吟虹,圣祖,即明太祖朱元璋,曾微服出行,口占《虹霓》詩:“誰把青紅線兩條,和風甘雨系天腰。”彭友信遇之,隨口續之曰:“玉皇昨夜鑾輿出,萬里長空架彩橋。”皇帝大為高興,次日任命他為布政使。

      哀箋:謝惠連,靈運族弟,靈運一生少所推許,而于惠連深相知賞。見惠連新文,每云:“張華重生,不能易也。”明人輯有《謝法曹集》。

      鄴仙秋水,宣圣春風。

      呂注:鄴仙秋水,鄴仙,即唐朝李泌,字長源,七歲能文,張九齡稱之為小友。賀之章見之曰:“此稚子目如秋水,必拜卿相。”玄宗馳召之,命與張說觀棋。說試之曰:“方若棋局,圓如棋子;動若棋生,靜若棋死”。李泌即答曰:“方若行義,圓若用智;動若騁材,靜若得意”。皇帝大為高興。命其家“善視養之”。后來官至宰相,封為鄴侯。因其好仙術,故稱為鄴仙。宣圣春風,宣圣,即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西漢平帝元始元年追尊孔子為“褒成宣尼公”,后人方稱孔子為宣圣、宣尼、宣父等。《尚友錄》卷二十二稱:“漢武帝謂東方朔曰:孔顏之道德何勝?’方朔曰:顏淵如桂馨一山;孔子如春風,至則萬物生。”哀箋:泌好辟谷導引之術。顏子,圣人最得意之門徒,回早喪,子曰:“天喪予!”回乃七十二賢者中最接近圣人者。后儒言“孔顏樂處”,即可見,明道先生詩云:“年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云變態中。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自豪雄。”愷崇斗富,渾濬爭功。

      呂注:愷崇斗富,晉后將軍王愷、散騎常侍石崇,常常比富,王愷用糖沃鍋,石崇用蠟作薪;王愷作紫絲布步障四十里,石祟作錦步障五十里以敵之。武帝曾經賜給王愷珊瑚樹,高三尺許,枝柯扶疏,世上罕見,王愷給石崇看,祟便以鐵如意擊之,應手而碎。愷聲方厲,崇曰:“不足多恨,今還卿。”乃命左右取珊瑚樹,有高三四尺者六七株。渾濬爭功:王渾,字玄沖,晉武帝女婿。王濬,字士治,小字阿童。公元279年一同率軍攻吳王孫皓。濬作戰英勇果斷,從武昌順流而下,一舉收復吳都建康,吳主孫皓歸降。次日,王渾方渡匯,反告王濬不受節制。皇帝偏袒女婿,賞賜王濬。二人爭功不止。

      王倫使虜,魏絳和戎。  呂注:王倫使虜,王倫,字正道,北宋大名莘縣(今屬山東)人。南宋紹興七年(1137)二月王倫被派往金國議和,往來數次,曾議成收回河南、接回二帝之約,但因金國兀術政變廢止,王倫因而被囚,九年后被勒死。見《宋史·王倫傳》。魏絳和戎,魯襄公四年,戎狄侵晉,晉侯欲伐之,魏絳力辯,主張和戎,并提出和戎的五利,晉侯終于采納了他的意見。

      哀箋:王倫,建炎元年以朝奉郎假邢部侍郎赴金,扣留至紹興二年,七年春,徽宗及寧德后訃至,復以倫為徽猷閣待制,假直學士,充迎奉梓宮使,以朝請郎高公繪副之,使金。紹興九年以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赴金,扣留至死,傳言倫死時,河間地震,雨雹三日不止。

      恂留河內,何守關中。

      呂注:恂留河北,恂,即漢代寇恂,字子翼,漢上谷昌平(今北京)人。劉秀欲北上,鄧禹薦寇恂留守,以固后方。劉秀拜寇恂為河內太守。于是寇恂一面籌餉支前,一面御敵來犯,立下大功。何守關中,何,即蕭何,西漢沛人,官至丞相。楚漢相爭,蕭何留鎮關中,轉給饋餉,軍需無乏。天下既定,封蕭何為酂侯。關中,今陜西。  曾除丁謂,皓折賈充。

      呂注:曾,即王曾,字孝先,直言敢諫,居宰相多年。丁謂,字謂之,為人奸滑詭詐。宋真宗死,仁宗繼位,民謠說:“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欲得天下寧,拔去眼前丁。”王曾指出:“權柄歸宦官,禍端兆矣!”后丁謂與雷宦,擅移皇陵,隱情不報,經王曾察明真相,雷被處死,丁謂獲罪。皓:即孫皓,字元宗,三國時吳末代皇帝,公元280年為晉所滅。折:折服。賈充:字公閭,初事魏,后事晉。孫皓降晉,賈充責備孫皓曾用酷刑,孫皓說那是對待奸詐不忠的人的,賈充很慚愧。

      哀箋:賈充曾依附司馬氏,謀弒魏帝,故皓言奸詐不忠之人。

      田驕貧賤,趙別雌雄。

      呂注:田驕貧賤,《史記·魏世家》載:周田子方,魏文侯以為師。太子擊遇于道,下車甚恭,子方不為禮,擊怒曰:“富貴者驕人乎?貧賤者驕人乎?”子方曰:“亦貧賤者驕入耳,富貴者安敢驕人?國君而驕人,則失其國;大夫而驕人,則失其家;夫士貧賤者,言不用行不合,則納履而去,安往而不得貧賤哉!趙別雌雄,趙,即東漢趙溫,字子柔,為京兆郡丞,嘗嘆曰:“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遂棄宮去。

      王戎簡要,裴楷清通。

      呂注:王戎簡要,王戎,字濬沖,晉武帝時選吏部尚書,征詢鐘會的意見。鐘會說:“王戎簡要,裴楷清通。可當此任。”遂以二人為吏部郎。裴楷:字叔則。

      子尼名士,少逸神童。  呂注:子尼名士:子尼:即蔡克,晉陳留考城人,王澄行經陳留,問此郡名士有哪些人,官吏說:“有蔡子尼、江應元。”當時郡人中有很多居高位的人,王澄問曰:“然則怎么說只有此二人?”官吏說:“向謂君侯問人,不謂問位。”少逸神童:劉少逸,北宋人,年十一,文辭精敏。其師潘閬攜見王元之、羅思純。二公因與聯句試之。思純曰:“無風煙焰直。”少逸曰:“有月竹陰寒。”又曰:“日移竹影侵棋局。”少逸曰:“風送花香入酒卮。”元之曰:“風雨江城暮。”少逸曰:“波濤海寺秋。”又曰:“一回酒渴思吞海。”少逸曰:“幾度詩狂欲上天。”于是報告朝廷,賜進士及第。  巨伯高誼,許叔陰功。

      呂注:巨伯高誼,漢代荀巨伯探望生病的友人,碰上賊攻郡,友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來相視,于今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者!”賊至,問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愿以身代其死。”賊曰:“我輩無義而害有義,不可。”遂去。許叔陰功,宋代許叔微,名如可。篤志經史,精通醫術,建炎初年,瘟疫流行,許叔微走街串巷,治好不少人。夢神曰;“上帝以汝陰功,賜汝以官。”因留語云:“藥市收功,陳樓間阻。堂上呼盧,喝六作五。”后以第六人登第,陛見改第五人,在陳祖言、樓林之間。

      代雨李靖,止雹王崇。

      呂注:代雨李靖,唐代李靖,字藥師。貧寒時射獵山中,會暮,抵宿一朱門。夜半聽見叫門甚急,一老摳謂靖曰:“此龍宮也,天符命行雨,二子皆不在,欲奉煩何如?”遂命黃頭披青驄馬,戒以“馬鳴,取瓶水一滴滴馬鬃,則平地水深三尺。”李靖見本鄉旱極,連下三十余滴,歸以語姬,姬曰:“君必無家矣。”止雹王崇,漢代王崇喪父及母,哀毀獨甚。嘗夏月大雹,禽獸草木摧死,下到王崇田邊,雹遂倏止。菽麥十頃,競無損失。  和凝衣缽,仁杰藥籠。

      呂注:仁杰藥籠,狄仁杰,字懷英,唐朝人,官至風閣鸞臺平章事。元行沖博學多才,狄仁杰很器重他,嘗謂仁杰曰:“下之事上,譬貴家儲積則脯??胰,以供滋膳;參術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門下賓客堪充旨味者多矣,愿以小人務一藥石可乎?”仁杰笑著說;“君正吾藥籠中物,不可一日無也。”后來元行沖升遷至陜州刺史。  義倫清節,展獲和風。

      呂注:義倫清節,沈倫,字順義,宋代人,太祖朝隨軍入蜀,常獨居蔬食。及東歸,筐中惟圖書數卷而已。皇帝詢問曹彬,始知其清節過人,提升為摳密副史。展獲和風:展獲,字季禽,春秋時魯國大夫,居柳下,及死,門人將祭袍他。他的妻子說:“不如妾之知也。”乃曰:“夫子之不伐兮,夫子之不竭兮,夫子之誠信而與人無害兮。屈柔從俗,不強察兮;蒙恥救民,德彌大兮;雖遇三黜,終不蔽細,豈第君子永能厲矣!吁磋惜兮,乃下世矣!夫子之謚,宜為惠兮。”和風.即情意溫厚,永惠與人之意。

      占風令尹,辯日兒童。

      呂注:占風令尹,老子西游,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然乘青牛而過。令尹,周朝守函谷關的官吏,令尹望見紫氣便知老子將來,故稱占風。辯日兒童,孔子東游,見兩兒爭辯。問其故,一兒曰:“我認為日出時離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曰:“日出時離人遠,而日中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則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回答。兩兒笑曰:“誰說你多智?”哀箋:舊言老子傳尹喜吐納練氣之功并授五千言《道德經》后,飄然西去。兩小兒辯日一事見于《列子·湯問》敝履東郭,粗服張融。

      呂注:敝履東郭,《史記·滑稽列傳》載:漢武帝時有東郭先生,久待詔公車,貧困饑寒,在雪中行走,鞋有上無下,腳踏在地上。路人笑之,卻逍遙自如。粗服張融,張融,宇思光,南齊吳郡吳縣人。齊高帝曾下詔賜衣服給他,說:“見卿衣服粗敝,誠乃素懷有本。過爾襤褸,亦虧朝望。今送一通故衣,意謂雖故,乃勝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稱卿體。”哀箋:齊高帝,蕭道成。事見《南齊書張融傳》,張融有文《海賦》留世。  盧杞除患,彭寵言功。

      呂注:盧杞除患,盧杞,字子良,唐代人。為虢州刺史時,上疏稱:虢州有官豬三千為民患。德宗曰:“徒之沙苑。”杞曰:“他州亦陛下百姓,臣謂食之便。”簾曰:“守朗而憂他州,宰相才也。”詔以豬賜貧民。但事實上盧杞為人極壞。故新舊《唐書》皆列入奸臣傳。彭寵言功:彭寵,字伯通,東漢人,擔任滏陽太守。昔光武討王郎,彭寵運糧不絕,自負其功,意望甚高。朱浮與之書曰:“遼東之豬,古來皆黑.生子白頭,異而獻之。行至河東,見群豬皆白,懷慚而退。若以子之功論于朝廷,則為遼東之豬也。”哀箋:朱浮時為幽州牧。

      放歌漁者,鼓枻詩翁。 呂注:放歌漁者,唐時崔鉉為江陵守,有楚江漁者,不言姓氏,釣于楚江,得漁則換酒,輒自放歌。問曰:“君隱者之漁耶?”對曰:“姜子牙、嚴子陵以為隱者,殊不知釣其名耳。”去而不顧。鼓枻詩翁,宋卓彥恭嘗過洞庭,月下有泛舟,一老翁棹其旁,卓問有魚否,答曰:“無魚有詩。”乃鼓枻(元力切 ,船舷,船幫)而歌曰:“八十滄浪一老翁,蘆花江上水連空。世間多少乘除事,良夜月明收釣筒。”問其姓名,不答而去。

      韋文朱武,陽孝尊忠。

      呂注:韋文:《晉書》載,前秦苻堅巡視太學,見《周禮》無人講授,太常博士盧壺推薦韋逞的母親宋氏。苻堅應允,于是“就其家立講堂,置生徒百三十人,隔絳紗帳受業。號宣文君。朱武:晉代時朱序鎮守襄陽,遇苻堅派苻丕來進攻,朱序的母親韓氏親自登城巡視,告誡說西北角當先受敵,就率領百余婢女及城中的女丁,在西北角筑新城二十余丈。賊人進攻西北角朱序部眾據新城堅守,賊人潰退,襄人稱此城為夫人城。陽孝尊忠,漢代王陽擔任益州刺史,走到九折坂險道,說:“奉先人遺體,奈何乘此險?”于是返回。后來,王尊擔任益州刺史,走到九折坂時,說:“這里不是王陽所懼怕的險道嗎7”呵斥車馬沖過去。后世人稱王陽為孝子,王尊忠為忠臣。

      哀箋:陽孝尊忠一事見《漢書·趙尹韓張兩王傳》倚閭賈母,投閣揚雄。

      呂注:倚閭賈母,賈母指戰國時齊國王孫賈的母親。王孫賈侍奉齊緡王,齊國發生淖齒之亂,國王出逃。王孫賈不知國王在哪里,賈母說:“汝朝去而晚來,則吾倚門而望;暮出而不歸,則吾倚閭而望。今王出逃,你不知道他在哪里,怎么能回家?”王孫賈于是率國人殺掉淖齒,立緡王的兒子,齊國賴以安定。投閣揚雄,揚雄,西漢文學家。王莽時揚雄的門人劉芬因符命獲罪,被流放,揚雄正在天祿閣校書,怕被株連,就從閣上跳下,幾乎摔死。當時人說他:“惟寂寞自投閣。”哀箋:“惟寂寞,自投閣;爰清靜,作符命。”事見《漢書·揚雄傳》梁姬值虎,馮后當熊。

      呂注:梁姬值虎,宋代大將韓世忠的夫人梁氏,末出嫁時,看見老虎蹲臥廊間,駭甚,趨出,不敢言。不久眾人來到,復往視之,乃是睡著的士卒,就問他的姓名,叫韓世忠,心中感到很驚異,回家告訴母親,備酒邀請韓世忠,結為夫婦,后來韓世忠果然富貴,梁氏被封為梁國夫人。馮后當熊:漢元帝游虎圈,馮婕妤、傅婕妤相隨。突然跑出一頭熊,傅婕妤驚走,而馮婕妤用身體擋住熊,皇帝問她為什么不怕,她說:“妾恐熊至御座,故以身擋之。”由此得寵。

      羅敷陌上,通德宮中。

      呂注:羅敷陌上,漢代王仁妻秦羅敷,是邯鄲的美女。王仁為趙王家令,羅敷在山野采桑,趙王登臺看見她,想占有她,羅敷作《陌上桑》以自明。通德宮中,樊通德為漢成帝宮人趙飛燕使役伶玄之妄,頗知內事,每與其夫談及宮內事,則凄然淚下。后伶玄據她所述,寫成《飛燕傳》。

      哀箋:東坡《朝云詩》有句:“不似楊柳別樂天,恰如通德伴伶玄”。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