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西湖夢尋》 岳 王 墳

    作者:張岱
      岳鄂王死,獄卒隗順負其尸,逾城至北山以葬。后朝廷購求葬處,順之子以告。及啟棺如生,乃以禮服殮焉。隗順,史失載。今之得以崇封祀享,肸蚃千秋,皆順力也。倪太史元璐曰:“岳王祠,泥范忠武,鐵鑄檜、卨,人之欲不朽檜、卨也,甚于忠武。”按公之改謚忠武,自隆慶四年。墓前之有秦檜、王氏、萬俟卨三像,始于正德八年,指揮李隆以銅鑄之,旋為游人撻碎。后增張俊一像。四人反接,跪于丹墀。自萬歷二十六年,按察司副使范淶易之以鐵,游人椎擊益狠,四首齊落,而下體為亂石所擲,止露肩背。旁墓為銀瓶小姐。王被害,其女抱銀瓶墜井中死。楊鐵崖樂府曰:“岳家父,國之城;秦家奴,城之傾。皇天不靈,殺我父與兄。嗟我銀瓶為我父,緹縈生不贖父死,不如無生。千尺井,一尺瓶,瓶中之水精衛鳴。”墓前有分尸檜。天順八年,杭州同知馬偉鋸而植之,首尾分處,以示磔檜狀。隆慶五年,大雷擊折之。朱太史之俊曰:“一秦檜耳,鐵首木心,俱不能保至此。”天啟丁卯,浙撫造祠媚珰,窮工極巧,徙蘇堤第一橋于百步之外,數日立成,駭其神速。崇禎改元,魏珰敗,毀其祠,議以木石修王廟。卜之王,王弗許。

      岳云,王之養子,年十二從張憲戰,得其力,大捷,號曰“贏官人”,軍中皆呼焉。手握兩鐵錘,重八十斤。王征伐,未嘗不與,每立奇功,王輒隱之。官至左武大夫、忠州防御使。死年二十二,贈安遠軍承宣使。所用鐵錘猶存。

      張憲為王部將,屢立戰功。紹興十年,兀術屯兵臨穎,憲破其兵,追奔十五里,中原大振。秦檜主和,班師。檜與張俊謀殺岳飛,誘飛部曲能告飛事者,卒無人應。張俊鍛煉憲,被掠無完膚,強辯不伏,卒以冤死。景定二年,追封烈文侯。

      正德十二年,布衣王大祐發地得碣石,乃崇封焉。郡守梁材建廟,修撰唐皋記之。

      牛皋墓在棲霞嶺上。皋字伯遠,汝州人,岳鄂王部將,素立戰功。秦檜懼其怨己,一日大會眾軍士,置毒害之。皋將死,嘆曰:“吾年近六十,官至侍從郎,一死何恨,但恨和議一成,國家日削。大丈夫不能以馬革裹尸報君父,是為嘆耳!”

      張景元《岳墳小記》:

      岳少保墳祠,祠南向,舊在阛阓。孫中貴為買民居,開道臨湖,殊愜大觀。祠右衣冠葬焉。石門華表,形制不巨,雅有古色。

      周詩《岳王墳》詩:

      將軍埋骨處,過客式英風。北伐生前烈,南枝死后忠。

      干戈戎馬異,涕淚古今同。目斷封丘上,蒼蒼夕照中。

      高啟《岳王墳》詩:

      大樹無枝向北風,千年遺恨泣英雄。  班師詔已成三殿,射虜書猶說兩宮。

      每憶上方誰請劍,空嗟高廟自藏弓。

      棲霞嶺上今回首,不見諸陵白霧中。

      唐順之《岳王墳》詩:

      國恥猶未雪,身危亦自甘。九原人不返,萬壑氣長寒。  豈恨藏弓早,終知借劍難。吾生非壯士,于此發沖冠。

      蔡汝南《岳王墓》詩:

      誰將三字獄,墮此一長城。北望真堪淚,南枝空自榮。

      國隨身共盡,君恃相為生。落日松風起,猶聞劍戟鳴。

      王世貞《岳墳》詩:

      落日松杉覆古碑,英風颯颯動靈祠。

      空傳赤帝中興詔,自折黃龍大將旗。

      三殿有人朝北極,六陵無樹對南枝。

      莫將烏喙論勾踐,鳥盡弓藏也不悲。

      徐渭《岳墳》詩:  墓門慘淡碧湖中,丹雘朱扉射水紅。

      四海龍蛇寒食后,六陵風雨大江東。  英雄幾夜干坤博,忠孝傳家俎豆同。  腸斷兩宮終朔雪,年年麥飯隔春風。  張岱《岳王墳》詩:

      西泠煙雨岳王宮,鬼氣陰森碧樹叢。

      函谷金人長墮淚,昭陵石馬自嘶風。

      半天雷電金牌冷,一族風波夜壑紅。  泥塑岳侯鐵鑄檜,只令千載罵奸雄。  董其昌《岳墳柱對》:

      南人歸南,北人歸北,小朝廷豈求活耶。

      孝子死孝,忠臣死忠,大丈夫當如是矣。

      張岱《岳墳柱銘》:

      呼天悲鐵像,此冤未雪,常聞石馬哭昭陵。  拓地飲黃龍,厥志當酬,尚見泥兵濕蔣廟。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