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儀禮注疏》 卷八·鄉飲酒禮第四

    作者:鄭玄、賈公彥
    [疏]《鄉飲酒禮》第四。○鄭《目錄》云:“諸侯之鄉大夫,三年大比,獻
    賢者能者於其君,以禮賓之,與之飲酒,於五禮屬嘉禮。《大戴》此乃第十,
    《小戴》及《別錄》此皆第四。”○釋曰:鄭知此鄉飲酒是諸侯之鄉大夫獻賢能
    法者,案《春官》小胥掌樂縣之法,而云:“凡縣鍾磬,半為堵,全為肆。”注
    云:“鍾磬者,編縣二八十六枚而在一ね,謂之堵。鍾一堵,磬一堵,謂之肆。
    半之者,謂諸侯之卿、大夫、士也。諸侯之卿、大夫半天子之卿、大夫。西縣鍾,
    東縣磬。士亦半天子之士,縣磬而已。”今此下唯縣磬而無鍾,故以為諸侯鄉大
    夫也。若然,謂諸侯鄉大夫,是大夫為之,亦應鍾磬俱有,而直有磬者,鄭彼注
    云“賓鄉人之賢者,從士禮也”,故縣磬而已。若然,天子鄉大夫賓賢能從士禮,
    亦鍾磬俱有,不得獨有磬也。知諸侯之鄉大夫非士者,案《鄉射》記云士則鹿中,
    大夫則兕中。又經有“堂則物當楣,序則物當棟”,則非直州射兼有諸侯。鄉大
    夫以五物詢眾庶,行射之禮,則知諸侯鄉大夫是大夫為之可知也。凡鄉飲酒之禮,
    其名有四:案此賓賢能謂之鄉飲酒,一也;又案《鄉飲酒義》云“六十者坐,五
    十者立侍”,是黨正飲酒,亦謂之鄉飲酒,二也;鄉射州長春秋習射於州序,先
    行鄉飲酒,亦謂之鄉飲酒,三也;案《鄉飲酒義》,又有卿大夫士飲國中賢者,
    用鄉飲酒,四也。其《王制》云:“習射尚功,習鄉尚齒。”還是鄉飲酒黨飲酒
    法。
    鄉飲酒之禮。主人就先生而謀賓、介。(主人,謂諸侯之鄉大夫也。先生,
    鄉中致仕者。賓、介,處士賢者。《周禮》大司徒之職:“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賓
    興之:一曰六德,知、仁、圣、義、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
    恤;三曰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鄉大夫》以“正月之吉,受法于
    司徒,退而頒之于其鄉吏,使各以教其所治,以考其德行,察其道藝”,及三年
    大比,“而興賢者、能者。鄉老及鄉大夫帥其吏與其眾寡,以禮禮賓之。厥明,
    獻賢能之書於王”,是禮乃三年正月而一行也。諸侯之鄉大夫,貢士於其君,蓋
    如此云。古者年七十而致仕,老於鄉里,大夫名曰父師,士名曰少師,而教學焉,
    恒知鄉人之賢者。是以大夫就而謀之,賢者為賓,其次為介,又其次為眾賓,而
    與之飲酒,是亦將獻之,以禮禮賓之也。今郡國十月行此飲酒禮,以《黨正》每
    歲“邦索鬼神而祭祀,則以禮屬民而飲酒于序,以正治謂”之說,然此篇無正齒
    位之事焉。凡鄉黨飲酒必於民聚之時,欲見其化,知尚賢尊長也。《孟子》曰:
    “天下有達尊三,爵也、德也、齒也。”)
    [疏]“鄉飲”至“賓介”。○釋曰:自此至“介亦如之”,論鄉大夫與先生
    謀賓介,并戒告之儀。“主人就先生而謀賓介”者,謂鄉大夫尊敬之,先就庠學
    者,若先生謀此二人道藝優者為賓,稍劣者為介。○注“主人”至“齒也”。○
    釋曰:云“賓、介,處士賢者”者,案《玉藻》云大夫素帶,士練帶,居士錦帶,
    弟子縞帶。鄭玄以居士在士之下、弟子之上,解為道藝處士,非朝廷之士。此處
    士亦名君子,即《鄉射禮》云“征唯所欲,以告於先生君子可也”。鄭亦云:
    “君子有大德行不仕者,以其未仕,有德自處,故名處士君子也。”云賢者,義
    取鄉大夫之興賢能者而言也。云“《周禮》”至“書數”,并《大司徒職》文。
    故彼鄭注云:“物猶事也。興猶舉也。民三事教成,鄉大夫舉其賢者能者,以飲
    酒之禮賓客之,既則獻其書於王矣。知,明於事;仁,愛人以及物;圣,通而先
    識;義,能斷時宜;忠,言以中心;和,不剛不柔。善於父母為孝;善於兄弟為
    友;睦,親於九族;姻,親於外親;任,信於友道;恤,振憂貧者。禮,五禮之
    義;樂,六樂之歌舞;射,五射之法;御,五御之節;書,六書之品;數,九數
    之計。”引此天子司徒者,欲兼諸侯司徒,亦使鄉大夫教民以三物,教成亦使鄉
    大夫行鄉飲酒之禮,尊之為賓客,興舉之也。云“《鄉大夫》”已下至“於王”,
    并《周禮·地官·鄉大夫職》文。云“正月之吉”,謂周之正月朔日也。云“受
    法于司徒”者,謂六鄉大夫皆於大司徒處受三物,教民賓舉之法也。云“退而頒
    之于其鄉吏,使各以教其所治”者,吏即州長、黨正、族師、閭胥之等是也。云
    “以考其德行,察其道藝”者,德行即六德、六行,道藝正謂民中有道藝者,考
    察知其優者,擬舉之也。云“及三年大比,而興賢者、能者”,大比謂三年大案
    比戶口之時而興舉之,賢者即德行者也,能者即道藝者也。云“鄉老”,謂三公
    二鄉公一人。云“及鄉大夫帥其吏”者,即帥其鄉吏、州長已下。云“與其眾寡”
    者,即鄉中之人也。云“以禮禮賓之”者,以《鄉飲酒》之禮禮而賓舉之也。云
    “厥明,獻賢能之書於王”者,今日行鄉飲酒之禮,至其明日,獻此賢能之書于
    王,王再拜而受之,登于天府也。云“是禮乃三年正月而一行也”者,欲見彼是
    天子鄉大夫法,諸侯鄉大夫無文,以此約之,故云“諸侯之鄉大夫貢士於其君,
    蓋亦如此云”。但無正文,故云“蓋”以疑之也。云“古者年七十”至“學焉”,
    案《略說》云:“大夫七十而致仕,老於鄉里,名曰父師,士曰少師,以教鄉人
    子弟於門塾之基,而教之學焉”是也。云“賢者為賓,其次為介,又其次為眾賓,
    而與之飲酒。是亦將獻之,以禮禮賓之也”者,謂據此經諸侯鄉大夫貢士之法,
    亦如天子之鄉大夫貢法,故云“亦”也。若據鄉貢一人,其介與眾賓不貢之矣,
    但立介與眾賓,輔賓行鄉飲酒之禮,待后年還以貢之耳。案《射義》云“古者天
    子之制,諸侯歲獻貢士”,注引舊說“大國三人,次國二人,小國一人”。大國
    三鄉,次國二鄉,小國一鄉,所貢之士與鄉同。則鄉送一人至君所,其國有遂,
    數亦同其鄉,并有公邑、采地,皆有賢能貢之,而貢士與鄉數同。不言遂與公邑、
    采地所貢者,蓋當鄉送一人至君所,君又總校德之大小,取以貢之,縱取鄉外,
    仍準鄉數為定。鄉大夫雖行飲酒禮客之于君,其簡訖,仍更行飲酒禮賓之於王。
    是《易·觀》“盥而不薦”,鄭注云:“諸侯貢士於天子,鄉大夫貢士於其君,
    必以禮賓之。”唯主人觀而獻賓,賓盥而酢主人,設薦俎則弟子也。是鄉大夫及
    諸侯貢士皆行飲酒禮禮賓也。云“今郡國”至“之說然”者,鄭欲解此鄉飲酒貢
    士法,彼漢時所行飲酒禮者是正齒位,與此不同之意。漢時已罷諸侯之國而為郡,
    郡有大守,而封王子、母弟者仍為國,故云郡國也。云“十月行此飲酒禮”者,
    謂行此鄉飲酒禮也。云“以《黨正》每歲邦索鬼神而祭祀”者,則《禮記·郊特
    牲》云:“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周謂之十二月,即夏
    之十月,農功畢而蠟祭也。云“則以禮屬民而飲酒于序,以正齒位”者,屬,聚
    也,謂當蠟祭之月,黨正聚民於序學中,以三時務農,將闕於禮,此時農隙,故
    行正齒位之禮。則《禮記·鄉飲酒義》云:“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六十者三
    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年長者在上。”是正齒位之法也。
    云“之說然”者,漢時十月飲酒禮,取此黨正之文,而然與此篇《鄉飲酒禮》異
    也。云“此篇無正齒位焉”者,以其此篇以德行為本而貢之,無黨正正齒位法也。
    云“凡鄉黨飲酒必於民聚之時”者,此鄉飲酒必於三年大比民聚之時,黨正鄉飲
    酒亦於大蠟民聚之時也。云皆“欲其見化,知尚賢尊長也”者,尚賢,據此篇鄉
    飲酒;尊長,據《黨正》鄉飲酒也。但黨正飲酒,以鄉大夫臨觀行禮,或鄉大夫
    居此黨內,則亦名鄉飲酒也。云“《孟子》”者,《孟子·公孫丑》篇:齊王召,
    孟子不肯朝,后不得已而朝之。宿於大夫景丑之家,景子譏之曰:禮云“父召,
    無諾;君召,不俟駕而行”。固將朝矣。聞君命而遂不果,宜與夫禮若不相似然。
    對曰:“天下有達尊三,爵也,德也,齒也。朝廷莫如爵,鄉黨莫如齒,輔世長
    民莫如德。惡有得其一以慢其二哉”是也。引之者,證鄉大夫飲酒是尚德也,黨
    正飲酒尊長尚齒也。爵則於此無所當,連引之耳。
    主人戒賓,賓拜辱。主人答拜,乃請賓,賓禮辭,許。主人再拜,賓答拜。
    (戒,警也,告也。拜辱,出拜其自屈辱至己門也。請,告以其所為來之事。不
    固辭者,素所有志。)
    [疏]“主人”至“答拜”。○注“戒警”至“有志”。○釋曰:云“拜辱,
    出拜其自屈辱至己門也”者,知賓出門者,見《冠禮》主人宿賓,賓出門左,
    《鄉射》戒賓亦出門,故知此亦出門。云“所為來之事”者,謂行鄉飲酒之禮也。
    云“不固辭者,素所有志”者,不如《士相見》固辭,此禮辭即許者,以其主人
    與先生謀時,賓已知欲貢己,又賓以學習德業,擬為賓主情意相許,是以不固辭,
    為素有志也。案《冠禮》主人先拜,賓答拜,此賓先拜,主人答拜者,彼《冠禮》
    主人戒同寮,同寮尊,又使之加冠於子,尊重之,故主人先拜。此則鄉大夫尊矣,
    賓是鄉人,卑矣。又將貢己,尊敬主人,故賓先拜辱也。是以下注云“去又拜辱
    者,以送謝之”也。
    主人退,賓拜辱。(退猶去也。去又拜辱者,以送謝之。)
    介亦如之。(如戒賓也。)
    [疏]“介亦如之”。○注“如戒賓也”。○釋曰:言“如戒賓”者,亦如上
    主人戒賓已下、賓拜辱已上之事。謀賓介及戒亦言賓介,意不言眾賓,眾賓德劣,
    但謀介時雖不言眾賓,亦當謀之,故上注兼言其次為眾賓。至於戒速之日必當遣
    人戒速,使知但略而不言,故下云“賓及眾賓皆從之”是也。《鄉飲酒義》云:
    “主人親速賓及介,而眾賓自從之。”亦據不得主人戒速而為自從也。
    乃席賓、主人、介。(席,敷席也。夙興往戒,歸而敷席。賓席牖前,南面。
    主人席阼階上,西面。介席西階上,東面。)
    [疏]“乃席賓主人介”。○注“席敷”至“東面”。○釋曰:知夙興往戒歸
    而敷席,不別日者,下記云:“鄉,朝服而謀賓、介,皆使能,而不宿戒。”是
    同日也。鄭知賓、介與主人席位如此者,案《鄉飲酒義》云:“主人者尊賓,故
    坐賓於西北,而坐介於西南以輔賓。賓者,接人以義者也,故坐於西北。主人者,
    接人以仁,以德厚者也,故坐於東南。而坐亻巽於東北,以輔主人也。”又云:
    “賓必南面,介必東鄉,介賓主也。”《鄉射》云:“乃席賓,南面,席主人于
    阼階上,西面。”以此,故知賓主及介其位然也。
    眾賓之席,皆不屬焉。(席眾賓於賓席之西。不屬者,不相續也,皆獨坐,
    明其德各特。)
    [疏]“眾賓”至“屬焉”。○注“席眾”至“各特”。○釋曰:鄭知眾賓席
    在賓席之西者,見《鄉射》云:“席賓,南面,東上。眾賓之席,繼而西。”此
    眾賓之席亦當然,但此不屬為異耳。云“皆獨坐,明其德各特”者,《鄉射》注
    云:“言繼者,甫欲習眾庶,未有所殊別。”此乃特貢於君,故眾賓之席皆不屬
    焉。明三物已久,其德各特,故不屬續其席。雖不屬,猶統賓為位,同南面也。
    尊兩壺于房戶,斯禁。有玄酒,在西。設篚于禁南,東肆,加二勺于兩壺。
    (斯禁,禁切地無足者。玄酒在西,上也。肆,陳也。)
    [疏]“尊兩”至“兩壺”。○注“斯禁”至“陳也”。○釋曰:凡設尊之法,
    但醴尊見其質,皆在房內,故《士冠禮》禮子、《婚禮》禮婦,醴皆在房隱處。
    若然,《聘禮》禮賓尊於東廂、不在房者,見尊欲與卑者為禮,相變之法。設酒
    之尊,皆於顯處見其文,是以此及醮子與《鄉射》、《特牲》、《少牢》、《有
    司徹》皆在房戶之是也。《燕禮》、《大射》尊,在東楹之西者,君尊專大惠
    也。云“設篚于禁南,東肆”者,言東肆以頭首為記,從西向東為肆,則大頭在
    西也。云“斯禁,禁切地無足”者,斯,澌也,澌盡之名,故知切地無足。《昏
    禮》、《冠禮》皆云禁者,士禮以禁戒為名,卿大夫士并有禁名,故鄭以大夫士
    雙言也。是以《玉藻》云:“大夫側尊用於,士側尊用禁。”注云:“於,
    斯禁也,大夫士禮之異也。”《禮器》云“大夫士於禁”,注云:“於,斯
    禁也。謂之於者,無足,有似於於,或因名云耳。大夫用斯禁,士用於禁。”
    然則禁是定名,言於者是其義稱。故《禮器》大夫士總名為於禁。案《特牲
    禮》云“實獸於於”,注云:“於之制,如今大木輿矣。”則於是輿,非
    承尊之物,以禁與斯禁,無足似輿,故世人名為於。若然,周公制禮,《少牢》
    名為於,則以周公為世人,或有本無“世人”字者,是以《少牢》不名斯禁,
    謂之為於,取不為酒戒。《特牲》云“壺禁在東序”,記云“壺於禁饌于東
    序”,注云:“禁言於者,祭尚厭飫,得與大夫同器,不為神戒也。”其實不
    用云於禁,不敢與大夫同名斯禁。作記解注,故云士用於禁,明與《少牢》
    於同也。若然,士之於禁,大夫之斯禁,名雖異,其形同,是以《禮器》同
    名於禁也。其余《士冠》、《昏禮》禮賓用醴,不飲,故無禁,不為酒戒。若
    天子諸侯承尊之物謂之豐,上有舟,是尊與卑異號也。
    設洗于阼階東南,南北以堂深,東西當東榮。水在洗東,篚在洗西,南肆。
    (榮,屋翼。)
    [疏]“設洗”至“南肆”。○注“榮屋翼”。○釋曰:云“南北以堂深”者,
    堂深,謂從堂廉北至房室之壁堂下,洗北去堂遠近深淺取於堂上深淺。假令堂深
    二丈,洗亦去堂二丈,以此為度。云“榮,屋翼”者,榮在屋棟兩頭,與屋為翼,
    若鳥之有翼,故《斯干》詩美宣王之室云:“如鳥斯革,如斯飛。”與屋為榮,
    故云榮也。
    羹定。(肉謂之羹。定猶孰也。)
    [疏]“羹定”。○注“肉謂”至“孰也”。○釋曰:云“肉謂之羹”者,
    《爾雅》文。言肉,正謂其狗。孰云定者,孰即定止然,故以定言之。言此者,
    以與速賓時節為限,不敢煩勞賓,故限之也。
    主人速賓,賓拜辱,主人答拜,還,賓拜辱。(速,召也。還猶退。)
    [疏]“主人”至“拜辱”。○釋曰:自此至“皆從之”,論主人往賓門召之
    使來之事。案《鄉射》云:“主人朝服,乃速賓。賓朝服出迎,再拜。”彼云乃
    速賓,此不云主人乃者,彼戒速別服,故云乃以之。此戒速,雖與彼同,但此
    戒速同服,故不云乃。云“主答拜,還,賓拜辱”,案《聘禮》云賓入境,至近
    郊,使下大夫至賓館,下大夫遂以賓入賓送,不拜。又《公食大夫禮》使大夫戒
    賓,“大夫還,賓不拜送,遂從之”,鄭注云:“不拜送者,為從之不終事。”
    皆不拜送。此獨拜送者,亦是鄉大夫尊,賓卑,又擬貢,故特拜辱而送之,異於
    余者。介亦如之。(如速賓也。)
    賓及眾賓皆從之。(從猶隨也。言及眾空,介亦在其中矣。)
    [疏]“賓及”至“從之”。○注“從猶”至“中矣”。○釋曰:鄭云“言及
    眾賓,介亦在其中矣”者,上文戒及速皆言賓與介,不言眾賓,及從主人來,即
    言賓及眾賓,眾賓不戒不速,尚從主人,則介在從主人可知也。
    主人一相迎于門外,再拜賓,賓答拜,拜介,介答拜。(相,主人之吏,擯
    贊傳命者。)
    [疏]“主人”至“答拜”。○注“相主”至“命者”。○釋曰:自此至“答
    再拜”,論主人迎賓入,升堂并拜至之事。云“主人一相迎于門外”者,謂主人
    於群吏中立一相,使傳賓主之命。主人乃自出迎賓於大門外,必非一相迎賓者,
    案《鄉飲酒義》云“主人拜迎賓于庠門之外”,明主人自迎。若然,主人輒言一
    相者,欲見使一相傳命,乃迎,故云“相主人之吏,擯贊傳命者”也。若然,
    《士相見》注“異日則拜迎,同日不拜迎”者,彼以摯相見法,此自以賓舉賢能,
    故與彼異也。
    揖眾賓。(差益卑也,拜介、揖眾賓,皆西南面。)
    [疏]“揖眾賓”。○注“差益”至“南面”。○釋曰:云“差益卑”者,以
    上文主人迎賓而拜介,是介差卑於賓。今於眾賓不拜,直揖之而已,故云差益卑
    也。知拜介揖眾賓皆西南面者,以其賓、介、眾賓立位在門外,位以北為上,主
    人與賓正東西相當,則介與眾賓差在南東面明。知主人正西面拜賓,則側身向西
    南拜介、揖眾賓矣。
    主人揖,先入。(揖,揖賓也。先入門而西面。)
    [疏]“主人揖先入”。○注“揖揖”至“西面”。○釋曰:此鄉大夫行鄉飲
    酒在庠學,唯有一門,即向階,門內既有三揖,故主人導賓,揖而先入門,至內
    ニ西向待賓也。
    賓厭介,入門左。介厭眾賓,入,眾賓皆入門左,北上。(皆入門西,東面,
    賓之屬相厭,變於主人也。推手曰揖,引手曰厭,今文皆作揖。又曰眾賓皆入左,
    無門。)
    [疏]“賓厭”至“北上”。○注“皆入”至“無門”。○釋曰:主人入后,
    賓乃厭介,介厭眾賓,相隨入門,皆東面北上定位。賓既北上,主人西面相向,
    揖訖乃相背,各向堂涂,介與眾賓亦隨賓至西階下也。云“賓之屬,相厭變於主
    人也”者,以賓與介、眾賓等自用引手而入,故不揖,是變於主人也。云“推手
    揖,引手曰厭”者,厭字或作扌壹字者,古字義亦通也。云“推手揖”者,案
    《周禮·司儀》云:“士揖庶姓,時揖異姓,天揖同姓。”鄭以推手小下之為士
    揖,平推手為時揖,推手小舉之為天揖,皆以推手為揖。又案僖二年《公羊傳》:
    “荀息進曰:虞、郭見與?獻公揖而進之。”何休云:“以手通指曰揖。”與此
    別者,推手解其厭狀,通指道其揖意也。鄭則解揖體,何氏釋其揖意,相兼乃足
    也。云“引手曰厭”者,以手向身引之。云“今文皆作揖”者,鄭不從也。云
    “又曰眾賓皆入門左,無門”,亦不從也。
    主人與賓三揖,至于階,三讓。主人升,賓升。主人阼階上當楣北面再拜。
    賓西階上當楣北面答拜。(三揖者,將進揖,當陳揖,當碑揖。楣,前梁也。復
    拜,拜賓至此堂,尊之。)
    [疏]“主人”至“答拜”。○注“三揖”至“尊之”。○釋曰:云“三讓,
    主人升”者,主人先升,賓后升,故《鄉射》云“主人升一等,賓升”是也。云
    “三揖者,將進揖,當陳揖,當碑揖”者,《爾雅》“陳,堂涂也”。云“楣,
    前梁也”者,對后梁為室戶上。云“復拜,賓至此堂,尊之”者,案《公食禮》
    云:“公升二等,賓升。”公當楣北鄉,至再拜。《燕禮》、《大射》皆云主人
    升自西階,賓右至,再拜。《鄉飲酒義》亦云“拜至拜洗”,皆不云至者,略之。
    是知此升堂拜亦是拜至。可知凡拜至者,皆是尊之也。
    主人坐取爵于篚,降洗。(將獻賓也。)
    [疏]“主人”至“降洗”。○注“將獻賓也”。○釋曰:自此至“主人阼階
    上答拜”,論主人盥洗獻賓之節也。云“主人坐取爵于篚”者,篚在堂上尊南,
    故取之乃降也。賓降。(從主人也。)
    主人坐奠爵于階前,辭。(重以己事煩賓也。事同曰讓,事異曰辭。)
    [疏]注“重以”至“曰辭”。○釋曰:主人獻賓,乃是主人事,故云“重以
    己事煩賓也”。云“事同曰讓,事異曰辭”者,事同,謂若上文主人與賓俱升階,
    而云三讓是也;事異,若此文主人有事,賓無事,是事異則曰辭。此對文為義,
    若散文則通。是以《周禮·司儀》云:“主君郊勞,交擯,三辭,車逆,拜辱,
    三揖,三辭,拜受。”注云:“三辭,重者先辭,辭其以禮來於外,后辭,辭升
    堂。”事同而云辭,是其通也。
    賓對。(對,答也。賓主之辭未聞。)
    [疏]注“賓主之辭未聞”。○釋曰:其辭未聞者,謂若《冠禮》醮辭之等,
    雖行事,辭不見,於后以次見辭。此則無見辭之事,故云“未聞”也。
    主人坐取爵,興,洗,南面坐,奠爵于篚下,盥洗。(已盥乃洗爵,致
    敬也。今文無奠。)
    [疏]“主人”至“盥洗”。○注“已盥”至“無奠”。○釋曰:案《鄉飲酒
    義》云:“主人盥洗揚觶,所以致也。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所以致敬也。”
    此經先言盥、后言洗,則盥手乃洗爵者,所以致,鄭取《鄉飲酒義》為言也。
    若然盥手、洗爵,止是致,拜受之等乃是致敬,并言敬者,鄭注兼拜至、拜受
    而言耳。
    賓進,東北面,辭洗。(必進東行,示情。)
    [疏]“賓進東北面辭洗”。○釋曰:案下經云:“賓復位,當西序,東面。”
    注云:“言復位者,明始降時,位在此者。”案《鄉射》“賓進東北面,辭洗”,
    彼注云:“必進者,方辭洗,宜違其位也。言東北面,則位南於洗矣。”是其賓
    初降立,至于序南東鄉,至於主人洗爵乃東行,故此得北面辭洗也。云“示情”
    者,實進前就主人示謙,下主人之情也。
    主人坐奠爵于篚,興對。賓復位,當西序,東面。(言復位者,明始降時位
    在此。)
    [疏]“主人”至“東面”。○注“言復”至“在此”。○釋曰:上經奠爵于
    階前者,主人未洗,見賓降即奠爵,故在階前奠爵。此即至洗,將洗爵,見賓辭,
    故奠爵於篚興對,故不同也。云“言復位者,明始降時位在此”者,上始降時,
    直云賓降,不言處所,於此見之,是舉下以明上之義也。
    主人坐取爵,沃洗者西北面。(沃洗者,主人之群吏。)
    [疏]“主人”至“北面”。○注“沃洗”至“群吏”。○釋曰:知“主人群
    吏”者,下記云:“主人之贊者,西面北上,不與。”注云:“贊,佐也。謂主
    人之屬,佐助主人之禮事,徹,沃盥,設薦俎。”是也。
    卒洗,主人壹揖、壹讓,升。(俱升。古文一作壹。)
    [疏]“卒洗”至“讓升”。○注“俱升”。○釋曰:知“俱升”者,《鄉射》
    云:“主人卒洗,一揖一讓,以賓升。”明俱升可知。若然,上文主人先升,賓
    乃升者,以初至之時,賓客之道進宜難,故主人升導之,至此以辭讓訖,故略威
    儀而俱升也。
    賓拜洗。主人坐奠爵,遂拜,降盥。(復盥,為手分。)
    [疏]“賓拜”至“降盥”。○注“復盥為手分”。○釋曰:言“奠爵,
    遂拜”者,因事曰遂,是以《燕禮》云:賓受酬,“坐祭酒,遂奠于薦東”,注
    云:“遂者,因坐而奠,不北面。”是其類也。凡賓主行事,相報皆言答,此不
    言答,省文也。
    賓降,主人辭,賓對,復位,當西序。卒盥,揖讓升。賓西階上疑立。(疑,
    讀為疑然從於趙盾之疑。疑,正立自定之貌。)
    [疏]“賓降”至“疑立”。○注“疑讀”至“之貌”。○釋曰:言“揖讓”
    升,不言一揖一讓,從上可知。云“疑,讀為疑然從於趙盾之疑。疑,正立自定
    之貌”者,案宣公六年《公羊傳》云:晉靈公欲殺趙盾,“於是伏甲于宮中,召
    趙盾而食之。趙盾之車右祁彌明者,國之力士也,仡然從乎趙盾而入,放乎堂下
    而立”。何休云:“仡然,壯勇貌。”鄭氏以“仡然從乎趙盾而入,放乎堂下而
    立”,不取何休注義,以《鄉射》注云“疑,止也,有矜莊之色”,自定其義,
    不殊字義,與何少異也。
    主人坐取爵,實之賓之席前,西北面獻賓。(獻,進也,進酒於賓。)
    [疏]“主人”至“獻賓”。○注“獻進”至“於賓”。○釋曰:云“西北面”
    者,賓在西階,北面,將就席受,故西北面向其席故也。賓西階上拜,主人少退。
    (少退,少辟。)
    賓進受爵,以復位。主人阼階上拜送爵,賓少退。(復位,復西階上位。)
    [疏]“賓進”至“少退”。○釋曰:云“賓進”者,以賓西階上疑立,今見
    主人西北面獻於己席前,故賓進,將於席前受之故也。案《鄉射》云“賓進,受
    爵於席前,復位”,此不言席前,文不具也。
    薦脯醢。(薦,進也。進之者,主人有司。)
    [疏]“薦脯醢”。○注“薦進”至“有司”。○釋曰:知非主人自薦者,案
    《昏禮》禮賓“贊者薦脯醢”,《周禮·膳宰》“薦脯醢”,皆非主人,故知此
    亦非主人,是有司也。
    賓升席,自西方。(升由下也,升必中席。)
    [疏]“賓升席自西方”。○注“升由”至“中席”。○釋曰:案《曲禮》云:
    “席南鄉、北鄉,以西方為上。”今升席自西方,云“升由下”者,以賓統於主
    人,以東方為上,故以西方為升由下也。
    乃設折俎。(牲體枝解節折在俎。)
    [疏]“乃設折俎”。○注“牲體”至“在俎”。○釋曰:凡解牲體之法,有
    全蒸其豚,解為二十一體。體解,即此折俎是也。是以下有賓俎脊、脅、肩,介
    俎脊、脅、肫、胳,是體解也。
    主人阼階東疑立。賓坐,左執爵,祭脯醢。(坐,坐於席。祭脯醢者以右手。)
    [疏]“主人”至“脯醢”。○注“坐坐”至“右手”。○釋曰:知賓坐坐於
    席上者,上文賓升席,下文降席,故知此坐在席可知。云“祭脯醢者以右手”者,
    此經左執爵,明祭用右手,是以《鄉射》亦云“右祭脯醢”。
    奠爵于薦西,興,右手取肺,卻左手執本,坐,弗繚,右絕末以祭,尚左手,
    嚌之。興,加于俎。(興,起也。肺離之。本,端厚大者。繚猶纟也。大夫以
    上,威儀多。纟絕之,尚左手者,明垂纟之,乃絕其末。嚌,嘗也。)
    [疏]“奠爵”至“于俎”。○注“興起”至“嘗也”。○釋曰:奠爵於薦右
    者,為取肺奠之將舉,故奠於右。《禮記·少儀》云“取俎進俎,不坐”,是以
    取時奠爵興,至加于俎又興也。云“肺離之。本,端厚大”者,此是舉肺者,
    於下記文。本謂根本,肺之大端,故云厚大。云“繚,猶纟也”者,弗繚即弗
    纟,一也。云“大夫以上,威儀多”者,此《鄉飲酒》大夫禮,故云繚祭,
    《鄉射》士禮,云絕祭。但云繚必兼絕,言絕不得兼繚,是以此經云繚兼言絕也。
    言大夫以上,則天子諸侯亦繚絕兼有,但禮篇亡,無以可知也。案《周禮·大祝》
    云:辨九祭,“七曰絕祭,八曰繚祭”,注云:“本同,禮多者繚之,禮略者絕
    則祭之。”亦據此與《鄉射》而言也。大夫已上為繚祭,《燕禮》、《大射》雖
    諸侯禮,以賓皆大夫為之,臣在君前,故不為繚祭,皆為絕祭也。云“嚌,嘗也”
    者,嚌至齒則嘗之也。
    坐扌兌手,遂祭酒。(扌兌,拭也。古文扌兌作說。)
    [疏]“坐扌兌手遂祭酒”。○注“扌兌拭”至“作說”。○釋曰:案《內則》
    事佩之中有,則賓客自有巾以拭手也。坐扌兌手,因事曰遂,因坐祭酒,故
    云遂也。案《鄉射》“坐扌兌手,執爵遂祭”,此不言執爵,省文也。
    興,席末坐啐酒。(啐亦嘗也。)
    [疏]“興席末坐啐酒”。○注“啐亦嘗也”。○釋曰:言“席末”,謂於席
    之尾,故云末。《鄉飲酒義》云:“祭薦、祭酒,敬禮也。嚌肺,嘗禮也。啐酒,
    成禮也。於席末,言是席之正,非專為飲食也。此所以貴禮而賤財也。”注云:
    “祭薦、祭酒、嚌肺於席中,唯啐酒於席末。”是也。啐酒於席末者,酒是財,
    賤財之義也。云“啐亦嘗”者,亦前肺云嚌,是至齒為嘗。此酒云啐,謂入口為
    嘗,雖至齒,入口不同,皆是嘗也。又肺於前用之不得言成禮,酒后乃用,故云
    成禮,異於肺也。
    降席,坐奠爵,拜,告旨,執爵,興。主人阼階上答拜。(降席,席西也。
    旨,美也。)
    [疏]“降席”至“答拜”。○注“降席”至“美也”。○釋曰:賓拜告旨,
    主人拜崇酒,其節同,義即異矣。賓言旨,甘主人之位,啐則拜之。主人云崇者,
    崇,充也,謝賓以酒惡相充實,飲訖,乃崇酒。先后亦同也。
    賓西階上北面坐,卒爵,興,坐奠爵,遂拜,執爵,興。主人阼階上答拜。
    (卒,盡也。於此盡酒者,明此席非專為飲食起。)
    [疏]“賓西”至“答拜”。○注“卒盡”至“食起”。○釋曰:言“遂拜”
    者,亦因奠爵不起,因拜也。云“於此盡酒者,明此席非專為飲食起”者,但此
    席為賓賢能起,故謂在席盡爵,於此西階上卒之也。云“不專為飲食”者,啐酒
    於席末,兼為飲食之事,故以不專言之也。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