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臺柳》 第三回 佛殿中欣傳玉合 幽閨里巧露機關
作者:
話說法靈寺,有許多尼僧住持。每日里有那士人隨喜的,也有女眷們還愿的,來來往往,甚是熱鬧。到人散之后,未免也有些偷情的勾當,從來女庵中斷無清凈的。有詞為證:
身如楊柳面如花,削發披緇學出家。道是佛胎容易結,年年生個小呱呱。
右調《誦子今》 其中有兩個小尼,一個名喚法云,一個名喚慧月,清晨起來,開門灑掃。法云說:“師弟我這法靈寺,是先朝長孫娘娘蓋造的,香火最盛,如今春明景和,多有燒香仕女,隨喜官員,都要來此。師父下山去了,且與你打掃殿堂,開門等候則個。”
且說輕娥領了柳姬之命,迤邐行來,說:“此間已是法靈寺。只聽得鳴鐘擊鼓,想禪師們都在殿上了。不免徑入。列位師父萬福。”法云道:“呀,柳娘子家輕娥姐,為何到此?”輕娥道:“我姐姐向日許下佛前繡幡一掛,今日特還前愿,命我來此,拜上老師父,酌水焚香,通個意旨。”法云道:“家師不在荒山,我們就此行事。”隨將法器動了一回,說:“輕娥姐拈香,待我宣疏跪讀:竊以金仙出世,啟震旦于東方。寶律披文,衍恒河于西界。仰憑法力,締結良緣。南瞻部洲,大唐國長安,李門柳氏,向許本寺世尊座下,繡幡一掛,今遣侍女輕娥,持赍信香,拜還前件。伏愿韋駝尊者主盟,忍辱仙人普化,過去未來兼現在,明證三生,多福多壽亦多男,消除百難。又愿輕娥,就為廝養婦,也偕鸞鳳之歡。若近主人翁,常踮鷺鶿之步。”輕娥道:“佛前休得取笑。”慧月道:“好好,幡掛起了,再與你祝贊視贊。四天神女獻花來,八部龍王大會齋。小姐今春還捉對,輕娥明歲定懷胎。”輕娥道:“經上那里說懷胎。”慧月道:“我念的胎骨經。”禮佛已畢。“師兄,你去收拾,我陪輕娥姐閣上廊下行行。”法云道:“使得。”慧月說:“輕娥姐,隨我來。你看,這是潮音閣。那是諸位禪院,轉去就是回廊。”輕娥道:“果是幽清。”慧月道:“山門下又有人來也。”
卻說韓生,偶然閑步,經過禪林,說:“你看,朱門半開,已到法靈寺了。那前面有一女娘,見了我,怎生若驚欲避。卻是半面低回,又似惱還喜的光景,卻是為何?呀,我那里曾遇他?”想了一想:“似紅樓下那女子一般。且住,天下有這等廝像的么?”那邊輕娥亦低頭暗想,說道:“郎君像曾見來。”韓生迎著道:“小娘子拜揖。”輕娥道:“相公萬福。”慧月道:“韓相公,荒山募緣疏頭,要請大筆。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就是你家孔圣人,也重我們。”韓生道:“怎見得?”慧月道:“你不見孔圣人叫做仲尼。”韓生道:“使不得,呵佛罵祖。”慧月道:“師兄取茶,再不見來,我催一催去,你們坐坐。”韓生道:“小娘子,記得小生那里相遇來?”輕娥道:“今偶相逢,原無半面。”韓生道:“數日前尋春郊外,章臺之下,紅樓之上,曾遇小娘子來。”輕娥道:“你說曾到章臺,可知此間從何處去?”韓生道:“在柳市南頭。小生那日借一杯茶,兀自不肯,就把門兒鎖上了,也太絕情。且問小娘子,何事到此?”輕娥道:“為掛幡而來。”韓生道:“原來為此。敢問宅上小姐無恙么?”輕娥道:“承問何為?”韓生道:“小生居止,原與章臺相近,雖非西第之賓,實慕東家之子。”輕娥道:“相公差了念頭,只似想做春夢也。我姐姐冰清玉潔,莫認東家之女。”韓生道:“小生馬上遙望,尚未分明,像也不見何如。”輕娥道:“我家姐姐貌如西子,色比王嬙,正當二八之年,堪稱窈窕之女。”韓生道:“果然這般,敢是未成人哩。攀話良久,到不曾動問小娘子誰家宅眷?”輕娥道:“妾是萬歲街李王孫家女郎。”韓生道:“呀,原來是我好友家。失敬了。”輕娥道:“適聞長老叫韓相公,敢是與我郎君相契的韓君平么?”韓生道:“就是小生。”輕娥道:“郎君常道相公才貌來。”韓生道:“多承獎飾。那紅樓上小姐是誰?”輕娥道:“便是李王孫柳姬。因他性好幽閑,別居在此。”韓生道:“是人傳的章臺柳么?”輕娥道:“正是。”韓生道:“如此小生枉勞神了。你小姐年已在時了,李郎怎生只放閑他?”輕娥道:“相公又來勞神。他好事也只在這早晚了。”法云走來道:“你們在此話長哩。” 韓生道:“長老,小生有一個小玉合,原是族中韓休相國家的,欲托令師換數百文錢,以為杖頭之費。”法云接看道:“好玉合。輕娥姐,你看,氣吐白虹,文雕彩鳳。雖然徑寸,便是連城。”輕娥道:“我姐姐妝奩中,玉導金蓖都已有了,正少個玉合兒。”韓生道:“便奉小姐,聊充膏沐。”輕娥道:“自當奉價。”韓生道:“小娘子告別了。長老拜上令師,改日再訪。”法云道:“多慢多慢。”輕娥亦道謝而歸。正是: 細蕊濃花滿目班,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游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閑。
話說柳姬,打發輕蛾掛幡去后,獨坐無聊,說:“輕娥料想也就回來,我且在繡簾下等候片時。”只聽得外面有人說話,一個問:“往韓君平家從那邊去?”那個答道:“柳營西去便是。”少遲,又有一個問信的說:“俺是高常侍,去訪韓相公。王摩詰員外、孟浩然山人去了么?”有人應道:“有兩位過柳營去了。”柳姬俱聽在耳中。“呀,又是訪韓君平的。那韓生在長安作客,末路依人。幸他門前猶多長者之車。有此才學,愁不名登天榜。得與他婚配,真好福分。我想起李郎,珠圍翠擁,何惜我一人。雖有此意但怎好說出口來。你看那飛絮橫空,香塵撲地,好春色都辜負也。吾聞‘士羞自獻,女愧無媒’。罷罷,我終是籠中之鳥,那能自由。不免少睡片時。”
且說輕娥轉回,說:“姐姐晚妝未畢,怎生就睡去。”候了一時,柳姬醒來道:“輕娥,你回來了。”輕娥道:“是,幡已掛完,倒得一個好信來。”柳姬道:“有甚好信?”輕娥道:“你道那日紅樓下那郎君是誰,就是東鄰韓君平。”柳姬道:“早知是他,借杯茶與他吃也罷了。”輕娥道:“如今也尚未遲。”柳姬道:“他認的你么?”輕娥道:“那一雙俊眼兒就認得。再三問姐姐起居。”柳姬道:“這丫頭,問我做甚。”輕娥道:“姐姐,還有一件東西兒。謝了我,方與你看。”柳姬道:“我也不要看他。”輕娥道:“啊呀,姐姐好喬作衙。”隨將玉合拿出,遞與柳姬。柳姬接過來一看,說:“好個玉合兒。”輕娥道:“與溫家玉鏡一般。”柳姬道:“玉鏡是結婚的故事,說他怎的。”輕娥道:“姐姐,我家李郎,雖是豪俠,你在此也不過選伎征歌,那里是出頭的勾當。倘隨著韓君平,早討個夫榮妻貴。縱然不能,郎才女貌,卻也相當。”柳姬道:“李郎負氣愛才,最重韓生,無所吝惜。只是我原非□女,他也難同棄妻,如何使得。”輕娥道:“姐姐事不可料。”柳姬道:“哎,這話也休提了。李郎說今日來看我,還不見到,你且去門前伺候。”輕娥道:“曉得。”
果然李生走來,問道:“你姐姐在那里?”輕娥報道:“郎君來了。”李生見了柳姬,說:“你好生妝裹,數日后要會客哩。”柳姬道:“天氣困人,這早晚好生體倦。有的是他們一班弦管,好省我了。”李生道:“我這番宴客,不是他們好承應的。”柳姬道:“是誰?”李生道:“是韓君平秀才。”柳姬道:“韓君平一窮士耳。”李生道:“你那曉得,他雖窮士,是當今一個大才子哩。近有寒食詩,都諧入御前供奉了。”柳姬道:“可是那‘春城無處不飛花’的詩么?”李生道:“便是。”柳姬道:“清新俊逸,庾、鮑不過如此。”李生道:“你在此數載,一向深藏,似這般人,也該一見。”柳姬道:“豪客貴人,郎君不教妾一見,而見一窮士,真高義也。那韓秀才家徒四壁,并無個當壚麗人,我郎君所不足者,非財也。況且后房玉立,有女如云,又能黃金結客,最心許者,惟韓生一人。看那韓生,所與游多名士,必非久貧賤之人。”李生背身說道:“這妮子倒是個女英雄。自古道‘凌霄之姿,安能作人耳目之玩乎。’我有道理。”轉身說道:“柳姬,韓君平仆馬之費,我盡輸與他。只是一件,憑他這般才貌,必須得個麗人。只今誰有似你的。”柳姬道:“呀,郎君不用多疑,終須石見水清,休猜有女懷春。”李生道:“你且安心,還是去么?”柳姬道:“郎君有命,妾須強行。”李生道:“如此我去,其日,你只到春明園來。不要送了。”正是: 桂山留上客,蘭室命嬌娃。
輕娥道:“姐姐你聽得郎君說么?”柳姬道:“輕娥,你好輕信。”輕娥道:“大丈夫一言為定,那有不真的理。只是韓生忒貧些。”柳姬道:“這何足病,你且看他人地,豈有韓夫子而長貧賤者乎。我只慮他薄幸。”輕娥道:“敢或有大娘子,也不可知。料他不做薄幸。”柳姬道:“輕娥,適才那玉合做甚?我不曾問你。”輕娥道:“這也是韓君平的,他客囊虧乏,將來托悟空師父轉賣,是我袖來與姐姐。”韓君平說道:“就奉姐姐,聊充膏沐。”柳姬道:“那有這話,你且送錢十千,為取酒之資。”輕娥道:“我有計了。只做送錢與他,因便探他事體何如?”柳姬道:“你總來閑在此,這也使得。”不知李生肯把柳姬贈韓君平否?且聽后回分解。
身如楊柳面如花,削發披緇學出家。道是佛胎容易結,年年生個小呱呱。
右調《誦子今》 其中有兩個小尼,一個名喚法云,一個名喚慧月,清晨起來,開門灑掃。法云說:“師弟我這法靈寺,是先朝長孫娘娘蓋造的,香火最盛,如今春明景和,多有燒香仕女,隨喜官員,都要來此。師父下山去了,且與你打掃殿堂,開門等候則個。”
且說輕娥領了柳姬之命,迤邐行來,說:“此間已是法靈寺。只聽得鳴鐘擊鼓,想禪師們都在殿上了。不免徑入。列位師父萬福。”法云道:“呀,柳娘子家輕娥姐,為何到此?”輕娥道:“我姐姐向日許下佛前繡幡一掛,今日特還前愿,命我來此,拜上老師父,酌水焚香,通個意旨。”法云道:“家師不在荒山,我們就此行事。”隨將法器動了一回,說:“輕娥姐拈香,待我宣疏跪讀:竊以金仙出世,啟震旦于東方。寶律披文,衍恒河于西界。仰憑法力,締結良緣。南瞻部洲,大唐國長安,李門柳氏,向許本寺世尊座下,繡幡一掛,今遣侍女輕娥,持赍信香,拜還前件。伏愿韋駝尊者主盟,忍辱仙人普化,過去未來兼現在,明證三生,多福多壽亦多男,消除百難。又愿輕娥,就為廝養婦,也偕鸞鳳之歡。若近主人翁,常踮鷺鶿之步。”輕娥道:“佛前休得取笑。”慧月道:“好好,幡掛起了,再與你祝贊視贊。四天神女獻花來,八部龍王大會齋。小姐今春還捉對,輕娥明歲定懷胎。”輕娥道:“經上那里說懷胎。”慧月道:“我念的胎骨經。”禮佛已畢。“師兄,你去收拾,我陪輕娥姐閣上廊下行行。”法云道:“使得。”慧月說:“輕娥姐,隨我來。你看,這是潮音閣。那是諸位禪院,轉去就是回廊。”輕娥道:“果是幽清。”慧月道:“山門下又有人來也。”
卻說韓生,偶然閑步,經過禪林,說:“你看,朱門半開,已到法靈寺了。那前面有一女娘,見了我,怎生若驚欲避。卻是半面低回,又似惱還喜的光景,卻是為何?呀,我那里曾遇他?”想了一想:“似紅樓下那女子一般。且住,天下有這等廝像的么?”那邊輕娥亦低頭暗想,說道:“郎君像曾見來。”韓生迎著道:“小娘子拜揖。”輕娥道:“相公萬福。”慧月道:“韓相公,荒山募緣疏頭,要請大筆。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就是你家孔圣人,也重我們。”韓生道:“怎見得?”慧月道:“你不見孔圣人叫做仲尼。”韓生道:“使不得,呵佛罵祖。”慧月道:“師兄取茶,再不見來,我催一催去,你們坐坐。”韓生道:“小娘子,記得小生那里相遇來?”輕娥道:“今偶相逢,原無半面。”韓生道:“數日前尋春郊外,章臺之下,紅樓之上,曾遇小娘子來。”輕娥道:“你說曾到章臺,可知此間從何處去?”韓生道:“在柳市南頭。小生那日借一杯茶,兀自不肯,就把門兒鎖上了,也太絕情。且問小娘子,何事到此?”輕娥道:“為掛幡而來。”韓生道:“原來為此。敢問宅上小姐無恙么?”輕娥道:“承問何為?”韓生道:“小生居止,原與章臺相近,雖非西第之賓,實慕東家之子。”輕娥道:“相公差了念頭,只似想做春夢也。我姐姐冰清玉潔,莫認東家之女。”韓生道:“小生馬上遙望,尚未分明,像也不見何如。”輕娥道:“我家姐姐貌如西子,色比王嬙,正當二八之年,堪稱窈窕之女。”韓生道:“果然這般,敢是未成人哩。攀話良久,到不曾動問小娘子誰家宅眷?”輕娥道:“妾是萬歲街李王孫家女郎。”韓生道:“呀,原來是我好友家。失敬了。”輕娥道:“適聞長老叫韓相公,敢是與我郎君相契的韓君平么?”韓生道:“就是小生。”輕娥道:“郎君常道相公才貌來。”韓生道:“多承獎飾。那紅樓上小姐是誰?”輕娥道:“便是李王孫柳姬。因他性好幽閑,別居在此。”韓生道:“是人傳的章臺柳么?”輕娥道:“正是。”韓生道:“如此小生枉勞神了。你小姐年已在時了,李郎怎生只放閑他?”輕娥道:“相公又來勞神。他好事也只在這早晚了。”法云走來道:“你們在此話長哩。” 韓生道:“長老,小生有一個小玉合,原是族中韓休相國家的,欲托令師換數百文錢,以為杖頭之費。”法云接看道:“好玉合。輕娥姐,你看,氣吐白虹,文雕彩鳳。雖然徑寸,便是連城。”輕娥道:“我姐姐妝奩中,玉導金蓖都已有了,正少個玉合兒。”韓生道:“便奉小姐,聊充膏沐。”輕娥道:“自當奉價。”韓生道:“小娘子告別了。長老拜上令師,改日再訪。”法云道:“多慢多慢。”輕娥亦道謝而歸。正是: 細蕊濃花滿目班,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游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閑。
話說柳姬,打發輕蛾掛幡去后,獨坐無聊,說:“輕娥料想也就回來,我且在繡簾下等候片時。”只聽得外面有人說話,一個問:“往韓君平家從那邊去?”那個答道:“柳營西去便是。”少遲,又有一個問信的說:“俺是高常侍,去訪韓相公。王摩詰員外、孟浩然山人去了么?”有人應道:“有兩位過柳營去了。”柳姬俱聽在耳中。“呀,又是訪韓君平的。那韓生在長安作客,末路依人。幸他門前猶多長者之車。有此才學,愁不名登天榜。得與他婚配,真好福分。我想起李郎,珠圍翠擁,何惜我一人。雖有此意但怎好說出口來。你看那飛絮橫空,香塵撲地,好春色都辜負也。吾聞‘士羞自獻,女愧無媒’。罷罷,我終是籠中之鳥,那能自由。不免少睡片時。”
且說輕娥轉回,說:“姐姐晚妝未畢,怎生就睡去。”候了一時,柳姬醒來道:“輕娥,你回來了。”輕娥道:“是,幡已掛完,倒得一個好信來。”柳姬道:“有甚好信?”輕娥道:“你道那日紅樓下那郎君是誰,就是東鄰韓君平。”柳姬道:“早知是他,借杯茶與他吃也罷了。”輕娥道:“如今也尚未遲。”柳姬道:“他認的你么?”輕娥道:“那一雙俊眼兒就認得。再三問姐姐起居。”柳姬道:“這丫頭,問我做甚。”輕娥道:“姐姐,還有一件東西兒。謝了我,方與你看。”柳姬道:“我也不要看他。”輕娥道:“啊呀,姐姐好喬作衙。”隨將玉合拿出,遞與柳姬。柳姬接過來一看,說:“好個玉合兒。”輕娥道:“與溫家玉鏡一般。”柳姬道:“玉鏡是結婚的故事,說他怎的。”輕娥道:“姐姐,我家李郎,雖是豪俠,你在此也不過選伎征歌,那里是出頭的勾當。倘隨著韓君平,早討個夫榮妻貴。縱然不能,郎才女貌,卻也相當。”柳姬道:“李郎負氣愛才,最重韓生,無所吝惜。只是我原非□女,他也難同棄妻,如何使得。”輕娥道:“姐姐事不可料。”柳姬道:“哎,這話也休提了。李郎說今日來看我,還不見到,你且去門前伺候。”輕娥道:“曉得。”
果然李生走來,問道:“你姐姐在那里?”輕娥報道:“郎君來了。”李生見了柳姬,說:“你好生妝裹,數日后要會客哩。”柳姬道:“天氣困人,這早晚好生體倦。有的是他們一班弦管,好省我了。”李生道:“我這番宴客,不是他們好承應的。”柳姬道:“是誰?”李生道:“是韓君平秀才。”柳姬道:“韓君平一窮士耳。”李生道:“你那曉得,他雖窮士,是當今一個大才子哩。近有寒食詩,都諧入御前供奉了。”柳姬道:“可是那‘春城無處不飛花’的詩么?”李生道:“便是。”柳姬道:“清新俊逸,庾、鮑不過如此。”李生道:“你在此數載,一向深藏,似這般人,也該一見。”柳姬道:“豪客貴人,郎君不教妾一見,而見一窮士,真高義也。那韓秀才家徒四壁,并無個當壚麗人,我郎君所不足者,非財也。況且后房玉立,有女如云,又能黃金結客,最心許者,惟韓生一人。看那韓生,所與游多名士,必非久貧賤之人。”李生背身說道:“這妮子倒是個女英雄。自古道‘凌霄之姿,安能作人耳目之玩乎。’我有道理。”轉身說道:“柳姬,韓君平仆馬之費,我盡輸與他。只是一件,憑他這般才貌,必須得個麗人。只今誰有似你的。”柳姬道:“呀,郎君不用多疑,終須石見水清,休猜有女懷春。”李生道:“你且安心,還是去么?”柳姬道:“郎君有命,妾須強行。”李生道:“如此我去,其日,你只到春明園來。不要送了。”正是: 桂山留上客,蘭室命嬌娃。
輕娥道:“姐姐你聽得郎君說么?”柳姬道:“輕娥,你好輕信。”輕娥道:“大丈夫一言為定,那有不真的理。只是韓生忒貧些。”柳姬道:“這何足病,你且看他人地,豈有韓夫子而長貧賤者乎。我只慮他薄幸。”輕娥道:“敢或有大娘子,也不可知。料他不做薄幸。”柳姬道:“輕娥,適才那玉合做甚?我不曾問你。”輕娥道:“這也是韓君平的,他客囊虧乏,將來托悟空師父轉賣,是我袖來與姐姐。”韓君平說道:“就奉姐姐,聊充膏沐。”柳姬道:“那有這話,你且送錢十千,為取酒之資。”輕娥道:“我有計了。只做送錢與他,因便探他事體何如?”柳姬道:“你總來閑在此,這也使得。”不知李生肯把柳姬贈韓君平否?且聽后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