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耳》詩經的詩
《卷耳》詩經的詩
《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宗臣事有征,廟算在休兵。天與三臺座,人當萬里城。
朔南方偃革,河右暫揚旌。寵錫從仙禁,光華出漢京。
山川勤遠略,原隰軫皇情。為奏薰琴唱,仍題寶劍名。
聞風六郡伏,計日五戎平。山甫歸應疾,留侯功復成。
歌鐘旋可望,衽席豈難行。四牡何時入,吾君憶履聲。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
嗟我懷人,寘[1]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馬虺隤[2]。
我姑酌彼金罍[3],維以不永懷。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
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
陟彼砠[4]矣,我馬瘏[5]矣。
我仆痡[6]矣,云何吁矣!
作品賞析
【注釋】:
卷耳:野菜名,嫩苗可當菜吃
[1]:同置
陟:登高。[2]:虺隤:音灰頹,疲憊
[3]:酒尊
玄黃:馬過勞而視力模糊
兕觥:音四公,制的`大酒杯
[4]:音居,有土有石的山丘
[5]:音途,疲病。
[6]:音撲,疲病。
卷耳.后妃之志也.又當輔佐君子.求賢審官.知臣下之勤勞.內有進賢之志.而無險詖私謁之心.朝夕思念.至于憂勤也.
-------------------------------------------------
1.采采:毛傳作采摘解,
朱熹
《詩集傳》云:"非一采也。"而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則認為是狀野草"盛多之貌"。卷耳:又名蒼耳,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呈棗核形,上有鉤刺,名"蒼耳子",可做藥用。嫩苗可食。
2.頃筐:淺而易盈的竹筐。一說斜口筐。
3.嗟:語助詞,或謂嘆息聲。
4.寘(zhì至):擱置。周行(hánɡ 杭):環繞的道路,特指大道。
5.陟:升;登。彼:指示代名詞。崔嵬(wéi 違):山高不平。
6.虺隤(huī tuí灰頹):疲極而病。
7.姑:姑且。罍(léi 雷):器名,青銅制,用以盛酒和水。
8.永懷:長久思念。
9.玄黃:馬過勞而視力模糊。
10.兕觥(sì ɡōnɡ 四公):一說野牛角制的酒杯,一說"觥"是青銅做的牛形酒器。
11.永傷:長久思念。
12.砠(jū 居):有土的石山,或謂山中險阻之地。
13.瘏(tú 途):因勞致病,馬疲病不能前行。
14.痡(pū 撲):因勞致病,人過勞不能走路。
15.云:語助詞。云何:奈何,奈之何。吁(xū 虛):憂愁。
題解:采摘卷耳的女子,懷念離家親人,設想他途中種種困頓情況,以寄離思。
譯文:
采呀采呀采卷耳,
半天不滿一小筐。
我啊想念心上人,
菜筐棄在大路旁。
攀那高高土石山,
馬兒足疲神頹喪。
且先斟滿金壺酒,
慰我離思與憂傷。
登上高高山脊梁,
馬兒腿軟已迷茫。
且先斟滿大杯酒,
免我心中長悲傷。
艱難攀登亂石岡,
馬兒累壞倒一旁,
仆人精疲力又竭,
無奈愁思聚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