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雜詩其五龔自珍翻譯
己亥雜詩其五龔自珍翻譯
導語:這首詩是《己亥雜詩》的第五首,寫作者離京的感受。雖然載著“浩蕩離愁”,卻表示仍然要為國為民盡自己最后一份心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己亥雜詩其五龔自珍翻譯,歡迎借鑒!
己亥雜詩·其五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譯文
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賞析
這首詩是《己亥雜詩》的第五首,寫作者離京的.感受。雖然載著“浩蕩離愁”,卻表示仍然要為國為民盡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在無限感慨中表現出豪放灑脫的氣概。一方面,離別是憂傷的,畢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煙;另一方面,離別是輕松愉快的,畢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籠,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為。這樣,離別的愁緒就和回歸的喜悅交織在一起,既有“浩蕩離愁”,又有“吟鞭東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廣闊天涯。這兩個畫面相反相成,互為映襯,是作者當日心境的真實寫照。
清道光十年(1839)春末,龔自珍因事辭去禮部主事之職,于農歷四月二十三日動身南歸。作者客居京城達二十年之久,北京已成了他的第二故鄉。今日一旦離去,已屆四十八歲的晚年了。“先生官京師,冷署閑曹,俸入本薄,性既豪邁,嗜奇好客,境遂大困,又才高觸動時忌。”其辭官離京時的萬端棖觸,可以想見。
首句“浩蕩離愁白日斜”,以“浩蕩”二字,極為凝練地寫出離愁的深廣。“白日斜”三字一筆勾勒景物,以夕陽西沉、暮色蒼茫的氣氛,強化了作者離京時的眷戀、悵惘、失落、孤獨的種種情懷。作者南下,本是回到故鄉,然而他卻感慨道:“吟鞭東指即天涯”。
作者介紹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近代思想家、文學家及改良主義的先驅者。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48歲辭官南歸,次年暴卒于江蘇丹陽云陽書院。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為《龔自珍全集》。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共3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