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古詩名句摘抄

    古詩名句摘抄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

      2、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3、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4、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5、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詩經·鄘風》

      6、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7、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左傳》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9、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10、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訓俗遺規》

      11、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12、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曹學《蜀中廣記·上川南道彭山縣》

      1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14、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

      15、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易經·系辭上》

      16、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論語·微子》

      1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8、滿招損,謙受益。——《尚書·大禹謨》

      19、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詩經·小雅》

      20、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

      21、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

      22、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23、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24、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25、避其銳氣,擊其惰歸。——《孫子兵法·軍爭》

      26、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權修》

      27、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28、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29、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論語》

      30、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約,而敗于奢靡。——陸游

      3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32、志當存高遠。——諸葛亮《誡外生書》

      33、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荀子·勸學》

      34、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小雅·車轄》

      35、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36、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諸葛亮

      37、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38、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39、有志者事竟成。——《后漢書·耿列傳》

      4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4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42、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43、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羅大經《鶴林玉露》

      44、公孫丑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45、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46、業精于勤,荒于嬉。——韓愈《進學解》

      47、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

      4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49、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秦風·蒹葭》

      50、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詩經·小雅》

      51、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曹植《贈白馬王彪》

      52、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53、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易經·乾》

      5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孔子

      55、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56、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史記》

      5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58、茍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屈原·涉江》

      59、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60、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兵法·謀攻》

      61、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漁夫》

      62、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雜記》

      6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劉備

      64、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卜居》

      65、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66、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曹 學

      67、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68、業精于勤,荒于嬉。——韓 愈《進學解》

      69、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衛風·碩人》

      70、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7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韓非子·難一》

      72、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間訓》

      73、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志》

      74、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史記》

      75、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孟子·離婁下》

      76、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77、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

      78、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荀子·儒效》

      79、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告子下》

      80、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8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82、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樂不可極,志不可滿。——魏徵

      8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84、仰之彌高,鉆之彌堅。——《論語·子罕》

      85、手如柔荑,膚如凝脂。——《詩經·衛風·碩人》

      86、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87、曲則全,枉則直。——老子

      88、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對楚王問》

      89、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90、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9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周南·關雎》

      92、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

      93、是可忍,孰不可忍。——《論語·八佾》

      94、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

      95、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96、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禮記·雜記》

      97、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左傳》

      98、欲加之罪,何患辭。——《左傳》

      99、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10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 2、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3、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4、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5、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詩經·鄘風》 6、捐軀 ......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