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竹枝詞二首》閱讀答案附賞析
竹枝詞二首(其一)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注解:竹枝詞:巴渝(今重慶市一帶)民歌中的一種。
1、從詩中稱對方為“_____________”看出,這首詩是以一位女性的口吻來寫的。
2、詩的三、四句語帶雙關,明說天氣晴雨不定,暗指什么?
答案:
1、郎
2、暗指人物迷惘、忐忑不安的心情。(大意答對即可)
3、詩的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女主人公怎樣的情感?
解析:第一句寫景,是她眼前所見。第二句寫她耳中所聞。第三、四句接寫她聽到這熟悉的歌聲之后的心理活動:這個人啊,倒是有點像黃梅時節晴雨不定的天氣,說它是晴天吧,西邊還下著雨;說它是雨天吧,東邊又還出著太陽,可真有點讓人捉摸不定了。
答案:最后一句使用了諧音雙關的修辭手法。這里晴雨的“晴”,是用來暗指感情的“情”,“道是無晴還有晴”,也就是“道是無情還有情”。作者明確而又含蓄地表達出一位沉浸在初戀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的迷惘、她的眷戀、她的忐忑不安、她的希望和等待便都刻畫出來了。
賞析
《竹枝詞二首》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組詩作品。劉禹錫傳世作品中,有竹枝詞十一首,分兩組,這兩首詩是其中一組。第一首詩寫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戀中的少女的心情。她愛著一個人,可還沒有確實知道對方的態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慮;既歡喜,又擔憂。詩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將這種微妙復雜的心理成功地與以表達。
第一首是描寫青年男女愛情的詩歌。它描寫了一個初戀的少女在楊柳青青、江平如鏡的清麗的春日里,聽到情郎的歌聲所產生的內心活動。
首句“楊柳青青江水平”,描寫少女眼前所見景物,用的是起興手法。所謂“興”,就是觸物起情,它與后文要表達的情事。并無直接關系,但在詩中卻是不可少的。這一句描寫的春江楊柳,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二句:“聞郎江上唱歌聲”。這一句是敘事,寫這位少女在聽到情郎的歌聲時起伏難平的心潮。最后兩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是兩個巧妙的隱喻,用的是語意雙關的手法。“東邊日出”是“有晴”,“西邊雨”是“無晴”。“晴”和“情”諧音,“有晴”、“無晴”是“有情”、“無情”的隱語。“東邊日出西邊雨”,表面是“有晴”、“無晴”的說明,實際上卻是“有情”、“無情”的比喻。這使這個少女聽了,真是感到難以捉摸,心情忐忑不安。但她是一個聰明的女子,她從最后一句辨清了情郎對她是有情的,因為句中的“有”、“無”兩字中,著重的是“有”。因此,她內心又不禁喜悅起來。這句用語意雙關的手法,既寫了江上陣雨天氣,又把這個少女的迷惑、眷戀和希望一系列的心理活動巧妙地描繪出來。
此詩以多變的春日天氣來造成雙關,以“晴”寓“情”,具有含蓄的美,對于表現女子那種含羞不露的內在感情,十分貼切自然。最后兩句一直成為后世人們所喜愛和引用的佳句。
這種根據漢語語音的特點而形成的表現方式,是歷代民間情歌中所習見的。它們是諧聲的雙關語,同時是基于活躍聯想的生動比喻。它們往往取材于眼前習見的景物,明確地但又含蓄地表達了微妙的感情。如南朝的吳聲歌曲中就有一些使用了這種諧聲雙關語來表達戀情。如《子夜歌》云:“憐歡好情懷,移居作鄉里。桐樹生門前,出入見梧子。”(歡是當時女子對情人的愛稱。梧子雙關吾子,即我的人。)又:“我念歡的的,子行由豫情。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的的,明朗貌。由豫,遲疑貌。芙蓉也就是蓮花。見蓮,雙關見憐。)《七日夜女歌》:“婉孌不終夕,一別周年期,桑蠶不作繭,晝夜長懸絲。”(因為會少離多,所以朝思暮想。懸絲是懸思的雙關。)
這類用諧聲雙關語來表情達意的民間情歌,是源遠流長的,自來為人民群眾所喜愛。作家偶爾加以摹仿,便顯得新穎可喜,引人注意。劉禹錫這首詩為廣大讀者所愛好,這也是原因之一。
竹枝詞(其二)
唐·劉禹錫
山上層層桃李花,云間煙火是人家。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
【注】燒畬(shé):把地里的草木燒成灰做肥料。
(1)詩歌的—、二句寫景,第一句的“層層”寫出桃花的 ,第二句的“云間”寫出大山的 。
(2)詩歌的三、四句寫人,這里運用了 的修辭方法,“銀釧金議”指代 ,“長刀短笠”指代 。這樣從服飾打扮上描寫,突出了 。
(3)透過對山民的勞動情景的描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
(1)繁茂 高峻
(2)借代 女子 男子 濃郁的民俗風情
(3)表達了詩人對這生氣勃勃的勞動場面欣賞愉悅的感情。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注解:竹枝詞:巴渝(今重慶市一帶)民歌中的一種。
1、從詩中稱對方為“_____________”看出,這首詩是以一位女性的口吻來寫的。
2、詩的三、四句語帶雙關,明說天氣晴雨不定,暗指什么?
答案:
1、郎
2、暗指人物迷惘、忐忑不安的心情。(大意答對即可)
3、詩的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女主人公怎樣的情感?
解析:第一句寫景,是她眼前所見。第二句寫她耳中所聞。第三、四句接寫她聽到這熟悉的歌聲之后的心理活動:這個人啊,倒是有點像黃梅時節晴雨不定的天氣,說它是晴天吧,西邊還下著雨;說它是雨天吧,東邊又還出著太陽,可真有點讓人捉摸不定了。
答案:最后一句使用了諧音雙關的修辭手法。這里晴雨的“晴”,是用來暗指感情的“情”,“道是無晴還有晴”,也就是“道是無情還有情”。作者明確而又含蓄地表達出一位沉浸在初戀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的迷惘、她的眷戀、她的忐忑不安、她的希望和等待便都刻畫出來了。
賞析
《竹枝詞二首》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組詩作品。劉禹錫傳世作品中,有竹枝詞十一首,分兩組,這兩首詩是其中一組。第一首詩寫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戀中的少女的心情。她愛著一個人,可還沒有確實知道對方的態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慮;既歡喜,又擔憂。詩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將這種微妙復雜的心理成功地與以表達。
第一首是描寫青年男女愛情的詩歌。它描寫了一個初戀的少女在楊柳青青、江平如鏡的清麗的春日里,聽到情郎的歌聲所產生的內心活動。
首句“楊柳青青江水平”,描寫少女眼前所見景物,用的是起興手法。所謂“興”,就是觸物起情,它與后文要表達的情事。并無直接關系,但在詩中卻是不可少的。這一句描寫的春江楊柳,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二句:“聞郎江上唱歌聲”。這一句是敘事,寫這位少女在聽到情郎的歌聲時起伏難平的心潮。最后兩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是兩個巧妙的隱喻,用的是語意雙關的手法。“東邊日出”是“有晴”,“西邊雨”是“無晴”。“晴”和“情”諧音,“有晴”、“無晴”是“有情”、“無情”的隱語。“東邊日出西邊雨”,表面是“有晴”、“無晴”的說明,實際上卻是“有情”、“無情”的比喻。這使這個少女聽了,真是感到難以捉摸,心情忐忑不安。但她是一個聰明的女子,她從最后一句辨清了情郎對她是有情的,因為句中的“有”、“無”兩字中,著重的是“有”。因此,她內心又不禁喜悅起來。這句用語意雙關的手法,既寫了江上陣雨天氣,又把這個少女的迷惑、眷戀和希望一系列的心理活動巧妙地描繪出來。
此詩以多變的春日天氣來造成雙關,以“晴”寓“情”,具有含蓄的美,對于表現女子那種含羞不露的內在感情,十分貼切自然。最后兩句一直成為后世人們所喜愛和引用的佳句。
這種根據漢語語音的特點而形成的表現方式,是歷代民間情歌中所習見的。它們是諧聲的雙關語,同時是基于活躍聯想的生動比喻。它們往往取材于眼前習見的景物,明確地但又含蓄地表達了微妙的感情。如南朝的吳聲歌曲中就有一些使用了這種諧聲雙關語來表達戀情。如《子夜歌》云:“憐歡好情懷,移居作鄉里。桐樹生門前,出入見梧子。”(歡是當時女子對情人的愛稱。梧子雙關吾子,即我的人。)又:“我念歡的的,子行由豫情。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的的,明朗貌。由豫,遲疑貌。芙蓉也就是蓮花。見蓮,雙關見憐。)《七日夜女歌》:“婉孌不終夕,一別周年期,桑蠶不作繭,晝夜長懸絲。”(因為會少離多,所以朝思暮想。懸絲是懸思的雙關。)
這類用諧聲雙關語來表情達意的民間情歌,是源遠流長的,自來為人民群眾所喜愛。作家偶爾加以摹仿,便顯得新穎可喜,引人注意。劉禹錫這首詩為廣大讀者所愛好,這也是原因之一。
竹枝詞(其二)
唐·劉禹錫
山上層層桃李花,云間煙火是人家。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
【注】燒畬(shé):把地里的草木燒成灰做肥料。
(1)詩歌的—、二句寫景,第一句的“層層”寫出桃花的 ,第二句的“云間”寫出大山的 。
(2)詩歌的三、四句寫人,這里運用了 的修辭方法,“銀釧金議”指代 ,“長刀短笠”指代 。這樣從服飾打扮上描寫,突出了 。
(3)透過對山民的勞動情景的描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
(1)繁茂 高峻
(2)借代 女子 男子 濃郁的民俗風情
(3)表達了詩人對這生氣勃勃的勞動場面欣賞愉悅的感情。
上一篇:杜甫《絕句二首》閱讀答案及全詩翻譯賞析
下一篇:《訪戴天山道士不遇》閱讀答案及賞析
* 竹枝詞二首(其一)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注解:竹枝詞:巴渝(今重慶市一帶)民歌中的一種。1、從詩中稱對方為“_____________”看出,這首詩是以一位女性的口吻來寫的。2、詩的三、四句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