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2015年全國高考古典詩詞鑒賞匯編(上)

    2015年全國高考古典詩詞鑒賞匯編 
     
    一、(全國新課標卷Ⅰ)
    閱讀下列這首唐詩,完成8-9題(11分)
    發臨洮將赴北亭留別 ①
    岑參
    聞說輪臺路②,連年見雪飛。
    春風不曾到,漢使亦應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
    勤王敢道遠,私向夢中歸。
    [注]①臨洮:在今甘肅臨潭西。北庭:唐六都護府之一,治所為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北)。②輪臺:庭州屬縣,在今新疆烏魯木齊。
    8.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相比,本詩描寫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5 分)
    9.詩的尾聯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對全詩的情感抒發有怎樣的作用?(6分)
    一、8.《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直接描寫,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直接描寫了“胡天八月即飛雪”的壯美;《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則是間接描寫,如“春風不曾到漢使亦應稀。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描寫了連年見雪飛的惡劣環境。
    9.尾聯表達了作者思鄉的思想感情。對全詩的抒發有點染和升華的作用。報效祖國當然不能因為距離遙遠、環境惡劣而有所報怨,但思念家鄉和親人的感情卻難以控制。
     
    二、(全國新課標卷Ⅱ)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11分)
    殘春旅舍
    韓偓
    旅舍殘春宿雨晴,恍然心地憶咸京。
    樹頭蜂抱花須落,池面魚吹柳絮行。
    禪伏詩魔歸凈域,酒沖愁陣出奇兵。
    兩梁免被塵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注]①韓偓(約842~923):字致堯,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這首詩是作者流徙閩地時所作。②咸京:這里侑指都城長安。③梁:官帽上的橫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區分官階。④朝簪:朝廷官員的冠飾。
    8.古人認為這首詩的頷聯“乃晚唐巧句”,請指出這一聯巧在嗶里,并簡要賞析。(5分)
    9.這首詩的后兩聯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6分)
    二、8. 頷聯承接“憶咸京”三字,首先抒寫對皇都美好春光的回憶:“樹頭蜂抱花須落,池面魚吹柳絮行。”頷聯巧妙之處在于用了“抱“”吹“兩個動詞。仰望綠暗紅稀的樹梢,蜜蜂抱著花須隨花飛落;俯觀柳絮飄墜的池水,魚兒吞吐水沫,像是吹著柳絮游玩。飛花、落絮本是殘春景物,而蜜蜂一“抱”魚兒一“吹“,就平添了無窮興趣與幾分生機,故沒有半點傷春傷別的落寞,一掃晚唐衰颯的詩風。所以古人認為其為”晚唐巧句“。
    9. 五、六句“禪伏詩魔歸凈域,酒沖愁陣出奇兵”,具體寫詩人客居館舍中的寂寞。詩人心中煩悶,流落他鄉客居無聊,只好用詩來抒寫自己的心境,表達悲憤的情懷。然而,卻“禪伏詩魔歸凈域”,詩未成。詩未寫成,悲憂郁憤更深。只好用酒來作為奇兵,沖蕩這重重愁陣。然而,“借酒澆愁愁更愁”。這更大的悲傷便使詩人找到自己從前的官服:“兩梁免被塵埃污,拂拭朝餐待眼明”。詩人這時清醒地認識到:他要好好的保存這頂珍貴的朝帽,千萬不能讓它被塵埃污染。作者深知唐王朝避免不了滅亡的命運,而自己又無所作為,故所作之詩多緬懷往事,情調悲涼,最后表達了詩人兢兢業業,力求盡職,無負朝冠的心情。
     

    三、(北京卷)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6-19題。
    醉翁操【1】
    蘇軾
    瑯然,清圓,誰彈?響空山。無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風露娟娟,人未眠。荷蕢過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賢【2】。醉翁嘯詠,聲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時而童巔【3】,水有時而回川。思翁無歲年,翁今為飛仙。此意在人間,試聽徽外三兩弦【4】。
    注釋:【1】據本詞序,歐陽修喜愛瑯琊幽谷的山川奇麗、泉鳴空澗,常把酒臨聽,欣然忘歸。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閑記譜,請蘇軾填詞。【2】蕢:草筐。《論語·憲問》:“子擊磬于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3】童巔:山頂光禿,山無草木曰童。【4】徽:琴徽,系弦之繩。此處代指琴。
    16.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響空山”與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寫出了山的空寂。
    B.“荷蕢”兩句以《論語》中荷蕢者對孔子擊磬的評價,贊賞醉翁懂得鳴泉之妙。
    C.“醉翁去后”兩句描寫醉翁離開瑯琊后,作者空對流泉,以吟誦表達思念之情。
    D. 詞作最后三句是說醉翁雖已離世,聲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卻仍然得以留存人間。
    17. 詞作開篇幾句運用了以聲寫聲的手法,用玉聲形容泉聲的清亮圓潤。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題。(5分)
    ① 下列詩句,沒有運用這種手法的一項是(3分)
    A. 龍吟虎嘯一時發,萬籟百泉相與秋。(李頎《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B. 商聲寥亮羽聲苦,江天寂歷江楓秋。(劉長卿《聽笛聲留別鄭協律》)
    C. 蜂簇野花吟細韻,蟬移高柳迸殘聲。(韋莊《聽趙秀才彈琴》)
    D. 寒敲白玉聲偏婉,暖逼黃鶯語自嬌。(王仁裕《荊南席上詠胡琴妓》)
    ② 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2分)
    白居易《琵琶行》同樣運用了這種手法來寫琵琶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18.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4分) ① 古代文人常常喜歡“嘯詠”,除了本詞中的醉翁,陶淵明寫曾寫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歸去來兮辭》)(2分) ② 這首詞與歐陽修《醉翁亭記》有密切關聯。詞中“唯醉翁中知其天”“醉翁嘯詠,聲和流泉”,呼應了《醉翁亭記》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寄情山水的名句。
    19. 歐陽修《醉翁亭記》描寫了瑯琊山的四時景色,表現了作者以山水自適、與民同樂的情懷。與之相比,蘇軾這首《醉翁操》所描寫的景色和表現的情懷有何不同?(6分)
    三、16、【參考答案】C 【解析】本詞主要借對流泉聲音的描寫來贊美歐陽修在瑯琊山寄情山水,感受天籟的悠然自得之情。所以選項C說是對醉翁的思念之情不準確。
    17、①【參考答案】B 【解析】A用龍吟虎嘯的聲音和萬籟百泉的秋音來寫觱篥聲;C是蜂和蟬來寫琴聲;D用白玉和黃鶯寫琴聲。 ②【參考答案】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18、【參考答案】①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②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9、【參考答案】蘇軾的《醉翁操》上闋主要是通過描寫流泉的自然聲響帶來的美妙效果來贊美醉翁在醉中感悟自然的妙趣及對歐陽修追求絕妙意境做法得以流傳的欣慰。如首句“瑯然,清圓,誰彈,響空山”。寫瑯琊幽谷,山水奇麗,泉鳴空澗,聲若環佩,詞人創造了一個美好意境。“月明風露娟娟,人未眠。”從聲響所產生的巨大感人效果來寫流泉聲響之美妙:此明月之夜,人們因為受此美妙樂曲所陶醉,遲遲未能入眠。下片寫鳴泉雖不復存,醉翁也已化為飛仙,但鳴泉之美妙樂曲,醉翁所追求之絕妙意境,卻仍然留人間。《醉翁亭記》則是通過描寫瑯琊山的四時景色抒發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自得之情。
    【詩歌解析】詞的上片寫流泉之自然聲響及其感人效果。“瑯然,清圓,誰彈,響空山”。四句為鳴泉飛瀑之所謂聲若環佩,創造出一個美好意境。瑯然,乃玉聲。《楚辭·九歌》曰:“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瑯。”此用以狀流泉之聲響。清圓兩字,這里是用來說泉聲的清越圓轉。在這十分幽靜的山谷中,是誰彈奏起這一絕妙的樂曲?如此以來,動靜之趣立現。
    “無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是對上面設問的回答:這是天地間自然生成的絕妙樂曲。這一絕妙的樂曲,很少有人能得其妙趣,只有醉翁歐陽修能于醉中理解其天然妙趣。此句依然是寫流泉聲響之無限美妙。“月明風露娟娟,人未眠。”從聲響所產生的巨大感人效果來寫流泉聲響之美妙:在此明月之夜,人們因為受此美妙樂曲所陶醉,遲遲未能入眠。“荷蕢過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賢。”二句說這一樂曲如何打動了荷蕢者。詞作將此流泉之聲響比作孫子之擊磬聲,用荷蕢者對擊磬聲的評價,頌揚流泉之自然聲響。
    下片寫醉翁的嘯詠聲及琴曲聲。“醉翁嘯詠,聲和流泉。”二句照應上片之只有醉翁歐陽修才能得其天然妙趣的意思。寫歐陽修曾作醉翁亭于滁州,在瑯琊幽谷聽鳴泉,且嘯且詠,樂而忘還,天籟人籟,完全融為一體。“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說醉翁離開滁州,流泉失去知音,只留下自然聲響,但此自然聲響,朝夕吟詠,似帶有怨恨情緒。“山有時而童顛,水有時而回川。”說時光流轉,山川變換,瑯琊諸峰,林壑尤美,并非永遠保持原狀。童顛,指山無草木。而水,同樣也不是永遠朝著一個方向往前流動的。這句的意思是,瑯琊幽谷之鳴泉也就不可能完美地保留下來。“思翁無歲年,翁今為飛仙。”說,山川變換,人事變換,人們因鳴泉而念及醉翁,而醉翁卻已化仙而去。此處用“飛仙”之典,謂醉翁化為飛仙,一去不復返,鳴泉之美妙,也就再也無人聆賞了。
    結句“此意在人間,試聽徽外三兩弦”說,鳴泉雖不復存在,醉翁也已化為飛仙,但鳴泉之美妙樂曲,醉翁所追求之絕妙意境,卻仍然留在人間。詞作最后將著眼點落在琴聲上,突出了全詞的主旨。這首詞句式及字聲配搭非常奇特。開頭四句,“瑯然,清圓,誰彈,響空山。”只有一個仄聲字(“響”),其余都是平聲。接著二句亦然。這樣的安排,與此曲所屬宮調有關。同時,上下兩結句作七言拗句,也是特意安排的。故鄭文焯曰:“讀此詞,髯蘇之深于律可知。”(《鄭文焯手批〈東坡樂府〉》)
     

    四、(天津卷)
    14.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作答。(9分)
    雨過至城中蘇家
    宋·黃庭堅
    飄然一雨灑青春,九陌凈無車馬塵。
    漸散紫煙籠帝闕,稍回晴日麗天津。
    花飛衣袖紅香濕,柳拂鞍韉綠色勻。
    管領風光唯痛飲,都城誰是得閑人。
    注此詩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黃庭堅時任秘書省校書郎,是年,長期貶謫外放的蘇軾被授予翰林學士、知制誥等要職。
    (1)詩中描寫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分)
    (2)結合詩句說明頸聯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4分)
    (3)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3分)
    四、【答案】(1)土滌凈紫煙漸散雨過日麗 紅花沾雨 柳色蔥翠(2)①對仗,如“花飛”對“柳拂”,“紅香濕”對“綠色勻”。 ②比擬,如“柳拂”。 ③從視覺、嗅覺、觸覺等多角度(運用通感)進行描寫,如“衣袖紅香濕”。(3)雨后天晴訪友喜悅之情;仕途上的躊躇滿志或忙中偷閑的快樂。
     

    五、(江蘇卷)
    10.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
    劉禹錫
    長愛街西風景閑,到君居處暫開顏。
    清光門外一渠水,秋色墻頭數點山。
    疏種碧松通月朗,多栽紅藥待春還。
    莫言堆案無馀地,認得詩人在此間。
    注:堆案,堆積案頭,謂文書甚多。
    (1)聯系全詩,概括作者“開顏”的原因。(4分)
    (2)簡要賞析頷聯、頸聯的寫景藝術。(4分)
    (3)尾聯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3分)
    五、10.(1)朋友新居落成;周圍景色優美;白己心情閑適;主人品味高雅;賓主志同道合。 (2)選取景物,鋪陳描摹(一渠水、數點山、碧松、紅藥);移步換景,富有層次(由遠及近、由外而內);虛實結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還)。 (3)贊美恭維之意;羨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六、(浙江卷)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21—22題。(7分)
    木蘭花慢贈彈琵琶者
    (元)張伯淳
    愛當壚年少,將雅調,寄幽情。盡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鳳孤鳴。都來四條弦里,有無窮、舊譜與新聲。寫出天然律呂,掃空眼底蓁② 箏。落紅,天氣暖猶輕。洗耳為渠聽。想關塞風寒,潯陽月色,似醉還醒。軒窗靜來偏好,到曲終、懷抱轉分明。相見今朝何處,語溪③ 乍雨初晴。
    【注】①律呂,此指樂律或音律。②蓁,一種弦樂器,如箏。③語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鄉。
    21.下片“潯陽月色”語出白居易《琵琶行》,寫出白詩中與此句匹配的相關詩句。(2分) ① □□□□□□□ ② □□□□□□□
    22.分析上片與下片對琵琶演奏描寫角度的差異。(5分)
    六、21.(2分) ①潯陽江頭夜送客(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②別時茫茫江浸月(唯見江心秋月/白/繞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 22.(5分) ①上片從樂曲方面來描寫(樂曲的演奏者、樂曲旋律的復雜變化、樂曲聲律的高雅等),側重正面描寫、直接描寫。 ②下片從聽者方面來描寫(氣氛感受、典故聯想、景色渲染等),側重側面描寫、間接描寫。
     

    七、(廣東卷)
    10.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7分)
    早過大通驛①
    查慎行
    夙霧才醒后,朝陽未吐間。
    翠煙遙辨市,紅樹忽移灣。
    風軟一江水,云清九子山。
    畫家濃淡意,斟酌在荊關② 。
    注:①大通驛:在安徽銅陵,大通河由此入長江,作者乘船途經此地。 ②荊關:五代后梁畫家荊浩、關仝,二人擅長山水畫。
    (1)第三聯的“軟”字在藝術表現上很有特色,請作賞析。(4分)
    (2)詩題的“過”字在詩句中是如何體現的?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4分)
    七、10、(1)“軟”字一語雙關,既是寫風軟,也是寫江水之軟。寫出了微風輕柔,溫軟拂面,也寫出了軟風吹拂江水,使江水也變得溫柔綿軟,微波輕漾。(答出手法1分,簡要分析2分)(2)過即指經過,路過,詩中通過前三聯的時間、景物的變化,移步換景,展現出作者清晨乘舟江上,經過大通驛時的輕松暢快的心情。首聯寫晨霧未散,朝陽未升,眼前一片迷蒙。頷聯寫江霧散去,遠處的市鎮依稀可辨,轉眼移過了水灣。頸聯江風拂面,云朵飄過在九子山間,寫出了行舟之快。全詩通過作者在行舟之上,遙看岸上景物變化,體現出“過”之意。(解釋1分,賞析各聯1分)
    * 2015年全國高考古典詩詞鑒賞匯編??一、(全國新課標卷Ⅰ)閱讀下列這首唐詩,完成8-9題(11分)發臨洮將赴北亭留別①岑參聞說輪臺路②,連年見雪飛。春風不曾到,漢使亦應稀。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勤王敢道遠,私向夢中歸。[注]①臨洮:在今 ......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