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送丘為落第歸江東》閱讀答案及賞析
送丘為落第歸江東
王維
憐君不得意,況復柳條春。
為客黃金盡①,還家白發新。
五湖三畝宅,萬里一歸人。
知稱不能薦②,羞為獻納臣③。
【注】①《戰國策·秦策》載,蘇秦游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敝,黃金百斤盡”。②稱,稱衡,有才辯,孔融曾上表推薦他。③獻納臣:進獻忠言之臣,這里是詩人自指。
1.對本詩首聯進行簡要賞析。(5分)
2.結合全詩,簡要分析本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6分)
參考答案
1.(5分)①點題:“不得意”,暗扣標題中的“落第”;(1分)“柳條春”暗含送別之意,點題中的“送歸”. (1分)②情感內涵豐富: “憐”字奠定了全詩感情基調; (1分)“況復”遞進一層,將傷別之情和人生不如意融合起來,更強烈地表達了詩人對丘為的憐惜.(2分)(意思相近即可)
2.(6分)①對丘為落第的同情.首聯用一“憐”字直接表達對丘為落第的同情;頷聯表現對丘為盤資耗盡困于長安、返回時憂愁煎熬新添白發的困境的憐憫. (2分)②尾聯表達了詩人自愧不如孔融,明知丘為有才華而不能將他推薦給朝廷的自責. (2分)同時“羞”中寓憤,暗含著對賢才遭棄的憤慨.(2分)(意思相近即可)
賞析
《送丘為落第歸江東》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五律。這是一首送友人丘為落第返鄉的詩,作于唐開元(唐玄宗年號)后期。此詩借送別題材,著重抒發了對友人落第的同情和對人才的愛惜以及由此引出的對黑暗政治的激憤之情。全詩從離別寫到歸程,由近及遠;詩情則由哀憐轉為羞憤,由淺入深。
王維
憐君不得意,況復柳條春。
為客黃金盡①,還家白發新。
五湖三畝宅,萬里一歸人。
知稱不能薦②,羞為獻納臣③。
【注】①《戰國策·秦策》載,蘇秦游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敝,黃金百斤盡”。②稱,稱衡,有才辯,孔融曾上表推薦他。③獻納臣:進獻忠言之臣,這里是詩人自指。
1.對本詩首聯進行簡要賞析。(5分)
2.結合全詩,簡要分析本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6分)
參考答案
1.(5分)①點題:“不得意”,暗扣標題中的“落第”;(1分)“柳條春”暗含送別之意,點題中的“送歸”. (1分)②情感內涵豐富: “憐”字奠定了全詩感情基調; (1分)“況復”遞進一層,將傷別之情和人生不如意融合起來,更強烈地表達了詩人對丘為的憐惜.(2分)(意思相近即可)
2.(6分)①對丘為落第的同情.首聯用一“憐”字直接表達對丘為落第的同情;頷聯表現對丘為盤資耗盡困于長安、返回時憂愁煎熬新添白發的困境的憐憫. (2分)②尾聯表達了詩人自愧不如孔融,明知丘為有才華而不能將他推薦給朝廷的自責. (2分)同時“羞”中寓憤,暗含著對賢才遭棄的憤慨.(2分)(意思相近即可)
賞析
《送丘為落第歸江東》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五律。這是一首送友人丘為落第返鄉的詩,作于唐開元(唐玄宗年號)后期。此詩借送別題材,著重抒發了對友人落第的同情和對人才的愛惜以及由此引出的對黑暗政治的激憤之情。全詩從離別寫到歸程,由近及遠;詩情則由哀憐轉為羞憤,由淺入深。
* 送丘為落第歸江東王維憐君不得意,況復柳條春。為客黃金盡①,還家白發新。五湖三畝宅,萬里一歸人。知稱不能薦②,羞為獻納臣③。【注】①《戰國策·秦策》載,蘇秦游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敝,黃金百斤盡”。②稱,稱衡,有才辯,孔融曾上表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