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鑒賞專題練習試題與解答
秋夜曲
張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長,漫漫輕云露月光。
秋逼暗蟲通夕響,征衣未寄莫飛霜。
注:漏水:古人以漏壺滴水計時。
(1)此詩第一、二兩句各從什么角度寫了什么?(3分)
(2)第三句中“逼”字用得很神妙,請結合你的理解,說說為什么。(5分)
二、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從軍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風寒,橫笛遍吹行路難。
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
從軍行(其二)
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注]①磧:音qì沙漠。
(1)兩首詩在意象的選擇和表達的情感方面有何相同之處?請作簡要分析。
答:
(2)結合兩首詩的尾聯,分析兩首詩表現手法方面的不同。
答:
三、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江漢
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1)這是杜甫晚年客滯江漢時所寫的一首詩。詩中二三聯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風”幾個意象,請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3分)
(2)有人認為這首詩洋溢著詩人自強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認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怨憤之情。
你同意哪種看法?請說明理由。(3分)
四、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完成8~9題。(8分)
新晴 劉攽
青苔滿地初晴后,綠樹無人晝夢余。
唯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
8.此詩一、二兩句體現了什么樣的季節和氣候特點?透露出抒情主人公怎樣的心境,請賞析?(5分)
9.此詩最后一句的“偷”在《宋詩別裁》中寫作“徑”,你認為哪個字更妙,談談你的理由。(3分)
五、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0一11題。
馬 嵬
袁枚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
石壕村里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馬 嵬
李商隱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年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10.對這兩首詩選材立意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兩詩均取材于唐玄宗與楊玉環之事。
B.兩詩立意亦相同,都是歸罪楊貴妃。即“女人禍水”之意。
C.在立意上,袁詩認為唐、楊生離死別,并不值得特別同情。
D.在立意上,李詩別出新意,把諷刺矛頭直接指向了唐玄宗。
11.對這兩首詩的形式和寫法,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兩首詩都屬格律詩。
B.袁詩屬古體詩;李詩屬近體詩。
C.兩詩都化用了白居易《長恨歌》中“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詩句,用意也是相同的。
D.除用典外,李詩還運用了對比修辭格,袁詩還運用了比喻修辭格。
六、閱讀下面一首詩,按要求回答問題。(6分)
春雪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1)這首詩第二句哪個字用的最為傳神?請做簡要分析。
(2)本詩三、四句運用什么手法表達了詩人對春雪飛花的感受?這兩句詩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巧妙奇警,試做賞析。
七、鑒賞下列兩首詩,完成6—7題。
題烏江亭 夏日絕句
(杜牧) (李清照)
勝敗兵家事不期, 生當做人杰,
包羞忍恥是男兒。 死亦為鬼雄。
江東子弟多才俊, 至今思項羽,
卷土重來未可知。 不肯過江東。
6.下列對詩句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勝敗兵家事不期”,“事不期”是說勝敗之事,不能預料。
B.“包羞忍恥是男兒”,是說項羽遭挫折不灰心,是真正男兒。
C.“卷土重來未可知”,是說如若重振旗鼓,是大有可為的。
D.“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是說人要有骨氣,不管是活著還是死去,都要頂天立地。
7.對兩首詩的鑒賞,表述不當的一項是
A.杜牧詩議論不落傳統說法的窠臼,對項羽的自刎持否定態度。
B.杜牧詩議論不落傳統說法的窠臼,對項羽的自刎持肯定態度。
C.李清照充分肯定項羽的英雄氣節,贊揚項羽的高風亮節。
D.李清照詩與杜牧詩,對項羽的看法是迥然不同的,都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作者的態度。
八、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后面的問題。(8分)
滕王閣詩
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1)此詩頷聯描寫了怎樣的景象?表現了滕王閣什么特點?(4分)
(2)結合全詩內容,說說尾聯的修辭手法及詩人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
一、
(1)分別從聽覺和視覺的角度來寫秋夜漫漫,難以入眠。
(2)“逼”用得很神妙,秋涼夜寒“逼”出秋蟲通夕叫聲,襯出思婦難耐的寂寞,又“逼”得思婦轉而想到丈夫寒衣,自然引出抒情末一句。(意思對可酌情給分)
二、
(1)兩首詩均以樂曲、月光作為詩歌的主要意象。兩首詩都表達了征戍士卒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2)尾聯李詩以動作細節描寫作結,而王詩以景物描寫作結,各具匠心。李詩攝取了一個回首看的動作,沒有說明他們為什么回首看以及回首看時抱什么心情,但寓情于細節描寫之中,這一動作所包含的感情,是一言難盡,又可想而知的。王詩前三句就樂聲抒情,到第四句輕輕宕開一筆,以景結情,仿佛在軍中置酒飲樂的場面之后,忽然出現一個月照長城的莽莽蒼蒼的景象: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亙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尾聯融情入景,使詩情得到升華,把征戍者的內心世界表達得入木三分。
三、
(1)(3分)第二聯中的“片云”“孤月”既為實景,也有喻意。“片云”在空中飄蕩,就像自己漂泊他鄉;漫漫長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獨寂寞。第三聯用“落日”比喻自己黃昏暮年;“秋風”則是眼前實景,與上句“落日”虛實結合。兩聯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種高道遠、孤月獨照的冷清的意境。
(2)(3分)示例一:同意洋溢著詩人自強不息的精神的觀點。詩中提到“心猶壯”“病欲蘇”“存老馬”等,從中可看出詩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為國效力。
示例二:同意表達了詩人的怨憤之情的觀點。詩中寫到“思歸客”“腐儒”“片云”“落日”等,特別是結尾兩句,難道我這腐儒,連一匹老馬也不如了嗎?表達r詩人一生漂泊的蒼涼之感和報國無門的怨憤之情。
四、
8.答:一、二兩句寫出夏季久雨初晴的氣候特征(1分),“青苔滿地”暗示雨實在下得太久,包含詩人曾經熱切盼望天氣好轉的心情和久雨初晴帶來的歡悅之感。“初晴后”“晝夢余”除了表明時間,還表現了詩人心境的寧靜恬適。(2分)“綠樹無人”表現詩人內心的遺憾。久雨初晴,佳處無限,卻無人共語。自然會引起空蕩蕩的感覺。詩人渴望見到朋友與之共享美景。(2分)
9.答:用“偷”字可以顯示南風的詼諧,仿佛有意要和老朋友開個玩笑,既表現彼此親密感情又充滿情趣。用“徑”字則能突出南風的急切和爽直,不用敲門,不是緩推,而是徑直排闥而入。表現彼此十分熟絡。不過夏日南風通常是平和的,所以“偷開”較“徑開”更為勝。 [此題有一定難度,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3分)
五、
10、B(兩詩立意并不相同。)
11、B(袁詩為七絕,也屬于近體詩。)
六、
(1) 第二句中“驚”字最傳神。它表現了詩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終于見到“春色”萌芽的驚喜之情。
(2)詩人運用了擬人化手法,表達了對春雪飛花的欣喜之情。初春時節,雪花飛舞,本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華”的原因,但詩人卻說白雪是嫌春色來遲,才“故穿庭樹”紛飛而來,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鬧,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增加了詩的情趣。
七、
6.B 7.B
八、
(1)描寫了滕王閣的居高臨遠,雕梁畫棟早晨使南浦的云飛來,珠簾絲幕傍晚卷來了西山的雨;也表現出滕王閣的寂寞冷清,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朝朝暮暮,與它為伴。表現了滕王閣的“高”“寂寞”。
(2)運用設問手法,發出疑問,以景作答,引得讀者回腸蕩氣。物換星移,時光飛逝,滕王早已離去,只有欄桿外的江水依然滾滾向東流去,一個“空”字,表達了作者對物是人非、盛衰無常的深沉感慨。
張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長,漫漫輕云露月光。
秋逼暗蟲通夕響,征衣未寄莫飛霜。
二、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從軍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風寒,橫笛遍吹行路難。
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
從軍行(其二)
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三、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江漢
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四、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完成8~9題。(8分)
新晴
青苔滿地初晴后,綠樹無人晝夢余。
唯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
五、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0一11題。
馬
袁枚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
石壕村里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馬
李商隱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年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六、閱讀下面一首詩,按要求回答問題。(6分)
春雪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七、鑒賞下列兩首詩,完成6—7題。
滕王閣詩
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答案
一、
(1)分別從聽覺和視覺的角度來寫秋夜漫漫,難以入眠。
(2)“逼”用得很神妙,秋涼夜寒“逼”出秋蟲通夕叫聲,襯出思婦難耐的寂寞,又“逼”得思婦轉而想到丈夫寒衣,自然引出抒情末一句。(意思對可酌情給分)
二、
(1)兩首詩均以樂曲、月光作為詩歌的主要意象。兩首詩都表達了征戍士卒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2)尾聯李詩以動作細節描寫作結,而王詩以景物描寫作結,各具匠心。李詩攝取了一個回首看的動作,沒有說明他們為什么回首看以及回首看時抱什么心情,但寓情于細節描寫之中,這一動作所包含的感情,是一言難盡,又可想而知的。王詩前三句就樂聲抒情,到第四句輕輕宕開一筆,以景結情,仿佛在軍中置酒飲樂的場面之后,忽然出現一個月照長城的莽莽蒼蒼的景象: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亙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尾聯融情入景,使詩情得到升華,把征戍者的內心世界表達得入木三分。
三、
(1)(3分)第二聯中的“片云”“孤月”既為實景,也有喻意。“片云”在空中飄蕩,就像自己漂泊他鄉;漫漫長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獨寂寞。第三聯用“落日”比喻自己黃昏暮年;“秋風”則是眼前實景,與上句“落日”虛實結合。兩聯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種高道遠、孤月獨照的冷清的意境。
(2)(3分)示例一:同意洋溢著詩人自強不息的精神的觀點。詩中提到“心猶壯”“病欲蘇”“存老馬”等,從中可看出詩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為國效力。
四、
8.答:一、二兩句寫出夏季久雨初晴的氣候特征(1分),“青苔滿地”暗示雨實在下得太久,包含詩人曾經熱切盼望天氣好轉的心情和久雨初晴帶來的歡悅之感。“初晴后”“晝夢余”除了表明時間,還表現了詩人心境的寧靜恬適。(2分)“綠樹無人”表現詩人內心的遺憾。久雨初晴,佳處無限,卻無人共語。自然會引起空蕩蕩的感覺。詩人渴望見到朋友與之共享美景。(2分)
9.答:用“偷”字可以顯示南風的詼諧,仿佛有意要和老朋友開個玩笑,既表現彼此親密感情又充滿情趣。用“徑”字則能突出南風的急切和爽直,不用敲門,不是緩推,而是徑直排闥而入。表現彼此十分熟絡。不過夏日南風通常是平和的,所以“偷開”較“徑開”更為勝。 [此題有一定難度,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3分)
五、
10、B(兩詩立意并不相同。)
11、B(袁詩為七絕,也屬于近體詩。)
六、
(1) 第二句中“驚”字最傳神。它表現了詩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終于見到“春色”萌芽的驚喜之情。
(2)詩人運用了擬人化手法,表達了對春雪飛花的欣喜之情。初春時節,雪花飛舞,本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華”的原因,但詩人卻說白雪是嫌春色來遲,才“故穿庭樹”紛飛而來,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鬧,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增加了詩的情趣。
七、
6.B
八、
(1)描寫了滕王閣的居高臨遠,雕梁畫棟早晨使南浦的云飛來,珠簾絲幕傍晚卷來了西山的雨;也表現出滕王閣的寂寞冷清,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朝朝暮暮,與它為伴。表現了滕王閣的“高”“寂寞”。
(2)運用設問手法,發出疑問,以景作答,引得讀者回腸蕩氣。物換星移,時光飛逝,滕王早已離去,只有欄桿外的江水依然滾滾向東流去,一個“空”字,表達了作者對物是人非、盛衰無常的深沉感慨。
上一篇:古典詩歌鑒賞試題專練及答案10題
下一篇:賀鑄《眼兒媚 蕭蕭江上荻花秋》閱讀答案
* 秋夜曲張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長,漫漫輕云露月光。秋逼暗蟲通夕響,征衣未寄莫飛霜。????注:漏水:古人以漏壺滴水計時。????(1)此詩第一、二兩句各從什么角度寫了什么?(3分)????(2)第三句中“逼”字用得很神妙,請結合你的理解,說說為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