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憂民類古詩詞鑒賞中考練習試題及答案
愛國憂民類
一、杜甫《春望》鑒賞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烽火連三月:_______
2.《春望》一詩緊扣“望”字,表達的感情很細膩。請結合全詩內容,說說詩題中的“望”字包含哪兩層意思。
3.古人作詩十分講究煉字,你認為“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個字用得好?請簡要分析。
4.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5.請展開想象,描述“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所展現的畫面,并揭示詩句的含義。
二、杜牧《泊秦淮》鑒賞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1.請描述“煙籠寒水月籠沙”所呈現的畫面。
2.“夜泊秦淮近酒家”在全詩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3.點明全詩主旨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
4.請簡析“煙籠寒水月籠沙”中“籠”和“寒”的妙處。
5.“隔江猶唱后庭花”中的“猶”字,體現了作者對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什么態度?請做簡要分析。
三、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鑒賞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詞中“黃”是指_______,“蒼”是指_______,這里運用了_______的修辭手法。
2.“老夫聊發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詞中有何作用?體現在哪些地方?
3.對這首詞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該詞起句著一“狂”字,貫穿全篇,統攝全詞。
B.“親射虎,看孫郎”是詞人以孫權比況自己雖“鬢微霜”,但仍孔武有力,希望能建功立業,報效朝廷。
C.“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詞人以馮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為蒙冤受屈的將領直言,使他們復職。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敵人。
4.“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描繪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四、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鑒賞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1.解釋下列詞語。
了卻:_______ 可憐:_______
2.“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蘊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懷?
3.請簡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的壯觀場面。
4.“可憐白發生”一句凝聚著作者怎樣的人生感慨?
5.對上面這首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首詞,從題材上看是寫雄健勇猛的軍營生活場景,從思想感情上看表達的是為國立功的雄心壯志,從語言風格上看是豪放壯美的,故將其稱之為“壯詞”十分妥帖。
B.上片描寫的都是作者曾經經歷過而今天已失去的軍旅生活情景,是作者熱愛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記憶。這些表明,被迫退隱的作者仍渴望再有機會從軍殺敵、建立功業。
C.由下片描寫的內容來看,作者的最高理想便是贏得生前的功勛、身后的美名,這些顯得非常功利庸俗,對此我們應持批判的態度。
D.“可憐白發生”,表明自己年紀已大,恐怕沒機會實現抗敵救國的理想了,體現出報國無門、壯志未酬的抑郁、憤慨之情。“可憐”二字使整首詞的風格由雄壯變得悲壯。
五、文天祥《過零丁洋》鑒賞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詩歌首聯交代了作者個人和國家的哪兩件大事?
2.請用自己的話描述“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所反映的國家和作者個人的境遇。
3.有人說,本詩的基調由悲苦而昂揚,你同意這一說法嗎?請結合詩中句子做簡要分析。
4.尾聯“人生自古準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六、
卜算子 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①邊,寂寞開無主②,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③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④群芳妒,零落⑤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注釋】①[斷橋]殘破的橋。②[無主]無人過問。③[更著]又遭受。著,同“著”,遭受的意思。④[一任]任憑。⑤[零落]凋謝。
【背景資料】陸游,字務觀,號放翁,一生志在恢復中原,但卻受人排擠,晚年隱居山陰,始終保持昂揚的愛國熱情,是南宋杰出的愛國詩人,此詞可以看成他的身世的縮影。
1.詞的上闋通過驛站、斷橋、黃昏、風雨等意象,營造了 的意境。下闋則寫出了梅花 、 的品質。
2.“已是黃昏獨自愁”一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零落成泥碾作塵”中的“碾”字有何表達效果?
參考答案
一、1.古時邊防報警點燃的煙火,這里指戰爭。(理解詞語意思不能停留在詞語的本義層面,還應結合具體語言環境理解。)
2.示例:一方面是看到了“國破山河在”的慘景,另一方面是對親人團聚的期盼。(回答此題,必須在讀懂全詩的基礎上理解寓情于景的寫法,一方面要讀出“望”中所見,另一方面要讀出“望”中所想。)
3.示例一:“破”字用得好,一個“破”字寫出了國都淪陷、城池殘破的景象,令人觸目驚心。 示例二:“深”字用得好。一個“深”字寫出了亂草遍地、林木蒼蒼的景象,令人滿目凄然。(“破”字在本詩中堪稱詩眼,景、情皆由此出。“國破”對“城春”,“國破”的頹垣殘壁同富有生氣的“城春”對比強烈。“城春”當為明媚之景,后面卻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前后對比,表達精巧。)
4.憂國傷時、念家悲己。(回答此題,關鍵在于結合詩人寫作這首詩時的社會背景,緊扣詩中所“望”的內容。)
5.示例:面對淪陷的山河,一位滿頭白發的老人因焦慮憂愁不停地撓頭嘆息。老人昔日那長長的頭發如今紛紛斷落,已經短得無法梳髻插簪。詩句含蓄而深刻地表現了詩人憂國思家的情懷。
二、1.示例:輕輕的霧靄和淡淡的月光,籠罩著透著寒氣的河水,籠罩著兩岸沉寂的沙灘。(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詩歌語言的理解。學生須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在忠于詩詞原意的基礎上加以再創造,以豐富畫面和意境。)
2.示例:起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夜泊秦淮”表明上句所描繪的景物對應的時間、地點,且照應題目,“近酒家”引出下文。
3.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后庭花(此句是詩人直接抒情,含有強烈的諷刺意味。)
4.示例:兩個“籠”字把煙、水、月、沙四者和諧地融合在一起,繪成一幅朦朧、冷寂的水邊夜色圖。一個“寒”字,不但讓人想到時值深秋或冬季,而且讓人心頭掠過一絲寒意。(對“籠”字表達的意境進行聯想和想象,要與作者表達的主題和詩中的氣氛相結合;“寒”字除了指特定的季節,也暗含了詩人的心情。)
5.示例:作者對商女唱《后庭花》感到非常不滿,因為《后庭花》是亡國之音;在國事衰頹之年,還有人沉溺于歌舞,作者感到無比憤慨和憂慮。(回答這道題,要讀懂全詩表達的思想感情,了解《后庭花》是奢靡的亡國之音。)
三、1.黃毛獵犬 蒼鷹 借代
2.“狂”是全詞的中心詞,奠定了全詞的感情基調,“狂”氣貫穿全文。“狂”的表現:盛裝出獵;千騎相隨,氣勢雄壯:全城人隨觀,自比孫郎射虎;行為豪放,胸懷建功立業的壯志。
3.C(此答案不符合作者用典的意圖。該句借用馮唐持節招魏尚的典故,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希望朝中有人為自己說情,使自己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4.描繪了一個豪氣十足、誓死衛國的英雄形象。表達了作者堅決抵抗外族侵略、保衛國家的愛國之情。(此題考查學生對全詞理解的程度。要體會作者所抒發的情感及所表達的觀點、志向。)
四、1.完成 可嘆
2.蘊含了作者渴望殺敵報國、恢復祖國山河、建立功名的壯烈情懷。
3.示例:兵士們歡欣鼓舞,飽餐將軍分給的烤牛肉,軍中奏起振奮人心的戰斗樂曲。將士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在這秋高氣爽的時節,接受將軍的檢閱。
4.抒發了作者年歲漸老而又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的悲憤心情。(理解詩詞中的情感,一般要結合與詩詞有關的時代背景及作者的生平、思想,探究作者的寫作意圖。)5.C(不應批判。作者的最高理想是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復失地的大業,是積極向上的,表達出強烈的愛國激情;“贏得生前身后名”有其思想認識方面的時代局限性,但這也是封建文人人生價值得以體現的一種形式。)
五、1.個人因參加科舉而走入仕途,在國家危急存亡關頭起兵抗元。(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把握情況。回答此題,需要了解作者生平和時代背景,抓住詩句中的關鍵詞,揣摩其含義。)
2.大宋的江山支離破碎,像被風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時起時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3.示例:我同意這一說法。前面三聯內容、從講述個人經歷到講述國家命運,又從講述國家命運到講述個人命運,反復渲染了憂憤悲苦的情感;尾聯發出。慷慨激昂的絕唱,表達了詩人立志報國的鐵血丹心。(前三聯是鋪墊,尾聯才是詩的主旨。全詩表現出了詩人的崇高氣節和悲壯情懷。此題考查學生對詩歌感情基調的整體把握能力。回答這類題,要了解詩人寫作的背景,把握詩歌的基本內容。)
示例:表達了作者舍生取義、慷慨赴死的民族氣節和愛國精神。
六、
1.落寞凄清;高潔、堅貞(不慕名利、傲立風雪)
2.擬人;“碾”原指將東西壓碎、壓平,在這里指梅花落地之后與泥土混合之后的情景。表現出摧殘者的無情,被摧殘者承受的壓力之大,描繪出梅花悲慘至極的圖景。
一、杜甫《春望》鑒賞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二、杜牧《泊秦淮》鑒賞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1.請描述“煙籠寒水月籠沙”所呈現的畫面。
2.“夜泊秦淮近酒家”在全詩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3.點明全詩主旨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
4.請簡析“煙籠寒水月籠沙”中“籠”和“寒”的妙處。
5.“隔江猶唱后庭花”中的“猶”字,體現了作者對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什么態度?請做簡要分析。
三、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鑒賞
1.詞中“黃”是指_______,“蒼”是指_______,這里運用了_______的修辭手法。
2.“老夫聊發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詞中有何作用?體現在哪些地方?
3.對這首詞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4.“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描繪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四、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鑒賞
1.解釋下列詞語。
2.“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蘊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懷?
3.請簡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的壯觀場面。
4.“可憐白發生”一句凝聚著作者怎樣的人生感慨?
5.對上面這首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詞,從題材上看是寫雄健勇猛的軍營生活場景,從思想感情上看表達的是為國立功的雄心壯志,從語言風格上看是豪放壯美的,故將其稱之為“壯詞”十分妥帖。
B.上片描寫的都是作者曾經經歷過而今天已失去的軍旅生活情景,是作者熱愛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記憶。這些表明,被迫退隱的作者仍渴望再有機會從軍殺敵、建立功業。
C.由下片描寫的內容來看,作者的最高理想便是贏得生前的功勛、身后的美名,這些顯得非常功利庸俗,對此我們應持批判的態度。
D.“可憐白發生”,表明自己年紀已大,恐怕沒機會實現抗敵救國的理想了,體現出報國無門、壯志未酬的抑郁、憤慨之情。“可憐”二字使整首詞的風格由雄壯變得悲壯。
五、文天祥《過零丁洋》鑒賞
1.詩歌首聯交代了作者個人和國家的哪兩件大事?
2.請用自己的話描述“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所反映的國家和作者個人的境遇。
3.有人說,本詩的基調由悲苦而昂揚,你同意這一說法嗎?請結合詩中句子做簡要分析。
4.尾聯“人生自古準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六、
卜算子 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①邊,寂寞開無主②,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③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④群芳妒,零落⑤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注釋】①[斷橋]殘破的橋。②[無主]無人過問。③[更著]又遭受。著,同“著”,遭受的意思。④[一任]任憑。⑤[零落]凋謝。
【背景資料】陸游,字務觀,號放翁,一生志在恢復中原,但卻受人排擠,晚年隱居山陰,始終保持昂揚的愛國熱情,是南宋杰出的愛國詩人,此詞可以看成他的身世的縮影。
1.詞的上闋通過驛站、斷橋、黃昏、風雨等意象,營造了
2.“已是黃昏獨自愁”一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零落成泥碾作塵”中的“碾”字有何表達效果?
參考答案
一、1.古時邊防報警點燃的煙火,這里指戰爭。(理解詞語意思不能停留在詞語的本義層面,還應結合具體語言環境理解。)
2.示例:一方面是看到了“國破山河在”的慘景,另一方面是對親人團聚的期盼。(回答此題,必須在讀懂全詩的基礎上理解寓情于景的寫法,一方面要讀出“望”中所見,另一方面要讀出“望”中所想。)
3.示例一:“破”字用得好,一個“破”字寫出了國都淪陷、城池殘破的景象,令人觸目驚心。 示例二:“深”字用得好。一個“深”字寫出了亂草遍地、林木蒼蒼的景象,令人滿目凄然。(“破”字在本詩中堪稱詩眼,景、情皆由此出。“國破”對“城春”,“國破”的頹垣殘壁同富有生氣的“城春”對比強烈。“城春”當為明媚之景,后面卻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前后對比,表達精巧。)
4.憂國傷時、念家悲己。(回答此題,關鍵在于結合詩人寫作這首詩時的社會背景,緊扣詩中所“望”的內容。)
5.示例:面對淪陷的山河,一位滿頭白發的老人因焦慮憂愁不停地撓頭嘆息。老人昔日那長長的頭發如今紛紛斷落,已經短得無法梳髻插簪。詩句含蓄而深刻地表現了詩人憂國思家的情懷。
二、1.示例:輕輕的霧靄和淡淡的月光,籠罩著透著寒氣的河水,籠罩著兩岸沉寂的沙灘。(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詩歌語言的理解。學生須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在忠于詩詞原意的基礎上加以再創造,以豐富畫面和意境。)
2.示例:起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夜泊秦淮”表明上句所描繪的景物對應的時間、地點,且照應題目,“近酒家”引出下文。
3.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后庭花(此句是詩人直接抒情,含有強烈的諷刺意味。)
4.示例:兩個“籠”字把煙、水、月、沙四者和諧地融合在一起,繪成一幅朦朧、冷寂的水邊夜色圖。一個“寒”字,不但讓人想到時值深秋或冬季,而且讓人心頭掠過一絲寒意。(對“籠”字表達的意境進行聯想和想象,要與作者表達的主題和詩中的氣氛相結合;“寒”字除了指特定的季節,也暗含了詩人的心情。)
5.示例:作者對商女唱《后庭花》感到非常不滿,因為《后庭花》是亡國之音;在國事衰頹之年,還有人沉溺于歌舞,作者感到無比憤慨和憂慮。(回答這道題,要讀懂全詩表達的思想感情,了解《后庭花》是奢靡的亡國之音。)
三、1.黃毛獵犬 蒼鷹 借代
2.“狂”是全詞的中心詞,奠定了全詞的感情基調,“狂”氣貫穿全文。“狂”的表現:盛裝出獵;千騎相隨,氣勢雄壯:全城人隨觀,自比孫郎射虎;行為豪放,胸懷建功立業的壯志。
3.C(此答案不符合作者用典的意圖。該句借用馮唐持節招魏尚的典故,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希望朝中有人為自己說情,使自己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4.描繪了一個豪氣十足、誓死衛國的英雄形象。表達了作者堅決抵抗外族侵略、保衛國家的愛國之情。(此題考查學生對全詞理解的程度。要體會作者所抒發的情感及所表達的觀點、志向。)
四、1.完成 可嘆
2.蘊含了作者渴望殺敵報國、恢復祖國山河、建立功名的壯烈情懷。
3.示例:兵士們歡欣鼓舞,飽餐將軍分給的烤牛肉,軍中奏起振奮人心的戰斗樂曲。將士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在這秋高氣爽的時節,接受將軍的檢閱。
4.抒發了作者年歲漸老而又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的悲憤心情。(理解詩詞中的情感,一般要結合與詩詞有關的時代背景及作者的生平、思想,探究作者的寫作意圖。)5.C(不應批判。作者的最高理想是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復失地的大業,是積極向上的,表達出強烈的愛國激情;“贏得生前身后名”有其思想認識方面的時代局限性,但這也是封建文人人生價值得以體現的一種形式。)
五、1.個人因參加科舉而走入仕途,在國家危急存亡關頭起兵抗元。(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把握情況。回答此題,需要了解作者生平和時代背景,抓住詩句中的關鍵詞,揣摩其含義。)
2.大宋的江山支離破碎,像被風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時起時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3.示例:我同意這一說法。前面三聯內容、從講述個人經歷到講述國家命運,又從講述國家命運到講述個人命運,反復渲染了憂憤悲苦的情感;尾聯發出。慷慨激昂的絕唱,表達了詩人立志報國的鐵血丹心。(前三聯是鋪墊,尾聯才是詩的主旨。全詩表現出了詩人的崇高氣節和悲壯情懷。此題考查學生對詩歌感情基調的整體把握能力。回答這類題,要了解詩人寫作的背景,把握詩歌的基本內容。)
示例:表達了作者舍生取義、慷慨赴死的民族氣節和愛國精神。
六、
1.落寞凄清;高潔、堅貞(不慕名利、傲立風雪)
2.擬人;“碾”原指將東西壓碎、壓平,在這里指梅花落地之后與泥土混合之后的情景。表現出摧殘者的無情,被摧殘者承受的壓力之大,描繪出梅花悲慘至極的圖景。
上一篇:懷鄉思人類古詩詞鑒賞試題及答案
下一篇:繪景寄情類古詩詞鑒賞試題及答案
* 愛國憂民類一、杜甫《春望》鑒賞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烽火連三月:_______???2.《春望》一詩緊扣“望”字,表達的感情很細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