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木蘭詩的重點詞

    木蘭詩的重點詞

      《木蘭詩》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也是一篇樂府詩。

      木蘭詩的重點詞

      1、木蘭當戶織 當:對著 戶:門

      2、惟聞女嘆息惟:只

      3、問女何所憶 憶:思念

      4、昨夜見軍帖 帖:文告

      5、軍書十二卷 十二:表示多數,很多的意思

      6、阿爺無大兒 阿爺:指父親

      7、愿為市鞍馬 為:為了 市:買

      8、旦辭爺娘去 旦:早晨

      9、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但:只 濺濺:水流聲

      10、朔氣傳金柝 朔:北方

      11、策勛十二轉 策勛:記功

      12賞賜百千強 強:有余

      13、木蘭不用尚書郎 用:做

      14、出郭相扶將 郭:外城 扶將:扶持

      15、著我舊時裳 著:穿

      16、當窗理云鬢 云鬢:像云那樣的鬢發

      17、對鏡帖花黃 帖:通“貼”

      18、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撲朔:動彈,迷離:瞇著眼

      19、雙兔傍地走 走:跑

      通假字

      1、對鏡帖花黃 帖:通“貼”,粘貼,貼上。

      2、出門看火伴 火:通“伙”,伙伴。

      一詞多義

      1、東市買駿馬 市:名詞,集市。

      愿為市鞍馬 市:動詞,買。

      2、昨夜見軍帖 帖:文書。

      對鏡帖花黃 帖:通“貼”,貼上。

      古今異義詞

      1、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古義:只。

      今義:但是。

      2、策勛十二轉

      古義:量詞,勛級每升一級叫一轉。

      今義:轉過。

      3、賞賜百千強

      古義:多,有余。

      今義:與“差”相對。

      創作背景

      《木蘭詩》產生的'時代眾說紛紜,但據其最早著錄于陳釋智匠所撰的《古今樂錄》,可證其產生之時代不晚于陳。詩中稱天子為“可汗”,征戰地點皆在北方,則其產生之地域在北朝。詩中有“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但聞燕山胡騎聲啾啾”語。黑山即殺虎山,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去黃河不遠。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杭愛山。據此,《木蘭詩》中之戰事,當發生于北魏與柔然之間。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國,立國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間,與北魏及東魏、北齊曾發生過多次戰爭。而最主要之戰場,正是黑山、燕然山一帶。429年,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車駕出東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北史·蠕蠕傳》,蠕蠕即柔然。)

      此詩收入《樂府詩集》的《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中,至唐代已廣為傳誦,唐人韋元甫有擬作《木蘭歌》,可以為證。因此,學者們大都認為,民歌《木蘭詩》產生于北朝后期。

    * 《木蘭詩》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也是一篇樂府詩。 木蘭詩的重點詞 1、木蘭當戶織 當:對著 戶:門 2、惟聞女嘆息惟:只 3、問女何所憶 憶:思念 4、昨夜見軍帖 帖:文告 5、軍書十二卷 十二:表示多數,很多的意思 6、阿爺無大兒 阿爺: ......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