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白居易《春題湖上》閱讀答案附賞析

    春題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來是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湖,即杭州西湖。
    ① 亂峰:參差不齊的山峰。
    ② 松排山面:指山上有許多松樹。
    ③ 月點波心:月亮倒映在水中。
    ④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田野里早稻拔節抽穗,好像碧綠的毯子上的線頭;河邊菖蒲新長出的嫩葉,猶如羅裙上的飄帶。
    ⑤ 勾留:留戀。
     
    (1)此詩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請作簡要賞析。(4分)               
    (2)詩的頷聯哪兩個字用得最為生動、形象?請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贊美西湖美景,表達對西湖的留戀之情。(2分)全詩圍繞一個“春”字和一個“湖”字,展開景境。以“湖”開頭,以“湖”字作結,全詩亦以“湖”字為中心,畫出湖上春景圖。借巧喻為景物生色,山松似翠,水月似珠,稻如碧毯,蒲如青羅,皆巧極形容,增添無限神韻。(2分)
       (2)“排”“點”兩字形象、生動。(2分)用擬人化的手法,寫山巒起伏,環湖而繞,且非常整齊地排列;(1分)湖水平鋪,月影沉波,猶如一顆明亮的珍珠點綴在湖心,構成一幅玲瓏精致的工筆畫。(1分)


    二:
    1.此湖所在地是杭州,據此推斷湖名。我們已學白居易另一首寫此湖的詩,詩名是《   錢塘湖春行    》還請默寫出這首詩的頸聯。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
    2.本詩描繪了什么景象?作者對這種景象的情感態度又是怎樣的,能從哪里看出來?
      答:西湖春日青翠蔥蘢、碧麗秀美的景色;詩人由衷贊美、留戀難舍;從尾聯的直接抒情中看出。
    3.“月點波心一顆珠”,向來被認為是詩人的神來之筆,是千古佳句。就寫景而言,你以為能解讀出那些信息?
    答:天空無云,湖面無風,月亮明麗圓潤,湖水澄澈透碧。

    【賞析】
     湖,即指西湖。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三年,對西湖充滿了感情,寫下了許多關于西湖的詩篇,都是贊美西湖的美景,表達對西湖的留戀之情。
     
     這首詩寫西湖春景,全詩圍繞一個“春”字和一個“湖”字,展開景境。湖上春來,頓時非同凡響,其秀其美簡直如同一幅畫圖,寫景中已經包含了贊美之情。既如畫圖,詩人便以繪畫的視角來處理景境的關系。
      以“湖”開頭,以“湖”字作結,全詩亦以“湖”字為中心,畫出湖上春景圖。不用典故,純用白描,只借巧喻為景物生色,山松似翠,水月似珠,稻如碧毯,蒲如青羅,皆巧極形容,如畫面之點苔,增添無限神韻。時作者將離杭州刺史任,故末聯有留戀之意。即離任時所作《西湖留別》結句所云:“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首先從大體布局上看,西湖之美,在于有山有水,山巒起伏,環湖而繞,且非整齊排列,而是“亂”峰簇擁,高低錯落,水面平鋪,澄澈清碧,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宛然一幅潑墨山水圖畫。
    接下來細看山水,峰巒起伏,且有青松妝點山的顏面,形成千重翠黛,湖水平鋪,月影沉波,猶如一顆明亮的珍珠點綴在湖心,構成一幅玲瓏精致的工筆畫。
    除了這湖中主景之外,詩人進而配以襯景,四周農田新插的水稻,一片茵茵翠綠,仿佛是一片巨大的碧毯繰抽出的線頭,水中新生的蒲草,隨著波浪飄轉,恰如女子的青羅裙帶隨風飄揚,寫生中又帶有了奇思妙想,使得平常的景色充滿奇謐的趣味。
    經過這樣一番潑墨皴染、工筆細描、奇思妙想的功夫,西湖終于變成了人間天堂,使人無法拋舍而去,情之深緣于畫之妙。
    * 春題湖上白居易湖上春來是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注:湖,即杭州西湖。①亂峰:參差不齊的山峰。②松排山面:指山上有許多松樹。③月點波心:月亮倒映在水 ......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