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秀古今詩詞名句
中華優秀古今詩詞名句
中華這么悠久的歷史,不知道有多少優秀的詩詞名句留下來。優秀是小編整理的中華優秀古今詩詞名句,歡迎閱讀!
殘星數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唐·趙嘏《長安秋望》
風翻白浪花千片,雁點青天字一行。——唐·白居易《江樓晚眺景物鮮奇吟……》
自古逢秋悲寂寞,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唐·劉禹錫《秋詞》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山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唐·劉禹錫《秋詞》
荷花向盡秋光晚,零落殘紅綠沼中。——唐·李群玉《北亭》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唐·杜甫《秋興》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唐·杜甫《閣夜》
風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唐·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唐·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
病來把酒不知厭,夢后倚樓無限情。——宋·賀鑄《病后登快哉亭》
汝哭猶在耳,我懷人得知?——宋·陳師道《別三子》
書當快意詩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幾回開?——宋·陳師道《絕句》
傘幄垂垂馬踏沙,水長山遠路多花。眼中形勢胸中策,緩步徐行靜不嘩。——宋·宗澤《早發》
山好更宜馀積雪,水生看欲倒垂楊。鶯邊日暖如人語,草際風來作花香。——宋·唐庚《春日郊外》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宋·徐俯《春游湖》
客情惟有夜難過,宿處先尋無杜鵑。——宋·左緯《送別》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宋·李綱《病牛》
春殘何事苦思鄉,病里梳頭恨最長。梁燕語多終日在,薔薇風細一簾香。——宋·李清照《春殘》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著意紅。猶勝無言舊桃李,一生開落任東風。——宋·呂本中《木芙蓉》
高枝已約風為友,密葉能留雪作花。昨夜嫦娥更瀟灑,又攜疏影過窗紗。——宋·陳與義《竹》
女子弄文誠可罪,那堪詠月更吟風。磨穿鐵硯非吾事,繡折金針卻有功。——宋·朱淑真《自責》
經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宋·岳飛《池州翠微亭》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江聲不盡英雄恨,天意無私草木秋。萬里羈愁添白發,一帆寒日過黃州。——宋·陸游《黃州》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宋、·陸游《十一月十四日風雨大作》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宋·陸游《沈園》
天寒有日云猶凍,江闊無風浪自生。數點家山常在眼,一聲寒雁正關情。——宋·周必大《行舟憶永和兄弟》
平野無山盡見天,九分蘆葦一分煙。悠悠綠水分枝港,撐出馨鄰放鴨船。——宋·葉紹翁《嘉興界》
應憐履齒印蒼苔,小叩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宋·葉紹翁《游園不值》
碧瓦樓頭繡幕遮,赤欄橋外綠溪斜。無風楊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滿地花。——宋·范成大《碧瓦》
未問后來相憶否,其如臨別不勝情。——宋·楊萬里《憫農》
初夜夜色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終夜鳴。流到前溪無半語,在山做得許多聲。——宋·楊萬里《宿靈鷲禪寺》
卻是歸鴻不能語,一年一度到江南。——宋·楊萬里《初入淮河四絕句》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細草穿沙雪半銷,吳宮煙冷水迢迢。梅花竹里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宋·閏夔《除夜自石湖歸苕溪》
夜雨漲波高一尺,失卻搗衣平正石。天明水落石依然,老夫一夜空相憶。——宋·葛天民《絕句》
辭家出戌邊,北望隔青煙。怕作沙場夢,秋宵不敢眠。——宋·高翥《戌婦吟二首》
開門驚燕子,汲水得魚兒。地僻春猶靜,人閑日更遲。——宋·徐璣《山居》
綠滿山原白滿川,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宋·趙師秀《約客》
小桃無主自開花,煙草茫茫帶曉鴉。幾年敗埂圍故井,向來一一是人家。——宋·戴復古《淮村兵后》
看花應不如看葉,綠影扶疏意味長。——宋·羅與之《看葉》
村店月昏泥徑滑,竹窗斜漏補衣燈。——宋·周密《夜歸》
骯臟到頭方是漢,娉婷更欲向何人?——宋·文天祥《得兒女消息》
臣心一片磁金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楊子江》
水到衢城盡,梅花上嶺生。不如寄明月,步步送君行。——宋·謝翱《友人自杭回建寄別三首》
北望燕云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夕陽一片寒鴉外,目斷東西四百州。——宋·汪元量《湖州歌》
山高四更才吐月,八月山峰半飛雪。——元·耶律楚材《過山陰和人韻》
山接晴霄水浸空,山光滟滟水溶溶。風回一鏡揉藍淺,雨過千峰潑黛濃。——元·耶律楚材《過濟源登裴公亭用閑閑老人韻》
沙白江青落照紅,滄波老樹動秋風。天光與水渾相似,山面如人了不同。——元·劉秉忠《江邊晚望》
茅屋欹斜竹徑荒,稻畦殘水入方塘。——元·劉秉忠《宿黃陂縣南》
下水輕舟弦脫箭,盤山細路線穿針。——元·方回《舟行青溪道中入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