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給事宅白牡丹》《賞小園牡丹有感》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裴給事宅白牡丹
(唐)裴潾
長安豪貴惜春殘,爭賞街西紫牡丹。
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
賞小園牡丹有感
(宋)陸游
洛陽牡丹面徑尺,膵畤①牡丹高丈余。
世間尤物有如此,恨我總角東吳居。
俗人用意苦局促,目所未睹輒謂無。
周漢故都亦豈遠,安得尺棰②驅群胡!
[注] ①膵畤:秦文公祭祀白帝處,在今陜西富平縣,漢屬左馮翊,為長安“三輔”所轄,詩中借指長安一帶之地。唐宋時代,長安、洛陽牡丹極盛。②棰:鞭子。
(1)裴潾《裴給事宅白牡丹》詩中的白牡丹有何特點?是如何表現的?
(2)裴詩與陸詩同為寫牡丹,卻抒發了不同的感情,試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幽雅高潔(超塵脫俗,冰清玉潔);運用對比、襯托,豪貴爭賞紫牡丹與無人賞白牡丹形成鮮明的對比,月夜和冷露更襯托出白牡丹的雅致高潔。
(2)裴詩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同情白牡丹孤寂的處境,含蓄地抒發了裴給事之高潔品行朝中竟無人賞識的感慨。陸詩運用聯想與想象,從賞小園牡丹聯想到洛陽、長安牡丹的盛況,感嘆這兩處失地不能收復,抒發了渴望收復中原的強烈愿望。(意對即可)
裴詩賞析
“長安豪貴惜春殘,爭賞街西紫牡丹。”唐代京城長安有一條朱雀門大街橫貫南北,將長安分為東西兩半。街西屬長安縣,那里有許多私人名園。每到牡丹盛開季節,但見車水馬龍,觀者如堵,游人如云。選擇“長安”、“街西”作為描寫牡丹的背景,自然最為典型。作者描寫牡丹花開時的盛景,只用“春殘”二字點出季節,因為牡丹盛開恰在春暮。作者沒有對紫牡丹的形象做任何點染,單從“豪貴”對她的態度著筆。豪貴們耽于逸樂,“無日不看花”,桃杏方盡,牡丹又開,正值暮春三月,為“惜春殘”,更是對牡丹趨之若鶩。以爭賞之眾,襯花開之盛,“惜春殘”一筆確實收到了比描寫繁花似錦更好的藝術效果。
以上使用側面描寫,著意渲染了紫牡丹的名貴。看似與題目無關,實則為后面展開對白牡丹的描寫作了有力的鋪墊。“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一個“別”字,引出了迥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玉盤,冷露,月白,風清,再加上寂靜無人的空園,與上聯描寫的情景形成極其鮮明的對比。對白牡丹的形象刻畫雖只是略加點染,但顯然傾注了作者滿心的愛悅和同情。“玉盤”,形容盛開的白牡丹,生動貼切。月夜的襯托和冷露的點綴,更增加了白牡丹形象的豐滿。作者正是通過對紫牡丹和白牡丹這一動一靜、一熱一冷的對照描寫,不加一句褒貶,不作任何說明,而寓意自顯。為豪貴所爭賞的紫牡丹盡管名貴卻顯得庸俗,相反,無人看的白牡丹卻超塵脫俗,幽雅高尚,給人以冰清玉潔之感。詩人對白牡丹的贊美和對它處境的同情,寄托了對人生的感慨。末句“無人起就月中看”之“無人”,承上面豪貴而言,豪貴爭賞紫牡丹,而“無人”看裴給事的白牡丹。即言裴給事之高潔,朝中竟無人賞識。詩題中特別點出“裴給事宅”,便是含蓄地點出這層意思。短短的一首七絕可謂含意豐富,旨趣遙深。可以說,在姹紫嫣紅的牡丹詩群里,這首詩本身就是一朵姣美幽雅、盈盈帶露的白牡丹花。
(唐)裴潾
長安豪貴惜春殘,爭賞街西紫牡丹。
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
賞小園牡丹有感
(宋)陸游
洛陽牡丹面徑尺,膵畤①牡丹高丈余。
世間尤物有如此,恨我總角東吳居。
俗人用意苦局促,目所未睹輒謂無。
周漢故都亦豈遠,安得尺棰②驅群胡!
[注] ①膵畤:秦文公祭祀白帝處,在今陜西富平縣,漢屬左馮翊,為長安“三輔”所轄,詩中借指長安一帶之地。唐宋時代,長安、洛陽牡丹極盛。②棰:鞭子。
(1)裴潾《裴給事宅白牡丹》詩中的白牡丹有何特點?是如何表現的?
(2)裴詩與陸詩同為寫牡丹,卻抒發了不同的感情,試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幽雅高潔(超塵脫俗,冰清玉潔);運用對比、襯托,豪貴爭賞紫牡丹與無人賞白牡丹形成鮮明的對比,月夜和冷露更襯托出白牡丹的雅致高潔。
(2)裴詩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同情白牡丹孤寂的處境,含蓄地抒發了裴給事之高潔品行朝中竟無人賞識的感慨。陸詩運用聯想與想象,從賞小園牡丹聯想到洛陽、長安牡丹的盛況,感嘆這兩處失地不能收復,抒發了渴望收復中原的強烈愿望。(意對即可)
裴詩賞析
“長安豪貴惜春殘,爭賞街西紫牡丹。”唐代京城長安有一條朱雀門大街橫貫南北,將長安分為東西兩半。街西屬長安縣,那里有許多私人名園。每到牡丹盛開季節,但見車水馬龍,觀者如堵,游人如云。選擇“長安”、“街西”作為描寫牡丹的背景,自然最為典型。作者描寫牡丹花開時的盛景,只用“春殘”二字點出季節,因為牡丹盛開恰在春暮。作者沒有對紫牡丹的形象做任何點染,單從“豪貴”對她的態度著筆。豪貴們耽于逸樂,“無日不看花”,桃杏方盡,牡丹又開,正值暮春三月,為“惜春殘”,更是對牡丹趨之若鶩。以爭賞之眾,襯花開之盛,“惜春殘”一筆確實收到了比描寫繁花似錦更好的藝術效果。
以上使用側面描寫,著意渲染了紫牡丹的名貴。看似與題目無關,實則為后面展開對白牡丹的描寫作了有力的鋪墊。“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一個“別”字,引出了迥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玉盤,冷露,月白,風清,再加上寂靜無人的空園,與上聯描寫的情景形成極其鮮明的對比。對白牡丹的形象刻畫雖只是略加點染,但顯然傾注了作者滿心的愛悅和同情。“玉盤”,形容盛開的白牡丹,生動貼切。月夜的襯托和冷露的點綴,更增加了白牡丹形象的豐滿。作者正是通過對紫牡丹和白牡丹這一動一靜、一熱一冷的對照描寫,不加一句褒貶,不作任何說明,而寓意自顯。為豪貴所爭賞的紫牡丹盡管名貴卻顯得庸俗,相反,無人看的白牡丹卻超塵脫俗,幽雅高尚,給人以冰清玉潔之感。詩人對白牡丹的贊美和對它處境的同情,寄托了對人生的感慨。末句“無人起就月中看”之“無人”,承上面豪貴而言,豪貴爭賞紫牡丹,而“無人”看裴給事的白牡丹。即言裴給事之高潔,朝中竟無人賞識。詩題中特別點出“裴給事宅”,便是含蓄地點出這層意思。短短的一首七絕可謂含意豐富,旨趣遙深。可以說,在姹紫嫣紅的牡丹詩群里,這首詩本身就是一朵姣美幽雅、盈盈帶露的白牡丹花。
上一篇:辛棄疾《摸魚兒》閱讀答案附賞析
下一篇:宋祁《涼蟾》閱讀答案
* 裴給事宅白牡丹(唐)裴潾長安豪貴惜春殘,爭賞街西紫牡丹。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賞小園牡丹有感(宋)陸游洛陽牡丹面徑尺,膵畤①牡丹高丈余。世間尤物有如此,恨我總角東吳居。俗人用意苦局促,目所未睹輒謂無。周漢故都亦豈遠,安得尺棰②驅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