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陳三立《夜舟泊吳城》閱讀答案及賞析

    夜舟泊吳城①
    【清末民初】陳三立
    夜氣冥冥白 ,煙絲窈窈青 。
    孤蓬寒上月 ,微浪穩移星 。
    燈火喧漁港 ,滄桑換獨醒 。
    猶懷中興略②,聽角望湖亭③。

    陳三立:清末著名維新派骨干陳寶箴之子。此詩作于光緒二十七年二月, 詩人回南昌西山祭掃父墓,舟行夜泊于鄱陽湖畔的吳城。

    注釋
    ①吳城:鎮名,在江西鄱陽湖西岸。②中興略:指重振清王朝國運的方略。
    ③望湖亭:在吳城鎮,清朝時有把總駐防。

    試題
    (1)試從景與情的角度簡要分析全詩。
    (2)“孤篷寒上月”一句句式上有什么特點?這樣的句式有什么樣的表達效果?

    閱讀答案
    (1)全篇寫湖上清寒的夜景——孤舟夜泊.夜霧迷茫.冷月細浪.吳城燈火繁密,抒發憂國之思.失意之慨。
    (2)倒裝句式。 本應是“寒月上孤篷”。把“孤篷寒”突出在前,強調自己內心孤單.凄寒的感受;形容詞“寒”化作動詞,竟是說孤篷把冷意帶給掛在其上的月,也就是詩人將自己的寒意移情于月亮。


    作者簡介
    陳三立。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人。湖南巡撫陳寶葴之子,國學大師、歷史學家陳寅恪之父。1886年進士,散館編修、吏部主事。同光體詩派代表人物,被譽為中國最后一位傳統詩人。
    陳三立(1852—1937),江西義寧(今修水)人。曾隨侍其父湖南巡撫陳寶箴力行新政。戊戌變法失敗,父子同被革職。晚年隱居南京、杭州、廬山等地。他的詩最初學韓愈,后來學黃山谷,代表所謂“生澀奧衍”一派。他的晚年詩作卻以清新見長,如這首《夜舟泊吳城》。
    吳城,在江西永修縣東北。此詩作于光緒二十七年(1901)二月,是時詩人回南昌西山祭掃父墓,舟行夜泊于鄱陽湖畔的吳城。在此前一年,京師發生義和團起義及八國聯軍入侵事件。作者夜泊吳城鎮邊,眺望江上水氣升騰、霧靄彌漫、漁火閃亮、流星緩行的夜景,不禁聯想到人生世態,頓感世事猶如滄海桑田般變化無常。國運衰微,個人仕途受挫,愈添孤寂之感,油然而生憂國之思、失意之慨,但一聽到湖亭上陣陣號角聲,又振奮起復興中華之壯志。
    詩中最妙的是“孤蓬寒上月”一句。這是一個倒裝句,本應為“寒月上孤篷”。詩人把“孤篷”突出在前,強調自己內心孤單、凄涼的感受。“寒”字本為形容詞,此處活用為動詞,是說孤篷使掛在其上的月亮也有了寒意,也就是說,詩人已將自己內心的寒意移情于月亮之上。
    * 夜舟泊吳城①【清末民初】陳三立夜氣冥冥白,煙絲窈窈青。孤蓬寒上月,微浪穩移星。燈火喧漁港,滄桑換獨醒。猶懷中興略②,聽角望湖亭③。陳三立:清末著名維新派骨干陳寶箴之子。此詩作于光緒二十七年二月,詩人回南昌西山祭掃父墓,舟行夜泊于鄱陽湖畔的吳 ......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