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岑參《宿鐵關西館》閱讀答案

    宿鐵關西館
    岑參
    馬汗踏成泥,朝馳幾萬蹄。
    雪中行地角,火處宿天倪
    塞迥心常怯,鄉遙夢亦迷。
    那知故園月,也到鐵關西。
    [注]①鐵關:即鐵門關,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縣西。這首詩是作者赴安西節度使府任職途中所作。②天倪:天邊
    (1)聯系全詩,概括詩人“心常怯”的原因。(3分)
    (2)賞析頷聯“雪中行地角,火處宿天倪”的藝術效果。(5分)
    (3)全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3分)
    參考答案
    (1)①邊塞行軍的單調與艱苦;②邊塞路途遙遠;③遠離家鄉,對周圍環境的陌生與畏懼。(1點1分)
    (2)對比:① “地角”、“天倪”都極言邊塞之遠,而“雪中”的寒冷與“火處”的熱則形成鮮明對比,寫出邊遠行軍途中氣候變化的懸殊。②一“行”、一“宿”形成對比,概括了行軍途中單調而又艱苦的生活,“宿”是多么的短暫,而“行”又是這樣的長久。(手法1分,分析4分)
    (3)①對邊塞行軍單調又艱苦生活的怯懼;②對故鄉的思念之情;③對有故鄉月陪伴的慰藉之情。(1點1分)



    1.這首詩的首聯描寫巧妙,請簡要賞析。(5分)
    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①巧用夸張。寫馬汗水落地踏土成泥和日行萬步之多,巧妙地突出行程的辛勞和漫長。②巧借寫馬來寫人。寫馬流汗與奔馳,巧妙地表現出作者路途的勞累和艱辛。
    答出①的,給2分;答出②的,給3分。
    【試題分析】
    這首詩是作者赴安西節度使府任職途中,過鐵門關至關西館留宿時所作。前兩聯回憶一天的行程,首聯寫早上出發,借馬行之急突出行役之苦;頷聯寫晚上到達宿處時的感受,突出宿處的邊遠、苦寒。后兩聯寫思鄉,抒發了詩人的復雜情感。作為邊塞詩,首聯描寫赴邊行程,本無新奇之處,但作者并不直接寫自己的行程之急、之艱,而是抓住作為腳力的“馬”,通過寫馬在風雪中奔跑流汗和一天的奔跑步數,既突出了自己的行役之苦,也給讀者留下了鮮明深刻的印象和一定的想象空間。

    2.表達了作者深切思念故鄉,但又豁達豪邁的思想感情。作者心憂邊塞遙遠,夢中回家也會迷路,表現了對故鄉的魂牽夢縈;作者不說自己宿于邊塞望月思鄉,卻反寫明月有情,陪伴自己到邊關,表現出豁達豪邁的情懷,使深切的思鄉之情不流于感傷。
    答出什么思想感情的,給2分;進行簡要分析的,給4分。
    【試題分析】
    這首詩是即事抒懷、觸景生情之作。前兩聯寫赴邊之行,暗含了行程的艱辛勞累,表現了邊塞的僻遠苦寒,為頸聯抒寫思鄉之情張本。尾聯寫思鄉,但此時詩人并不僅僅以月來寄寓思鄉之意,而是大膽想象,將邊關所見之月想象成故園之月,說故園月有情陪伴自己來到邊關,這樣既慰藉了自己的思鄉之苦,也含蓄表現了詩人不因思鄉而懈怠邊事的豪邁氣概,從而扭轉了前三聯的情感流向,使思鄉之情不流于傷感。
    * 宿鐵關西館岑參馬汗踏成泥,朝馳幾萬蹄。雪中行地角,火處宿天倪②。塞迥心常怯,鄉遙夢亦迷。那知故園月,也到鐵關西。[注]①鐵關:即鐵門關,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縣西。這首詩是作者赴安西節度使府任職途中所作。②天倪:天邊(1)聯系全詩,概括詩人“ ......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