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北郭騷》文言文注釋

    《北郭騷》文言文注釋

      北郭騷

      (選自《呂氏春秋》第十二卷《士節》)

      齊有北郭騷①者,結罘罔②,捆蒲草,織萉履③,以養其母,猶不足,踵門④見晏子曰:竊說⑤先生之義,愿乞所以養母者⑥。晏子使人分倉粟府⑦金而遺之,辭⑧金受粟。

      【注釋】

      ①北郭騷:春秋時齊國的隱士。北郭,姓;騷,名。②罘罔(fǔ wǎng):捕獸的網。③萉(fěi)履:古代的一種鞋。④踵門:走到門上。踵,腳后跟。名詞作動詞。⑤說:通悅,佩服。⑥所以養母者:用以奉養母親的東西,這里指糧食。⑦府:國家儲藏財物的地方。⑧辭:謝絕.

      有間,晏子見疑于景公①,出奔②,過北郭騷之門而辭。北郭騷沐浴而見晏子③,曰:夫子將焉適④?晏子曰:見疑于齊君,將出奔。北郭騷曰:夫子勉之矣!晏子上車太息而嘆曰:嬰之亡,豈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

      【注釋】

      ①見疑于齊君:被齊君猜忌。見,表被動。②出奔:旨逃到外國避難。③沐浴:洗發洗身。北郭騷沐浴而出,以示恭敬有禮。④焉適:到哪里去。適,到去。

      晏子行,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吾說晏子之義,而嘗乞所以養母者焉。吾聞之,養及親者,身伉①其難。今晏子見疑,吾將以身死白②之。著衣冠,令其友操劍、奉笥③而從,造于君庭,求復者曰:晏子,天下之賢者也。今去齊國,齊必侵④矣。方見國之必侵,不若死,請以頭托白晏子也。因謂友曰:盛吾頭于笥中,奉以托。退而自刎。其友因奉托而謂復者曰:此北郭子為國故⑤死,吾將為北郭子死。又退而自刎。⑥

      【注釋】

      ①伉:當,承擔。②白:這里是洗清冤誣的意思。③奉笥:奉,通捧。笥:sì葦或竹制的方形盛器。④侵,這里是被動用法。⑤國故:等于說國難,指國家遭受的兇喪、戰爭等重大變故。

      景公聞之,大駭,乘驲①而自追晏子,及之國郊,請而反之。晏子不得已而反,聞北郭之以死白己也,太息而嘆曰:嬰之亡,豈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矣。

      【注釋】

      ①驲(rì):古代驛站專用的車。

      【譯文】

      齊國有個叫北郭騷的人,靠結捕獸網、編蒲葦、織麻鞋來奉養他的.母親,但還不足以維持生活,于是他到晏子門上求見晏子說:我私下里非常佩服您的道義。希望能得到糧食以奉養母親。晏子派人把倉中的糧食、府庫中的金錢拿出來分給他,他謝絕了金錢而收下了糧食。

      過了不久,晏子被齊君猜忌,逃往國外,經過北郭騷的門前向他告別。北郭騷洗發洗身,恭敬地迎出來,見到晏子說:您將要到哪兒去?晏子說:我受到齊君的猜忌,將要逃往國外。北郭騷說:您好自為之吧。晏子上了車,長嘆一聲說:我逃亡國外難道不正應該嗎?我也太不了解士人了。

      晏子走了,北郭子召來他的朋友,告訴他說:我佩服晏子的道義,曾向他求得糧食奉養母親。我聽說:奉養過自己父母的人,自己要承擔他的危難。如今晏子受到猜忌,我將用自己的死為他洗清冤誣。北郭子穿戴好衣冠,讓他的朋友拿著寶劍棒著竹匣跟隨在后。走到國君朝廷門前,找到負責通稟的官吏說:晏子是名聞天下的賢人,他如果出亡,齊國必定遭受侵犯。與其看到國家必定遭受侵犯,不如先死。我愿把頭托付給您來為晏子洗清冤誣。于是對他的朋友說:把我的頭盛在竹匣中,捧去托付給那個官吏。說罷,退下幾步自刎而死。他的朋友于是捧著盛了頭的竹匣托付給了那個官吏,然后對旁觀的人說:北郭子為國難而死,我將為北郭子而死。說罷,又退下幾步自刎而死。

      齊君聽說這件事,大為震驚,乘著驛車親自去追趕晏子,在國都的郊外趕上了晏子,請求晏子回去。晏子不得已而返,聽說北郭騷用死來替自己洗清冤誣,他感慨地說:我逃亡國外難道不正應該嗎?北郭騷之死說明我越發地不了解士人了。

    * 北郭騷 (選自《呂氏春秋》第十二卷《士節》) 齊有北郭騷①者,結罘罔②,捆蒲草,織萉履③,以養其母,猶不足,踵門④見晏子曰:竊說⑤先生之義,愿乞所以養母者⑥。晏子使人分倉粟府⑦金而遺之,辭⑧金受粟。 【注釋】 ①北郭騷:春秋時齊國的隱士。北郭 ......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