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心不在馬》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心不在馬
    趙襄主學御(駕車)于王子期(即下文的子期,是個善于駕車的人),俄而于子期逐(追趕,這里指駕車賽馬),三易馬而三后。
    襄主曰:“子之教我御,術未盡也。”
    對曰:“術已盡,用之則過也。凡御之所貴(最要緊的),馬體安于車,人心調(協調)于馬,而后可以進速致遠。今君后則欲逮臣,先則恐逮(趕上)于臣。夫誘道(誘導,把馬引到正路上去)爭遠,非先則后也。而先后心皆[1] 在于臣,上(通:尚, 還)何以調于馬?此君之所以后也。”

    閱讀練習
    1.選出加點的“于”解釋及用法相同的三組:( )和( )相同;( )和( )相同;( )和( )相同。(6分)

    A.趙襄主學御于王于期 B.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C.每假借于藏書之家   D.先則恐逮于臣

    E.萬鐘于我何加焉   F.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G.未嘗不痛恨于桓靈也  H.游于是乎始

    I.馬體安于車     j.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2.選出加點詞解釋及用法相同的兩組:(  )和(  )相同;(  )和(  )相同。(4分)
    A.此君之所以后也           B.所以動心忍性  
    C.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D.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E.吾知所以距子矣

    3.下列各項與“子之教我御”中的“之”用法一樣的是(   )(2分)
    A.故時有物外之趣  B.悵恨久之  C.益慕圣賢之道  D.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4.翻譯句子。(2分)
    上何以調于馬

    參考答案
    1.A與C(向)    E與G(對)   I與J (在)  
    2.A與D(……的原因)   B與C (用來)  (E用什么辦法)
    3.D(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4.上同“尚”,還   還憑什么去調理馬?或還怎么和馬諧調呢?


    譯文
    趙襄王向王子期學習駕車,不久就和王子期比賽,趙襄主換了三次馬,三次都落后了。趙襄主說:“你教我駕車并沒有把真本事全傳給我。”王子期回答說:“真本事都教給您了,是您使用的不恰當。凡駕馭馬車特別注重的是,要使馬套在車轅里很舒適,人的注意力要集中在馬上,這樣才可以加快速度達到目的。現在國君您在落后時就一心想快點追上我,跑在前面時又怕被我趕上。其實駕車比賽這件事,不是跑在前面就是落在后面。 而您不管是跑在前面還是落在后面,都總是把心思用在和我比賽輸贏上,還有什么心思去注意馬呢?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了。”

    注釋
    選自(韓非子《喻老》)
    1.御:駕車。
    2.王子期:應作“王子于期”,就是下文于期。古代有王子氏,這個人當是姓王子,名于期。
    3.逐:追趕,這里指駕車賽馬。
    4.易:調換。
    5.王于期:即下文的“于期”,是個善于駕車的人。
    6.所貴:意為關鍵所在,最要緊的。
    7.調:協調。指跳度,駕馭。
    8.逮:趕上。
    9.于:被。
    10.誘道:誘導,引導馬匹沿著道路前進,把馬引到正路上去。
    11.上:同“尚”,還。
    12.俄而:不久。
    13.所以:……的原因。
    14.盡:全部。


    趙襄王賽馬時心不在馬,終致失敗的教訓說明: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專心致志,集中精力,掌握要領,不計功利,努力將每一件事情做好。如果過于患得患失,為名利所累,往往會事與愿違,把事情的結果弄糟·
    * 心不在馬趙襄主學御(駕車)于王子期(即下文的子期,是個善于駕車的人),俄而于子期逐(追趕,這里指駕車賽馬),三易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術未盡也。”對曰:“術已盡,用之則過也。凡御之所貴(最要緊的),馬體安于車,人心調(協調)于馬, ......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