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梟逢鳩》“鳩曰:“子將安之”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梟與鳩對話
    梟(xiāo,貓頭鷹)逢鳩(斑鳩)。鳩曰:“子將安之?”
    梟曰:“我將東徙。”
    鳩曰:“何故?”
    梟曰:“鄉人(當地人)皆惡(w)我鳴。以故東徙。”
    鳩曰:“子能更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

    --[西漢]劉向《說苑·談叢》(《四部叢刊》本)(劉向約公元前77~6)

    1.解釋下列加點字。
    ①我將東徙(     )  ②鄉皆惡(w)其鳴(      )
    ③子能更鳴(   )  ④猶惡子之聲(       )
    2.指出與“以故東徙”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易之以百金   C.以塞忠諫之路也    D.何以戰
    3.譯句。
    子將安之?                     
    4.你從這則寓言故事中得到的啟示是:

     
    參考答案
    1.①遷移  ②厭惡  ③改變  ④還(是)
    2.A  
    3.你將要到哪兒去?
    4.有缺點或錯誤不要回避,更不要責怪別人(意思對即可)

    附加注釋
    1 梟(xiāo):又稱鵂鹠(xiū liú),一種兇猛的鳥,貓頭鷹。
    2 逢:遇見,遇到。
    3 鳩(jiū):斑鳩、雉鳩等的統稱,形似鴿子。
    4之:到……去。
    5子:古代對對方的尊稱,表示“您”。
    6 將:將要。
    7 安:哪里。 安之:倒裝,即“之安”,去哪兒。
    8 東徙(xǐ):東,名詞作狀語,向東。 徙,遷移。
    9 何故:什么原因。 故:原因。
    10 鄉人皆惡(wù)我鳴:鄉里人都討厭我的叫聲。 皆:都。 惡:討厭。 我:這里指代貓頭鷹。
    11 以故:因此。 以:因為。 故:原因,緣故。
    12更(gēng):改變。
    13猶(yóu):仍然,還。
    14以:因為……

    譯文
    梟遇到了斑鳩。斑鳩說:“你將要去哪兒?”
    梟說: “我要遷移到東面去。”.
    斑鳩說: “為什么呢?”
    梟說: “鄉里的人都討厭我叫的聲音,因為(這樣),我才向東面遷移。”
    斑鳩說:“你要是能改變了叫的聲音,可以(去那里); 要是不能改變叫的聲音,向東面遷移也仍就會(有人)討厭你叫的聲音。”

    賞析:
    《梟逢鳩》,是一則動物寓言、文言文。出自西漢劉向《說苑·談叢》。這則寓言故事告誡人們,對待自己的重大缺點和某些重大問題,要從根本上加以解決,不能像貓頭鷹搬家那樣,就事論事,回避矛盾,這樣問題是解決不了的。

    寓意
    本則寓言的寓意可從兩個角度來理解。一種是站在斑鳩的立場上看問題:在一個環境中若得不到認可,就應該反思自己的問題或缺點,而不是逃避,只有正視自己的缺點并加以改進才能得到大家的歡迎。另一種是我們站在梟的立場上看問題,梟不是逃避,而是去尋找一個能容納自己的環境,梟鳴是本性使然,也是梟區別于其他鳥類的本質屬性,如果梟不在半夜凄厲地叫,那么它還是梟嗎?既然梟鳴不是它的過錯,環境又容納不了它,它想改變一下環境又有什么錯呢?僅僅因為“群體都不喜歡”就一定要其中的個體改變他們的本性一謂遷就嗎?如今的時代是張顯個性的時代,我們該怎樣在群體生活中保留自己的個性呢?群體如何對待個體的個性?如何做到既尊重個性、又尊重共性?
    * 梟與鳩對話梟(xiāo,貓頭鷹)逢鳩(斑鳩)。鳩曰:“子將安之?”梟曰:“我將東徙。”鳩曰:“何故?”梟曰:“鄉人(當地人)皆惡(w)我鳴。以故東徙。”鳩曰:“子能更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西漢]劉向《說苑·談叢》(《 ......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