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商輅,字弘載,淳安人”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商輅,字弘載,淳安人。舉鄉試第一。正統十年,會試、殿試皆第一。終明之世,三試第一者,輅一人而已。
      成化三年二月召至京,首陳勤學、納諫等凡八事,帝嘉納之。其言納諫也,請召復元年以后建言被斥者。明年,彗星見,給事中董曼等劾不職大臣,并及輅。輅因求罷。帝怒,命廷鞫諸言者,欲加重譴。輅曰:“臣嘗請優容言者,今論臣反責之,如公論何?”帝悅,尋進兵部尚書。
      輅為人,寬厚有容,至臨大事,毅然莫能奪。悼恭太子薨,帝以繼嗣為憂。紀妃生皇子,六歲矣,左右畏萬貴妃,莫敢言。久之,乃聞于帝。帝大喜,欲宣示外廷,遣中官至內閣諭意。輅請敕禮部擬上皇子名,于是廷臣相率稱賀。越數日,帝復御文華殿,皇子侍,召見輅及諸閣臣。輅頓首曰:“陛下踐祚十年,儲副未立,天下引領望久矣。當即立為皇太子,安中外心。”帝頷之。
      中官汪直之督西廠也,數興大獄。輅率同官條直十一罪,言:“陛下委聽斷于直,直又寄耳目于群小。自直用事,士大夫不安其職,商賈不安于途,庶民不安于業,若不亟去,天下安危未可知也。”帝慍曰:“用一內豎,何遽危天下?”輅正色曰:“朝臣無大小,有罪皆請旨逮問,直擅抄沒三品以上京官。諸近侍在帝左右,直輒易置。直不去,天下安得無危?”引義慷慨。
      萬貴妃重輅名,出父像,屬為贊,遺金帛甚厚。輅力辭,使者告以妃意。輅曰: “非上命,不敢承也。”貴妃不悅,輅終不顧。及謝政,劉吉過之,見其子孫林立,嘆曰: “吉與公同事歷年,未嘗見公筆下妄殺一人,宜天之報公厚。”輅曰:“止不敢使朝廷妄殺一人耳。”居十年卒,年七十三。贈太傅,謚文毅。
    (選自《明史·商輅傳》,有刪改) 
    1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天下引領望久矣                 引:伸著 
        B.陛下委聽斷于直                 委:委托 
        C.若不亟去,天下安危未可知也     亟:趕快 
        D.及謝政,劉吉過之               過:指責 
    1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請召復元年以后建言被斥者      建:提出
    B.命廷鞫諸言者                  鞠:審訊
    C. 帝頷之                       頷:點頭稱許
    D.諸近侍在帝左右,直輒易置      易:輕易
    15.下列關于文中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鄉試由朝廷選派翰林、內閣學士赴各省充任正副主考官,主持鄉試,考試主要考《四書》 《五經》 策問、八股文等,各朝所試科目有所不同。鄉試考中的稱為舉人,第一名稱會元。
    B. 兵部尚書是六部尚書之一,統管全國軍事的行政長官。明清時期,兵部各部門分管各地駐軍的糧草,軍隊的調動以及軍隊官員的任命等等事宜。
    C. 贊,是一種以頌揚人物為主的文體,萬貴妃想讓商輅在其亡父的畫像上題寫頌詞,歌頌其父的美好品質及貢獻。
    D. 古代皇帝為已死的官員及其親屬加封叫贈。古代帝王、大臣死后,就其生平事跡,為之立號,此號稱謚。帝王之謚,由禮官議上;臣下之謚,由朝廷賜予。
    16.以下各組句子中,全能表明商輅每臨大事“毅然莫能奪”的一組是(    
        ①首陳勤學、納諫等凡八事②請敕禮部擬上皇子名 ③用一內豎,何遽危天下
        ④直不去,天下安得無危 ⑤非上命,不敢承也⑥止不敢使朝廷妄殺一人耳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③⑤ 
    1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商輅才華橫溢,鄉試、會試、殿試都是第一名,在明代,三次考試都得第一名的只有商輅一人。 
        B.萬貴妃當時很有威勢,皇帝身邊的人都懼怕她,紀妃生的皇子已經六歲了,還沒人敢告訴皇帝。 
        C.商輅依據大義,慷慨激昂。他率領同僚列出汪直的罪狀,請求除去汪直,使皇帝最終同意了他們的主張。 
        D.商輅堅持自己的操守。萬貴妃拿出父親的畫像,囑托他寫贊語,并且贈送給他很多財物,但商輅最終還是沒有寫。 

    參考答案
    13.D探望
    14.D改換
    15.A鄉試第一名稱為解元
    16.B
    17.C“皇帝同意了他們的主張”,原文無據。

    參考譯文:
    商輅,字弘載,是淳安人。考取鄉試第一名。正統十年,會試、殿試都是第一名。到明代結束,三次考試都得第一名的只有商輅一人罷了。
    成化三年二月被召至京城,首先陳述勤奮學習、采納諫議等一共八件事,皇帝贊許并采納了。他所說的采納諫議的事情中,有請求召回復用元年以后因進言而被貶斥的人的內容。第二年,彗星出現,給事中董曼等人彈劾不稱職的大臣,一起涉及商輅。商輅于是請求辭職。皇帝很生氣 ,命令在朝廷查問那些進言的人,想給予嚴厲譴責。商輅說:“我曾經請求寬容進言的人,現在議論到我反而責備他們,對公眾輿論又怎么解釋呢?”皇帝很高興,不久商輅晉升為兵部尚書。
    商輅為人,寬厚大度,到面臨大事時,堅毅沒有人能改變。悼恭太子去世,皇帝因繼承人的事而憂慮。紀妃生有皇子,六歲了,身邊的人畏懼萬貴妃,沒有人敢進言。很久以后,才報告給皇帝。皇帝非常高興,想向朝廷的人宣告,派遣中官到內閣說明自己的意圖。商輅請求皇帝詔令禮部擬定上報皇子的名字,于是朝廷大臣相互祝賀。過了幾日,皇帝又御臨文華殿,皇子陪侍,召見商輅及眾內閣大臣。商輅叩首說:“陛下在位十年,未立太子,天下盼望已久了。應當立即立為太子,安定朝廷內外的人心。”皇帝點頭同意了。
    中官汪直監管西廠時,多次造成大案。商輅率領同僚分條列出汪直的十一條罪狀,說:“陛下把聽訟斷獄委托給汪直,汪直又把小人當做耳目。自從汪直掌權,士大夫不能安心于他們的職守,商人不能安心于經商,老百姓不能安心于生產,如不立即除去,天下安危就不可知了。” 皇帝地說:“任用一個太監,怎么竟危及到天下?”商輅嚴肅地說:“朝廷大臣無論大小,有罪都請下旨逮捕訊問。汪直擅自抄沒三品以上京官。各位近侍在皇帝左右,汪直動輒更換。汪直不除去,天下怎能沒有危險?”依據大義,慷慨激昂。
    萬貴妃看重商輅的名望,拿出父親的畫像,囑托他寫贊語,贈送的金錢禮物非常豐厚。商輅竭力推辭,使者把貴妃的意思告訴他。商輅說:“不是皇帝的命令,不敢接受。”貴妃不高興了,商輅最終也不顧及。到辭去官職后,劉吉去探望他,看見他子孫眾多,感嘆說:“我與您共事多年,不曾見您筆下胡亂殺一人,上天回報您如此豐厚是應該的。”商輅說:“只是不敢讓朝廷亂殺一人而已。”過了十年去世,時年七十三歲。追贈太傅,謚號文毅。
    * 商輅,字弘載,淳安人。舉鄉試第一。正統十年,會試、殿試皆第一。終明之世,三試第一者,輅一人而已。  成化三年二月召至京,首陳勤學、納諫等凡八事,帝嘉納之。其言納諫也,請召復元年以后建言被斥者。明年,彗星見,給事中董曼等劾不職大臣,并及輅。輅 ......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