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吳士談兵文言文翻譯

    吳士談兵文言文翻譯

      吳士選自《遜志齋集》,明方孝孺撰。文中的吳士十分自大,自以為是,最后落得一個慘死。作者想要告誡喜歡吹噓的人:驕傲自大終會一敗涂地。下面是關于吳士談兵文言文翻譯的內容,歡迎閱讀!

      文言文

      吳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謂舉世莫及,尤善談兵,談必推孫、吳。遇元季亂,張士誠稱王姑蘇,與國朝爭雄,兵未決。士謁士誠曰:“吾觀今天下形勢莫便于姑蘇,粟帛莫富于姑蘇,甲兵莫利于姑蘇,然而不霸者,將劣也。今大夫之將皆任賤丈,夫戰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將吾,中原可得,于勝小敵何有!”士誠以為然,俾為將,聽自募兵,戒司粟吏勿與較嬴縮。士嘗游錢塘,與無賴懦人交,遂募兵于錢塘,無賴士皆起從之,得官者數十人,月糜粟萬計。日相與講擊刺坐作之法,暇則斬牲具酒燕飲,其所募士實未嘗能將兵也。李曹公破錢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蒐得縛至轅門誅之,垂死猶曰:“吾善孫吳法。”

      右《越巫》、《吳士》二篇,余見世人之好誕者死于誕,好夸者死于夸,而終身不知其非者眾矣,豈不惑哉!游吳越間,客談二事類之之書以為世戒。

      ——選自《四部備要》本《遜志齋本》

      翻譯

      吳地有個讀書人喜歡夸夸其談,自以為才能很高,號稱當世誰也比不上他,尤其善于談論兵法,言必稱孫武、吳起。當時正值元朝末年,天下大亂,張士誠在姑蘇自稱吳王,與本朝爭奪天下,戰事還未決出勝負。那讀書人拜見張士誠說:“我看當今天下形勢沒有比姑蘇更便利的了,物產沒有比姑蘇更富庶的了,武器士兵也沒有比姑蘇更精銳的`了。但是之所以不能稱霸天下的原因,是因為將領太無能了。現在大王的將領都任命那些淺陋的人擔任,指揮作戰而不知道兵法,這簡直是鼠類相斗罷了!您大王若真能拜我為將軍,便能奪取中原,至于戰勝那些小敵就更不在話下了。”張士誠以為也說得對,便拜他為將軍,聽任他自行招募兵士,并告誡管理錢糧軍需的官員不要計較他支取的多少。那讀書人曾游歷過錢塘,與錢塘的一些無才能而又怯懦的人有交往,于是就到錢塘去招募兵士,那些浪蕩市井的人都去投靠他,他選拔了幾十個人給予官職,每月花費的軍餉以萬石來計數。他們每天聚坐一堂相互談論行軍作戰的兵法,余下的時間就殺牛宰羊大擺酒宴,那些招募來的人實在是不能率領兵士作戰的呵。曹國公李文忠攻占錢塘以后,那讀書人及部下都逃跑離去,不敢稍微抵擋一下,后來被搜索捕獲,捆綁到轅門誅殺,臨死前還在說:“我熟讀孫、吳兵法。”

      上面是《越巫》、《吳士》二篇。我見世上之人喜歡虛妄的死于虛妄,喜歡吹噓的死于吹噓,而終其一生不知道自己毛病的人是很多的呵,這怎么不讓人感到困惑呢!我在游歷吳、越時,有客人談起這二件事,就把它們歸為一類,寫出來作為人們的戒鑒。

      注釋

      (1)孫吳:指孫武和吳起。孫武,春秋時齊人,著有《孫子兵法》。吳起,戰國時衛人,著有《吳子兵法》,其書已佚。兩人都是著名的軍事家,并稱“孫吳”。

      (2)張士誠:泰州白駒場(今江蘇東臺境)人。出身鹽販。1353年(至正十三年)起兵謀反,次年據高郵稱誠王。1356年(至正十六年)定都平江(今江蘇蘇州),次年降元,1367年(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破平江,被擒,自縊死。姑蘇:即今江蘇蘇州市。

      (3)國朝:指明朝。

      (4)嬴縮:盈虧。這里指多少。

      (5)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

      (6)懦人:猶言“懦夫”,畏怯軟弱的男人。

      (7)擊刺坐作:擊刺、坐作,都是古代訓練士卒的科目。坐作指臥倒起立。

      (8)燕飲:即“宴飲”。燕同“宴”。

      (9)李曹公:指李文忠,朱元璋的姐姐之子,以戰功官至大都督府左都督,封曹國公。

      (10)格:抗拒。

    * 吳士選自《遜志齋集》,明方孝孺撰。文中的吳士十分自大,自以為是,最后落得一個慘死。作者想要告誡喜歡吹噓的人:驕傲自大終會一敗涂地。下面是關于吳士談兵文言文翻譯的內容,歡迎閱讀! 文言文 吳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謂舉世莫及,尤善談兵,談必推孫、 ......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