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得寄聲聊解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每得寄聲聊解顏”全詩
造物不令成老伴,著書猶喜在名山。
半年僅得陳蓴鯽,白首臨風涕自潸。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哭季長》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哭季長》是宋代詩人陸游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我荷鋤時君賜環,
君歸我復造清班,
無由促席暫握手,
每得寄聲聊解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陸游對于友人季長的哀悼之情。詩中的“荷鋤”指的是詩人在田間勞作,而“君賜環”則表示季長曾經贈送給詩人一個玉環作為禮物。然而,季長已經去世,詩人回憶起過去的點滴,心情悲傷。
“君歸我復造清班”表達了詩人對季長的思念之情。詩人希望季長能夠回來,再次與他一起在清雅的書齋中共同學習、討論。
然而,現實卻無法讓他們再次相聚。“無由促席暫握手”,詩人無法找到機會與季長再次握手言別。每當收到季長的來信,詩人才能稍微解解愁悶,感到一絲安慰。
“造物不令成老伴,著書猶喜在名山。”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造物主的無奈和對季長的思念之情。詩人感嘆造物主沒有讓他們成為終身伴侶,而是讓他們分別在不同的地方生活。盡管如此,詩人仍然希望季長能夠在名山之間繼續著書立說,取得成就。
“半年僅得陳蓴鯽,白首臨風涕自潸。”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季長去世后生活的無奈和悲傷。詩人在半年的時間里只能吃到一些簡單的菜肴,而沒有了季長的陪伴,他感到孤獨和悲傷,淚水自然而然地流下。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陸游對于友人季長的深深思念和悲傷之情。詩人通過描繪自己的生活和對季長的回憶,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和對逝去友人的哀悼之情。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真摯的情感打動人心,展現了陸游獨特的詩歌才華。
“每得寄聲聊解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ū jì zhǎng
哭季長
wǒ hé chú shí jūn cì huán, jūn guī wǒ fù zào qīng bān, wú yóu cù xí zàn wò shǒu, měi dé jì shēng liáo jiě yán.
我荷鋤時君賜環,君歸我復造清班,無由促席暫握手,每得寄聲聊解顏。
zào wù bù lìng chéng lǎo bàn, zhù shū yóu xǐ zài míng shān.
造物不令成老伴,著書猶喜在名山。
bàn nián jǐn dé chén chún jì, bái shǒu lín fēng tì zì shān.
半年僅得陳蓴鯽,白首臨風涕自潸。
“每得寄聲聊解顏”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