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言包得太虛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若言包得太虛空”全詩
世界若還擊得碎,拄杖何止如許大。
若言包得太虛空,虛空卻在布袋外。
如何偏愛此等物,常與小兒作一隊。
問世人,會不會。
奪了他拄杖,搶了他布袋。
打殺許多小孩兒,看他彌勒何能解。
彌勒撫掌笑呵呵,明月清風無罣礙。
等到龍華三會時,依前有一彌勒在。
分類:
《布袋和尚贊》白玉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布袋和尚贊》是宋代白玉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布袋包盡太虛空,
拄杖擊破三千界。
世界若還擊得碎,
拄杖何止如許大。
若言包得太虛空,
虛空卻在布袋外。
如何偏愛此等物,
常與小兒作一隊。
問世人,會不會。
奪了他拄杖,搶了他布袋。
打殺許多小孩兒,
看他彌勒何能解。
彌勒撫掌笑呵呵,
明月清風無罣礙。
等到龍華三會時,
依前有一彌勒在。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布袋和尚的形象和境界,表達了一種超越世俗的境地和智慧。布袋和尚是佛教中的一個形象,他的布袋包含了整個宇宙的虛空,他的拄杖能夠擊破一切界限。盡管世界可能會對他進行反擊,但他的拄杖力量是無窮無盡的。詩中提到,雖然布袋包含了太虛空,但太虛空卻超越了布袋的范疇。布袋和尚對這些物質并不偏愛,常常與小孩子一起玩耍。
詩詞通過質問世人是否能理解布袋和尚的境界,暗示了世人對于真理和智慧的局限。詩中提到,如果有人奪取了布袋和尚的拄杖和布袋,甚至傷害了無辜的孩子,那么彌勒菩薩(佛教傳說中的未來佛)又如何解救這一切。最后,詩中描述了彌勒菩薩微笑著撫掌,明月和清風沒有任何阻礙。詩的結尾表達了期待在龍華山舉行的三會儀式上,彌勒菩薩會繼續存在。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布袋和尚形象的描繪,表達了超脫塵世的智慧和境界。布袋和尚代表了超越物質世界的精神境界,他的拄杖和布袋象征著無盡的力量和智慧。詩中的夸張和對比手法,使得布袋和尚的形象更加生動有趣。在詩的結尾,彌勒菩薩的出現代表了智慧和善良的力量永遠存在,無論世界如何變化。
這首詩詞通過對佛教形象的描繪,呈現出一種超越世俗的智慧和力量的理念。它提醒人們要超越物質追求,追求內心的寧靜與智慧。整首詩以幽默的方式表達了人們對于真理和智慧的追尋和理解的困難,以及對善良力量的期待。
“若言包得太虛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ù dài hé shàng zàn
布袋和尚贊
bù dài bāo jǐn tài xū kōng, zhǔ zhàng jī pò sān qiān jiè.
布袋包盡太虛空,拄杖擊破三千界。
shì jiè ruò huán jī dé suì, zhǔ zhàng hé zhǐ rú xǔ dà.
世界若還擊得碎,拄杖何止如許大。
ruò yán bāo dé tài xū kōng, xū kōng què zài bù dài wài.
若言包得太虛空,虛空卻在布袋外。
rú hé piān ài cǐ děng wù, cháng yǔ xiǎo ér zuò yī duì.
如何偏愛此等物,常與小兒作一隊。
wèn shì rén, huì bú huì.
問世人,會不會。
duó le tā zhǔ zhàng, qiǎng le tā bù dài.
奪了他拄杖,搶了他布袋。
dǎ shā xǔ duō xiǎo hái ér, kàn tā mí lè hé néng jiě.
打殺許多小孩兒,看他彌勒何能解。
mí lè fǔ zhǎng xiào hē hē, míng yuè qīng fēng wú guà ài.
彌勒撫掌笑呵呵,明月清風無罣礙。
děng dào lóng huá sān huì shí, yī qián yǒu yī mí lè zài.
等到龍華三會時,依前有一彌勒在。
“若言包得太虛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