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誨子》 游酢
三十年前宿草廬,五年三第世間無。
門前獬豸公裳在,只恐兒孫不讀書。
門前獬豸公裳在,只恐兒孫不讀書。
分類:
《誨子》游酢 翻譯、賞析和詩意
《誨子》
三十年前宿草廬,
五年三第世間無。
門前獬豸公裳在,
只恐兒孫不讀書。
譯文:
三十年前,我住在一座草廬里,
五年以后,三公考試沒有人能通過。
門前有個石雕的豹獅裝飾,
只是擔心后代子孫不肯讀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作者游酢創作的,以表達對子孫讀書的教誨之情。詩人以自己三十年前住在簡陋的草廬為開端,回顧過去的生活。接著,詩人談到了五年后世間無人能通過的三公考試,借此來反映出當時知識水平的匱乏。最后,詩人提到門前的石雕獬豸,表達了自己對后代子孫不讀書的擔憂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子孫讀書的期望和教誨。通過回憶過去的經歷和觀察現實情況,作者呼吁子孫后代要重視讀書,以充實自己的知識,不負父輩的期望。這首詩具有深刻的時代意義,提醒我們重視教育、注重知識的傳承與積累。
《誨子》游酢 拼音讀音參考
huì zi
誨子
sān shí nián qián sù cǎo lú, wǔ nián sān dì shì jiān wú.
三十年前宿草廬,五年三第世間無。
mén qián xiè zhì gōng shang zài, zhǐ kǒng ér sūn bù dú shū.
門前獬豸公裳在,只恐兒孫不讀書。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誨子》專題為您介紹誨子古詩,誨子游酢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