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九日的詩詞(1737首)

    1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九月九日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重陽節飲酒思鄉

    2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重陽節登高思鄉菊花

    3 九日登山》 唐·李白

    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
    為無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
    我來不得意,虛過重陽時。

    飲酒抒情

    5 《蜀中九日/九日登高》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重陽節思鄉

    6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詩三百首小學古詩重陽節思鄉

    7 《大有·九日》 宋·潘希白

    戲馬臺前,采花籬下,問歲華、還是重九。
    恰歸來、南山翠色依舊。
    簾櫳昨夜聽風雨,都不似、登臨時候。
    一片宋玉情懷,十分衛郎清瘦。

    重陽節悲秋思歸抒懷

    8 九日置酒》 宋·宋祁

    秋晚佳晨重物華,高臺復帳駐鳴笳。
    遨歡任落風前帽,促飲爭吹酒上花。
    溪態澄明初雨畢,日痕清淡不成霞。
    白頭太守真愚甚,滿插茱萸望辟邪。

    重陽節登高飲酒抒懷

    9 《后廿九日復上宰相書》 唐·韓愈

    三月十六日,前鄉貢進士韓愈,謹再拜言相公閣下。
    愈聞周公之為輔相,其急于見賢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發。
    天下之賢才皆已舉用,奸邪讒佞欺負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無虞,九夷八蠻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賓貢,天災時變、昆蟲草木之妖皆已銷息,天下之所謂禮、樂、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風俗皆已敦厚,動植之物、風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鳳龜龍之屬皆已備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憑叔父之親,其所輔理承化之功又盡章章如是。
    其所求進見之士,豈復有賢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賢于周公而已,豈復有賢于時百執事者哉?豈復有所計議、能補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聞見,思慮有所未及,以負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

    古文觀止書信抒憤

    10 《秋登蘭山寄張五/秋登萬山寄張五/九月九日峴山寄張子容/秋登萬山》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試 一作 始)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唐詩三百首秋天登高懷人

    11 九日龍山飲》 唐·李白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重陽節飲酒抒情典故

    12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霑衣。
    (霑 同:沾)

    節日重陽節

    13 九日水閣》 宋·韓琦

    池館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會重陽。
    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香。
    酒味已醇新過熟,蟹螯先實不須霜。
    年來飲興衰難強,漫有高吟力尚狂。

    重陽節宴飲賞花贊美品格

    14 九日閑居·并序》 魏晉·陶淵明

    余閑居,愛重九之名。
    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于言。
    世短意常多,斯人樂久生。
    日月依辰至,舉俗愛其名。

    重陽節飲酒感嘆人生

    15 《后十九日復上宰相書》 唐·韓愈

    二月十六日,前鄉貢進士韓愈,謹再拜言相公閣下:向上書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
    恐懼不敢逃遁,不知所為,乃復敢自納于不測之誅,以求畢其說,而請命于左右。
    愈聞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愛,然后呼而望之也。
    將有介于其側者,雖其所憎怨,茍不至乎欲其死者,則將大其聲疾呼而望其仁之也。

    古文觀止書信議論用人

    16 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容》 唐·崔曙

    漢文皇帝有高臺,此日登臨曙色開。
    三晉云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
    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唐詩三百首重陽節登高寫景

    17 九日寄秦覯》 宋·陳師道

    疾風回雨水明霞,沙步叢祠欲暮鴉。
    九日清尊欺白發,十年為客負黃花。
    登高懷遠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
    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無地落烏紗。
     

    重陽節寫景抒情勉勵友人

    18 《采桑子·九日》 清·納蘭性德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
    鄉路迢迢。
    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
    只覺魂銷。
    南雁歸時更寂寥。

    重陽節邊塞寫景相思

    19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岑參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
    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云。
    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

    重陽節飲酒登高將士思鄉

    20 《蝶戀花·九日和吳見山韻》 宋·吳文英

    明月枝頭香滿路。
    幾日西風,落盡花如雨。
    倒照秦眉天鏡古。
    秋明白鷺雙飛處。
    自摘霜蔥宜薦俎。
    可惜重陽,不把黃花與。
    帽墮笑憑纖手取。
    清歌莫送秋聲去。

    重陽節寫景抒情

    * 關于九日的詩詞 描寫九日的詩詞 帶有九日的詩詞 包含九日的古詩詞(1737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