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墨墨的詩詞(569首)

    81 《從何使君父子游墨池分韻得名字》 宋·李燾

    蜀學擅天下,馬王先得名。
    簧如巧言語,於道蓋小成。
    子云最后出,振策思遐征。
    斯文大一統,欻使圣域清。

    82 《墨池發祥詩呈蔣教》 宋·劉名世

    城頭學宮高巍巍,中有方井號墨池。
    窮冬不竭春不溢,往往石眼通江湄。
    故老相傳右軍宅,滌硯濡毫向池側。
    蘭亭絕筆跡成塵,此間池水猶能黑。

    83 《自題墨竹》 宋·劉延世

    酷愛此君心,常將墨點真。
    毫端雖在手,難寫淡精神。

    84 《蘭亭序墨本》 宋·羅頌

    文皇嗜好非聲色,偶愛蘭亭亦其癖。
    河南猶恐后來聞,竟使昭陵餓真跡。
    世閒能悟知幾人,墨本珍傳意愈勤。
    有似春云隱明月,光影還到行江分。

    85 《俞舜俞作墨梅八軸皆取古人詩句請余賦之》 宋·沈繼祖

    天生萬物俱森羅,詩人于梅詩獨多。
    不言成蹊桃與李,何敢當此不類歌。
    由來畫中有新詩,俞君造次以筆追。
    渾然莫知詩畫異,手與心猶不自知。

    86 《題趙葵墨梅》 宋·宋理宗

    溪藤疏影勢千尋,筆補春工著意深。
    止渴調羹歸妙手,誰知一片歲寒心。

    87 《答僧道隆惠老融水墨一紙》 宋·孫介

    破林霜后月,煙景夜微茫。
    妙寄筆墨外,靜涵山水光。
    古融韻可想,老隆意所將。
    慚我無瓊琚,報以永不忘。

    88 《故文定墨池分得風字》 宋·孫素

    吾愛胡夫子,抱道來逃空。
    豈伊桃花源,有此山泉蒙。
    奏疏瀝肝膽,春秋開盲聾。
    當年起草處,想見臨池工。
    愿為池上草,永懷君子風。

    89 《墨子》 宋·田晝

    末學紛紛自有師,能言兼愛我獨疑。
    定知已駕云梯后,卻悔初心泣染絲。

    90 《墨梅》 宋·王鈇

    前身姑射冰相似,今代潘妃玉不如。
    坐對真成在江國,淡煙微雨暗扶疏。

    91 《墨梅》 宋·王鈇

    可是傷春故癯瘦,未應無意作娉婷。
    不須更向嶺頭覓,只此松煤畫典型。

    92 《答秦兵部求墨竹》 宋·王佐才

    夜到茆亭近竹籬,影隨寒月下苔墀。
    吟余未懶蕭疎興,曾寫離披一兩枝。

    93 《答秦兵部求墨竹》 宋·王佐才

    墨傳高節未為精,虛辱佳篇拂素屏。
    不敢持毫強羞縮,喜公心已厭丹青。

    94 《題山光寺壁上墨竹》 宋·吳敏

    綠發青衫舊竹君,墨卿揮拂更清新。
    斷枝活葉風蕭瑟,想見凌云百尺身。

    95 《答王山仲作墨梅來訪韻》 宋·熊瑞

    客從羅浮來,遺我一枝瓊。
    仙風溢毫楮,夭矯冰雪清。
    感懷疇昔夜,醉飲月中央。
    青衣歌未竟,斗轉參已橫。

    96 《仲子枋試晬取墨》 宋·陽景春

    俚俗兒周晬,羅陳試子材。
    怡愉觀物色,揀擇取煙煤。
    志在文章富,毫揮錦繡開。
    弟兄心筆硯,予豈怨貧哉。

    97 《柯山制墨胡處士求隸字》 宋·張煒

    有客落魄游京都,形服差類山澤臞。
    袖攜一紙故友書,來求古隸銘墨模。
    我方臨池且自娛,觸撥雅興生江湖。
    坐扣墨法果不誣,出示數餅泥金濡。

    98 《次韻何文縝墨梅二絕》 宋·張于文

    偃蹙江頭臥夕煙,嫩將玉雪斬春妍。
    心期老氏能知白,興寄楊雄獨守玄。

    99 《次韻何文縝墨梅二絕》 宋·張于文

    仙衣云樣拂輕緇,林下神情特地宜。
    妒婦津頭風恐急,壞妝聊為□水姿。

    100 《交韻秦會之題墨梅二首》 宋·張于文

    南枝春色弄微溫,記得清香撲酒尊。
    今日相逢隔煙霧,揚州殘夢足銷魂。

    * 關于墨墨的詩詞 描寫墨墨的詩詞 帶有墨墨的詩詞 包含墨墨的古詩詞(569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