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南至慶天正,朔旦圓丘樂六成。文軌盡同堯歷象,齋祠忝備漢公卿。星辰列位祥光滿,金石交音曉奏清。更有觀臺稱賀處,黃云捧日瑞升平。
宿雁驚江渚,餓彪嘯林丘。不知雪如許,但怪風颼颸。起看堂前柳,枯梢戛鳴球。安得萬家春,角我饑寒憂。
黃雞催曉破霜天,起整冠裳拜影前。又見刺文添一線,誰知泣血已三年。蟠桃海上今應熟,雙橘懷中只自憐。未必兒童知此恨,彩衣依舊戲蹁躚。
維摩應待散花天,無復稱觴壽母前。從隔蓬壺三萬里,尚期華表一千年。弟兄黃發三人在,故舊青云眾目憐。自愧阿奴真碌碌,不妨鑒井又蹁躚。
招徠二老冠耆英,寶鼎氤氳俎豆珍。南極玉繩浮利宿,西屏彩袖祝千春。親親同醉杯中淥,老老深推膝下仁。看取來年宣勸處,松椿桃李轉鴻鈞。
巍像儼明庭,衣冠盡夙興。曙光搖斗極,云氣制觚棱。嘗記朝天日,君王玉座長。璇霄烏萬點,飛舞最高層。
河流曲折二十里,過了黃山始直礴。今日卸船須得早,鄮峰已在眼花中。
老去眼生花,兒方學畫鴉。聊將二十字,要識汝傳家。
黃牛村前秋葉飛,青螺峰外海云歸。故人相思雪滿鬢,客子獨行風舉衣。烏鵲定占誰屋喜,鱸魚知比去年肥。當時歌酒江湖上,百里音書今亦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