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深慮的詩詞(366首)
1
《深慮論》 明·方孝孺
慮天下者,常圖其所難而忽其所易,備其所可畏而遺其所不疑。
然而,禍常發于所忽之中,而亂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豈其慮之未周歟?蓋慮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當秦之世,而滅諸侯,一天下。
古文觀止史論謀略
2
《后出師表》 魏晉·諸葛亮
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
然不伐賊,王業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古文觀止
4
《徐子修畫山水歌》 明·袁凱
夏家高堂生晝寒,徐卿畫圖墨未干。
深山大澤貯煙霧,黑處似有龍蛇蟠。
襄陽小米師董原,妙處不受繩墨牽。
頃刻萬里皆自然,房山尚書世稱賢。
5
《嘲鼾睡》 唐·韓愈
澹師晝睡時,聲氣一何猥。
頑飆吹肥脂,坑谷相嵬磊。
雄哮乍咽絕,每發壯益倍。
有如阿鼻尸,長喚忍眾罪。
6
《自喻》 唐·王周
予念天之生,生本空疏器。
五歲稟慈訓,憤悱讀書志。
七歲辨聲律,勤苦會詩賦。
九歲執公卷,倜儻干名意。
7
《摸魚兒》 宋·劉辰翁
三百年、人間天上,遽如許、遽如許。
落花寒食東風雨,漠漠長陵抔土。
魂歸否。
怕些不分明,又墮人箋疏。
12
《深靜堂》 宋·葉抑
亂山蒼蒼溪曲盤,煙林漠漠風生寒。
地幽景絕豈易到,中隱蕭寺環峰巒。
山僧淳樸寺亦古,筑室為堂蔽風雨。
深靜豈與眾緣同,萬法不傳歸妙處。
18
《題靜慮院》 宋·釋智圓
下瞰諸峰頂,云泉絕四鄰。
暫游非俗客,深隱屬閑人。
石磴秋苔滑,蘿龕夜月新。
終期結幽侶,來此謝紅塵。
* 關于深慮的詩詞 描寫深慮的詩詞 帶有深慮的詩詞 包含深慮的古詩詞(36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