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高蹈翰墨場,江南李氏洛下楊。二人歿後數來者,西臺唯有尚書郎。篆科草圣凡幾家,奄有漢魏跨兩唐。紙摹石鏤見彷佛,曾未得似君家藏。
亂眼龍蛇起平陸,前身羲獻已黃墟。客來空認袁公額,淚盡慚無楊惲書。
畫以有聲著,詩以無聲名。有聲者道祖之所已知,無聲者道祖之所欲為而未能者也。
帖之疑也,非取而并不足以為證,非視其印不足以信。既信矣,又何加焉,曰一以訂吾友之言,一以貽吾家之傳。傷彼茍且,祗益可憐。於虖昔賢。
朋友之宿草未黃,眷眷于舊藏。畫史之抵訾未忘,齗齗乎弗償。鳩抱枋而下垂,鶴唳天而高翔。誰能游九垓以問太虛,其必有以別二子之短長也。
菊粲粲兮東籬,連的的兮西風。是皆不受夫一塵之染,而特立于九秋之中。予固喜其潔清而自全,亦以觀筆之妙而句之工也。
詩以情寄,而拳拳首子侄之示。又使之寶而勿棄,亦足以見其得意。
仲氏既不能定其名,經行又不能指其地。睹奇逸于筆勢,想溪山于詩意,瞭然景物之皆備,又何必吾身之親至也。
夾路濃陰野興長,荼醾想見競年芳。至今四月花如雪,猶帶河東翰墨香。
崇觀太平,博雅匯征,秀出簪纓。楚羋蜀劉,三英并辀,道祖其儔。
中秘法書之積,自淳化至于崇觀富矣,而未加別也。翰墨博雅之能,自劉米逮于道祖著矣,而未多閱也。
此君之清閟,昌黎所憩,何啻得其細。三鳳之呈瑞,非實不餌,亦姑即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