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龍發的詩詞(16首)

    1 《酬苗發員外宿龍池寺見寄》 唐·錢起

    寧知待漏客,清夜此從容。
    暫別迎車雉,還隨護法龍。
    香煙輕上月,林嶺靜聞鐘。
    郢曲傳甘露,塵心洗幾重。

    唐詩三百首初中古詩思鄉邊塞生活

    2 《早發龍沮館舟中寄東海徐司倉鄭司戶》 唐·獨孤及

    沙禽相呼曙色分,漁浦鳴桹十里聞。
    正當秋風渡楚水,況值遠道傷離群。
    津頭卻望后湖岸,別處已隔東山云。
    停艫目送北歸翼,惜無瑤華持寄君。

    唐詩三百首初中古詩思鄉思歸

    3 《曉發石竹山臥龍潭》 明·林敏

    飛軒窅洞碧,溪口寒流深。
    溪南一峰峻,眾壑波上陰。
    杉松亂天影,水月乃余心。
    時節開竺書,寂寂空中音。
    雜花逗秋思,鳴瀑弦素琴。
    愿垂白鶴影,永矣諧幽尋。

    4 《始發建鄴登龍江山祠感懷有作》 明·周湞

    去國思舊游,尋山發幽眺。
    遙凌天門石,洸對臨海嶠。
    神關列雄鎮,粉堞抱遺廟。
    天水遠自空,云霞近爭耀。

    5 《甲午出知漳州,晚發船龍山,暮宿桐廬二首》 宋·楊萬里

    一席清風萬岳云,送將華發得歸身。
    海潮也怯桐江凈,不遣濤頭過富春。

    6 《甲午出知漳州,晚發船龍山,暮宿桐廬二首》 宋·楊萬里

    道涂奔走不曾安,卻羨山家住得閑。
    記取還山安住日,更忘奔走道涂間。

    7 《明發龍川二首》 宋·楊萬里

    山有濃嵐水有氛,非煙非霧亦非云。
    北人不識南中瘴,只到龍川指似君。

    8 《明發龍川二首》 宋·楊萬里

    優入蠻溪受瘴煙,一生誰料到龍川。
    早書實歷還山考,便是中書九閏年。

    9 《發龍州》 宋·洪咨夔

    涪山信有靈,送客六月雨。
    曉行如深秋,千憩無點暑。

    10 《齋后與金老铦樸翁聰自酌龍進而發》 宋·姜夔

    四人松下共盤桓,筆硯花壺石上安。
    今日興懷同此味,老仙留字在孱顏。

    11 《齋后與金老铦樸翁聰自酌龍進而發》 宋·姜夔

    年時六月海揚塵,遙見青山起白云。
    聞有高僧一誦咒,巖前拋珓問龍君。

    12 《偕陳調翁龍山買舟待夜潮發》 宋·劉過

    來逢春雨長魚苗,去見秋風擘角螯。
    久矣歸心到鄉國,依然水宿伴漁舠。
    一天如許皆明月,二客所須惟濁醪。
    今夜四更潮有信,更須留眼看銀濤。

    13 《二月十一日曉發龍山風順》 宋·方回

    繁華銷歇市朝空,此地何堪著固窮。
    久似坎蛙居井底,忽如野鶴出籠中。
    宿酲夜解催花雨,歸棹春乘上水風。
    及得清明到家否,新芽茶綠牡丹紅。

    14 《龍圖閣學士贈銀青光祿大夫滕元發挽辭二首》 宋·蘇頌

    逸氣雄詞昔自將,文場獨立見軒昂。
    飛騰正近煙霄路,獻納嘗依日月光。
    去國丹心那易折,臨州惠愛想難忘。
    蓋棺未畢經綸志,精爽猶應在帝鄉。

    15 《龍圖閣學士贈銀青光祿大夫滕元發挽辭二首》 宋·蘇頌

    大器何妨更晚成,當年師友盡豪英。
    高談每及功名際,壯志元無寵辱驚。
    天上玉樓須作記,人間白日睹佳城。
    傷心宿草東吳路,云水凄涼萬古情。

    16 《次韻劉希顏李泰發龍井壽圣請獻辨才詩》 宋·王洋

    古人重好古,今人徒賞今。
    賞今拘近俗,何以勞寸心。
    昔者臞面仙,分符此來臨。
    邦君舍華軒,老人獨散襟。

    * 關于龍發的詩詞 描寫龍發的詩詞 帶有龍發的詩詞 包含龍發的古詩詞(16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