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時行的詩詞(共307首)
馮時行(1100—1163)宋代狀元。字當可,號縉云,祖籍浙江諸暨(諸暨紫巖鄉祝家塢人),出生地見下籍貫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狀元,歷官奉節尉、江原縣丞、左朝奉議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貶,于重慶結廬授課,坐廢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縉云文集》43卷,《易倫》2卷。
81
《贈李西臺》 宋·馮時行
瀟湘濃碧浸青天,千里人家接楚田。
惜別正當歸雁后,相思無奈落花前。
江樓閒上云藏樹,野渡初回月滿船。
看著行春驅五馬,絲絲垂柳拂長鞭。
82
《云巖》 宋·馮時行
樅陽之陽羌廬峰,千巖萬壑云蒙蒙。
仙人往往游其中,安期羨門喬與松。
天或使之為扃封,咫尺象外不可通。
我昔杖履秋將窮,洞宮蕭森還遽匆。
83
《寓興》 宋·馮時行
乘軒知有負,啜菽苦無歡。
萬事等一夢,寸心當自安。
荊卿甘度易,李愿喜歸盤。
默坐發深想,春山猶夜寒。
84
《寓棲隱者僧舍讀書》 宋·馮時行
茅竹無錢結翠霞,歸來棲止梵王家。
夜窗聽雨翻書葉,曉研凌霜注井花。
已隔朱樓安管鑰,獨尋碧磵問津涯。
蘆簾紙帳門如水,兀坐蒲團事不賒。
86
《游峨眉》 宋·馮時行
向來一紀登臨意,白發頹齡才一至。
阮哭窮途真可笑,孔小天下或如是。
平生歷覽廓無礙,方稱老懷疏不緻。
安能卻妝住云霄,更不婆娑下平地。
89
《遺夔門故書》 宋·馮時行
蜀江迸出岷山來,翻濤鼓流成風雷。
掀天斡地五千里,爭赴東海相喧豗。
白鹽赤甲當道路,呀然拒之欲使回。
大山大水相較力,究轉稍肯開東隈。
90
《宴林簡州桃園》 宋·馮時行
樂昌溪東大江頭,脫木老屋風颼颼。
開門滿院種桃樹,桃花主人林簡州。
明年二月爛照眼,簡州西川醉春晚。
憑誰管領江上花,但寄玉醪三萬盞。
91
《雪中用黃太史韻》 宋·馮時行
密雪誰人巧擬鹽,初飛仍帶雨廉纖。
夜吹玉笛滿浮酒,曉看遙山高卷簾。
方積銀杯翻過馬,欲銷冰箸插疏檐。
不堪時傍潘安鬢,華發朝來覺驟添。
93
《行遇小雨》 宋·馮時行
小雨暗兩岸,孤舟撐一篙。
清同寒鷺迥,愁與暝云高。
已判亂波色,時饒點鬢毛。
三農有重賦,為汝喜如膏。
94
《謝素師惠二石》 宋·馮時行
素師為我良古僻,野性乖疏無與適。
呼門投我清凈友,翻是巴江兩好石。
一石形作巢蓮龜,近人團圓生素跡。
皎如孤月流清空,光逐一星斜辟易。
95
《謝馮貫道惠小舟》 宋·馮時行
先生憐我欲歸休,為我添錢買小舟。
老去尚余州縣業,見來便起江湖秋。
有名如合稱聱叟,無夢焉能賣直鉤。
他日相隨鷗鳥外,短篷煙雨醉懵頭。
96
《謝陳舜弼送丹荔》 宋·馮時行
驪珠三百照傾箱,一一都全味色香。
道遠鶴觴齊騎驛,雨多龍伯護津梁。
蠲煩已笑冰無味,過眼仍同玉有光。
報貺無他空覓句,更慚詩骨謝凌霜。
97
《曉行得江字》 宋·馮時行
晴色招人步曉江,牙牙瘦石水淙淙。
斷云作片元隨伴,白鳥無群不著雙。
凈渚鏡磨涵崛屼,飛濤云涌過{鋒金換舟}{左舟右雙}。
煙蓑雨笠吾將老,富貴心慚苦未降。
98
《峽州楚塞樓》 宋·馮時行
東南上流蜀之門,領略形勝斯樓存。
岷峨之西江發源,勢如建瓴注平原。
出門頓息波濤喧,五溪七澤相吐吞。
蜿蜒紆余帶城垣,山亦卻立且踞蹲。
99
《溪上望居人有感》 宋·馮時行
溪上居人三兩家,竹籬斜插倚蒹葭。
清流日暖魚飛浪,靜渚輕煙鳥印沙。
膾落霜刀分采縷,酒傾玉碗泛瓊花。
因思故國園林約,默數歸期定不賒。
100
《瓦爐》 宋·馮時行
六籍圣賢心,歸來還下帷。
老瓦燒柏子,冉冉度游絲。
侏儒飽欲死,靈均自長饑。
塵言污人耳,夜來洗漣漪。
更欲清鼻觀,引手時一披。
知我其惟天,不須對愚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