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的詩詞(共825首)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225
《吐綬鳥詞》 唐·劉禹錫
越山有鳥翔寥廓,嗉中天綬光若若。
越人偶見而奇之,因名吐綬江南知。
四明天姥神仙地,朱鳥星精鐘異氣。
230
《百舌吟》 唐·劉禹錫
曉星寥落春云低,初聞百舌間關啼。
花樹滿空迷處所,搖動繁英墜紅雨。
笙簧百囀音韻多,黃鸝吞聲燕無語。
231
《武夫詞》 唐·劉禹錫
武夫何洸洸,衣紫襲絳裳。
借問胡為爾,列校在鷹揚。
依倚將軍勢,交結少年場。
探丸害公吏,抽刃妒名倡。
232
《春日寄楊八唐州二首》 唐·劉禹錫
淮西春草長,淮水逶迤光。
燕入新村落,人耕舊戰場。
可憐行春守,立馬看斜桑。
漠漠淮上春,莠苗生故壘。
梨花方城路,荻筍蕭陂水。
高齋有謫仙,坐嘯清風起。
240
《磨鏡篇》 唐·劉禹錫
流塵翳明鏡,歲久看如漆。
門前負局人,為我一磨拂。
萍開綠池滿,暈盡金波溢。
白日照空心,圓光走幽室。
山神妖氣沮,野魅真形出。
卻思未磨時,瓦礫來唐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