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廊下題詩滿壁塵,塔前松樹已皴鱗。古來唯有王文度,重見平生竺道人。
送別友人思念
貴人淪落路人哀,碧海連天丹旐回。遙想長安此時節,朱門深巷百花開。
蒼蒼宰樹起寒煙,尚有威名海內傳。四府舊聞多故吏,幾人垂淚拜碑前。
秦國功成思稅駕,晉臣名遂嘆危機。無因上蔡牽黃犬,愿作丹徒一布衣。
神話故事
畫時應遇空亡日,賣處難逢識別人。唯有多情往來客,強將衫袖拂埃塵。
天下能歌御史娘,花前葉底奉君王。九重深處無人見,分付新聲與順郎。
前者匆匆襆被行,十年憔悴到京城。南宮舊吏來相問,何處淹留白發生。
夜泊湘川逐客心,月明猿苦血沾襟。湘妃舊竹痕猶淺,從此因君染更深。
地名寫景
旌旗入境犬無聲,戮盡鯨鯢漢水清。從此世人開耳目,始知名將出書生。
詠史
諫省新登二直臣,萬方驚喜捧絲綸。則知天子明如日,肯放淮南高臥人。
生公說法鬼神聽,身后空堂夜不扃。高坐寂寥塵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唱得涼州意外聲,舊人唯數米嘉榮。近來時世輕先輩,好染髭須事后生。
雷雨江山起臥龍,武陵樵客躡仙蹤。十年楚水楓林下,今夜初聞長樂鐘。
西皞司分晝夜平,羲和停午太陰生。鏗鏘揖讓秋光里,觀者如云出鳳城。
彩仗神旗獵曉風,雞人一唱鼓蓬蓬。銅壺漏水何時歇,如此相催即老翁。
廄馬翩翩禁外逢,星槎上漢杳難從。定知欲報淮南詔,促召王褒入九重。
學道深山許老人,留名萬代不關身。勸君多買長安酒,南陌東城占取春。
曲江僧向松江見,又到天臺看石橋。鶴戀故巢云戀岫,比君猶自不逍遙。
外道邪山千萬重,真言一發盡摧峰。有時明月無人夜,獨向昭潭制惡龍。
暫駐旌旗洛水堤,綺筵紅燭醉蘭閨。美人美酒長相逐,莫怕猿聲發建溪。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詠史懷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