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詩詞(共495首)
孟浩然簡介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304
《奉先張明府休沐還鄉,海亭宴集(探得階字)》 唐·孟浩然
自君理畿甸,予亦經江淮。
萬里書信斷,數年云雨乖。
歸來休浣日,始得賞心諧。
朱紱恩雖重,滄洲趣每懷。
樹低新舞閣,山對舊書齋。
何以發秋興,陰蟲鳴夜階。
308
《久滯越中,貽謝南池、會稽賀少府》 唐·孟浩然
陳平無產業,尼父倦東西。
負郭昔云翳,問津今亦迷。
未能忘魏闕,空此滯秦稽。
兩見夏云起,再聞春鳥啼。
懷仙梅福市,訪舊若耶溪。
圣主賢為寶,君何隱遁棲。
311
《陪張丞相登荊城樓,因寄薊州張使君及浪泊戍主劉家》 唐·孟浩然
薊門天北畔,銅柱日南端。
出守聲彌遠,投荒法未寬。
側身聊倚望,攜手莫同歡。
白璧無瑕玷,青松有歲寒。
府中丞相閣,江上使君灘。
興盡回舟去,方知行路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