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準的詩詞(共306首)
萊國忠愍公寇準(961-1023),字平仲。漢族,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詩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大名府成安縣。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為三司度支推官,轉鹽鐵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東道節度使,再起為相(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景靈宮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貶寇準衡州司馬,是時寇準病篤,詔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陽)任,病故于竹榻之上,衡州團練副使李迪迎寇準尸靈厝于衡州(今衡陽市)岳屏山花藥寺,妻子宋氏奏乞歸葬故里。皇佑四年,詔翰林學士孫抃撰神道碑,帝為篆其首曰“旌忠”。寇準善詩能文,七絕尤有韻味,今傳《寇忠愍詩集》三卷。
121
《題巴東寺》 宋·寇準
寺在啼猿外,門開古澗涯。
山深微有徑,樹老半無枝。
望遠云長暝,談空日漸移。
恐朝金馬去,還失白蓮期。
122
《送左眉州之任》 宋·寇準
分官離法署,承命守眉州。
山館鄰孤寺,春城過亂流。
江云長映日,蜀魄似悲秋。
到郡揚清政,遺黎病必瘳。
124
《送李生歸秦中》 宋·寇準
酒闌還執手,之子擬歸秦。
風雪過殘歲,山川近早春。
久游詩思苦,遠別柳條新。
后會知何日,空馀淚滿巾。
125
《書山館壁》 宋·寇準
秋作西南使,千林覆去程。
四時無日影,終夜有猿聲。
路入溪云過,人穿鳥道行。
不堪孤驛望,風雨動鄉情。
126
《塞上》 宋·寇準
春風千里動,榆塞雪方休。
晚角數聲起,交河冰未流。
征人臨迥磧,歸雁別滄州。
我欲思投筆,期封定遠侯。
127
《瑞慶園觀稼奉圣旨次韻》 宋·寇準
善苗棲畝昭靈貺,禁苑鳴鑾值素秋。
斂籍神倉符禮本,采詩良耜慶農收。
宴開云幄皇慈洽,日駐天衢睿賞留。
千載逢辰增岳抃,清塵叨從屬車游。
131
《秋日原上》 宋·寇準
蕭蕭古原上,景物感離腸。
遠嶠收殘雨,寒林帶夕陽。
溪聲迷竹韻,野色混秋光。
吟罷還西望,平沙起雁行。
135
《秋寄江上吟僧》 宋·寇準
掛錫在荊楚,杜門無往還。
潮聲到孤寺,月色遍前山。
一雁驚幽思,西風慘病顏。
何當重攜手,高步白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