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掄的詩詞(共123首)
[約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字才甫,自號蓮社居士,開封(今屬河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末前后在世。好填詞,每應制進一詞,宮中即付之絲竹。嘗于乾道三年,(公元一一六七年)高宗蒞聚景園,掄進柳梢青詞;淳熙六年(公元一一七九)三月,高宗再蒞聚景園,掄進壺中天慢詞;九月,孝宗幸絳華宮,掄進臨江仙詞:均賜賚極渥。掄所著有《蓮社詞》一卷,存詞100余首。《文獻通考》及紹興內府古器評二卷,《四庫總目》并傳于世。
101
《阮郎歸》 宋·張掄
金烏玉兔最無情。
驅馳不暫停。
春光才去又朱明。
年華只暗驚。
須省悟,莫勞神。
朱顏不再新。
滅除妄想養天真。
管無寒暑侵。
102
《阮郎歸》 宋·張掄
豪家大廈敞千楹。
風搖玉柄輕。
金盆弄水復敲冰。
熱從何處生。
低草舍,小茅亭。
如何安此身。
元來一念靜無塵。
蕭然心自清。
104
《阮郎歸》 宋·張掄
深亭邃館銷清風。
榴花芳艷濃。
陽光染就欲燒空。
誰能窺化工。
觀物外,喻身中。
靈砂別有功。
若將一粒比花容。
金丹色又紅。
107
《點絳唇》 宋·張掄
浮世如何,問花何事花無語。
夜來風雨。
已送韶華暮。
念此堪驚,得失休思慮。
從今去。
醉鄉深處。
莫管流年度。
108
《點絳唇》 宋·張掄
一瞬光陰,世人常被芳菲惱。
玉壺頻倒。
惟恨春歸早。
何似逍遙,物外尋三島。
春長好。
瑞芝瑤草。
春又何曾老。
109
《點絳唇》 宋·張掄
樂事難并,少年常恨春宵短。
萬花叢畔。
只恐金杯淺。
方喜春來,又嘆韶華晚。
頻相勸。
且聞強健。
莫厭花經眼。
110
《點絳唇》 宋·張掄
氣體沖融,四時長在陽春里。
玉田瓊蕊。
養就靈苗異。
堪笑□□,□□□□□。
□□□。
□□流水。
半落蒼□□。
112
《點絳唇》 宋·張掄
花滿名園,萬紅千翠交相映。
晝闌幽徑。
行樂迷芳景。
惟有幽人,不與浮華競。
便幽靜。
興來獨飲。
花下風吹醒。
114
《點絳唇》 宋·張掄
陽氣初生,萬花潛動根_暖。
暗藏芳艷。
未許東君見。
恰似溫溫,鉛鼎丹初轉。
功猶淺,九回烹煉,日月光華滿。
115
《點絳唇》 宋·張掄
昨夜東風,又還吹遍閑花草。
翠輕紅小。
觸處驚春早。
草舍茅□,□□□□□。
誰□□。
□□丹灶。
別有陽和□。
119
《西江月(瑞香)》 宋·張掄
翦就碧云鬧葉,刻成紫玉芳心。
淺春不怕峭寒侵。
暖徹薰籠瑞錦。
花里清芬獨步,尊前勝韻難禁。
飛香直到玉杯深。
消得厭厭痛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