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干的詩詞(共378首)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41
《除夜》 唐·方干
永懷難自問,此夕眾愁興。
曉韻侵春角,寒光隔歲燈。
心燃一寸火,淚結兩行冰。
煦育誠非遠,陽和又欲升。
42
《贈式上人》 唐·方干
縱居鼙角喧闐處,亦共云溪邃僻同。
萬慮全離方寸內,一生多在五言中。
芰荷葉上難停雨,松檜枝間自有風。
莫笑旅人終日醉,吾將大醉與禪通。
45
《鑒湖西島言事》 唐·方干
慵拙幸便荒僻地,縱聽猿鳥亦何愁。
偶斟藥酒欺梅雨,卻著寒衣過麥秋。
歲計有時添橡實,生涯一半在漁舟。
世人若便無知己,應向此溪成白頭。
47
《哭喻鳧先輩》 唐·方干
日夜役神多損壽,先生下世未中年。
撰碑縱托登龍伴,營奠應支賣鶴錢。
孤壟陰風吹細草,空窗濕氣漬殘篇。
人間別更無冤事,到此誰能與問天。
49
《贈會稽張少府》 唐·方干
高節何曾似任官,藥苗香潔備常餐。
一分酒戶添猶得,五字詩名隱即難。
笑我無媒生鶴發,知君有意憶漁竿。
明年莫便還家去,鏡里云山且共看。
50
《陪王大夫泛湖》 唐·方干
去去凌晨回見星,木蘭舟穩畫橈輕。
白波潭上魚龍氣,紅樹林中雞犬聲。
蜜炬燒殘銀漢昃,羽觴飛急玉山傾。
此時檢點諸名士,卻是漁翁無姓名。
51
《書吳道隱林亭》 唐·方干
蘚榭莎亭蘿筱陰,依稀氣象似山林。
橘枝亞路黃苞重,井脈牽湖碧甃深。
稚子遮門留熟客,驚蟬入座避游禽。
四鄰不見孤高處,翻笑騰騰只醉吟。
52
《書法華寺上方禪壁》 唐·方干
砌下松巔有鶴棲,孤猿亦在鶴邊啼。
臥聞雷雨歸巖早,坐見星辰去地低。
一徑穿緣應就郭,千花掩映似無溪。
是非生死多憂惱,此日蒙師為破迷。
53
《上杭州杜中丞》 唐·方干
昔用雄才登上第,今將重德合明君。
苦心多為安民術,援筆皆成出世文。
寒角細吹孤嶠月,秋濤橫卷半江云。
掠天逸勢應非久,一鶚那棲眾鳥群。
54
《贈華陰隱者》 唐·方干
少微夜夜當仙掌,更有何人在此居。
花月舊應看浴鶴,松蘿本自伴刪書。
素琴醉去經宵枕,衰發寒來向日梳。
故國多年歸未遂,因逢此地憶吾廬。
56
《茅山贈洪拾遺》 唐·方干
圣代諫臣停諫舌,求歸故里傲云霞。
溪頭講樹纜漁艇,篋里朝衣輸酒家。
但愛身閑辭祿俸,那嫌歲計在桑麻。
我來幸與諸生異,問答時容近絳紗。
57
《送人宰永泰》 唐·方干
北人雖泛南流水,稱意南行莫恨賒。
道路先經毛竹嶺,風煙漸近刺桐花。
舟停漁浦猶為客,縣入樵溪似到家。
下馬政聲王事少,應容閑吏日高衙。
58
《哭秘書姚少監》 唐·方干
寒空此夜落文星,星落文留萬古名。
入室幾人成弟子,為儒是處哭先生。
家無諫草逢明代,國有遺篇續正聲。
曉向平原陳葬禮,悲風吹雨濕銘旌。
60
《敘雪寄喻鳧》 唐·方干
密片無聲急復遲,紛紛猶勝落花時。
從容不覺藏苔徑,宛轉偏宜傍柳絲。
透室虛明非月照,滿空回散是風吹。
高人坐臥才方逸,援筆應成六出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