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李商隱的詩詞(共760首)

    李商隱簡介

    李商隱頭像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221 《相思(一作相思樹上)》 唐·李商隱

    相思樹上合歡枝,紫鳳青鸞共羽儀。
    腸斷秦臺吹管客,日西春盡到來遲。

    222 《南朝》 唐·李商隱

    地險悠悠天險長,金陵王氣應瑤光。
    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妝。

    223 《李衛公(德裕)》 唐·李商隱

    絳紗弟子音塵絕,鸞鏡佳人舊會稀。
    今日致身歌舞地,木棉花暖鷓鴣飛。

    224 《細雨》 唐·李商隱

    蕭灑傍回汀,依微過短亭。
    氣涼先動竹,點細未開萍。
    稍促高高燕,微疏的的螢。
    故園煙草色,仍近五門青。

    225 《小園獨酌》 唐·李商隱

    柳帶誰能結,花房未肯開。
    空馀雙蝶舞,竟絕一人來。
    半展龍須席,輕斟瑪瑙杯。
    年年春不定,虛信歲前梅。

    226 《假日》 唐·李商隱

    素琴弦斷酒瓶空,倚坐欹眠日已中。
    誰向劉靈天幕內,更當陶令北窗風。

    227 《寫意》 唐·李商隱

    燕雁迢迢隔上林,高秋望斷正長吟。
    人間路有潼江險,天外山惟玉壘深。
    日向花間留返照,云從城上結層陰。
    三年已制思鄉淚,更入新年恐不禁。

    228 《舊頓(頓,宿食處也·天子行幸住宿處,亦曰頓)》 唐·李商隱

    東人望幸久咨嗟,四海于今是一家。
    猶鎖平時舊行殿,盡無宮戶有宮鴉。

    229 《腸》 唐·李商隱

    有懷非惜恨,不奈寸腸何。
    即席回彌久,前時斷固多。
    熱應翻急燒,冷欲徹微波。
    隔樹澌澌雨,通池點點荷。

    230 《櫻桃答》 唐·李商隱

    眾果莫相誚,天生名品高。
    何因古樂府,惟有鄭櫻桃。

    231 《擬沈下賢》 唐·李商隱

    千二百輕鸞,春衫瘦著寬。
    倚風行稍急,含雪語應寒。
    帶火遺金斗,兼珠碎玉盤。
    河陽看花過,曾不問潘安。

    勸諫

    232 《夜半》 唐·李商隱

    三更三點萬家眠,露欲為霜月墮煙。
    斗鼠上堂蝙蝠出,玉琴時動倚窗弦。

    233 《曲池》 唐·李商隱

    日下繁香不自持,月中流艷與誰期。
    迎憂急鼓疏鐘斷,分隔休燈滅燭時。
    張蓋欲判江滟滟,回頭更望柳絲絲。
    從來此地黃昏散,未信河梁是別離。

    234 《公子》 唐·李商隱

    一盞新羅酒,凌晨恐易消。
    歸應沖鼓半,去不待笙調。
    歌好惟愁和,香濃豈惜飄。
    春場鋪艾帳,下馬雉媒嬌。

    235 《韓翃舍人即事》 唐·李商隱

    萱草含丹粉,荷花抱綠房。
    鳥應悲蜀帝,蟬是怨齊王。
    通內藏珠府,應官解玉坊。
    橋南荀令過,十里送衣香。

    236 《酬令狐郎中見寄》 唐·李商隱

    望郎臨古郡,佳句灑丹青。
    應自丘遲宅,仍過柳惲汀。
    封來江渺渺,信去雨冥冥。
    句曲聞仙訣,臨川得佛經。

    237 《街西池館》 唐·李商隱

    白閣他年別,朱門此夜過。
    疏簾留月魄,珍簟接煙波。
    太守三刀夢,將軍一箭歌。
    國租容客旅,香熟玉山禾。

    238 《雜歌謠辭·李夫人歌》 唐·李商隱

    一帶不結心,兩股方安髻。
    慚愧白茅人,月沒教星替。
    剩結茱萸枝,多擘秋蓮的。
    獨自有波光,彩囊盛不得。

    239 《垂柳》 唐·李商隱

    垂柳碧鬅茸,樓昏雨帶容。
    思量成夜夢,束久廢春慵。
    梳洗憑張敞,乘騎笑稚恭。
    碧虛隨轉笠,紅燭近高舂。

    諷刺

    240 《李肱所遺畫松詩書兩紙得四十韻》 唐·李商隱

    萬草已涼露,開圖披古松。
    青山遍滄海,此樹生何峰。
    孤根邈無倚,直立撐鴻濛。
    端如君子身,挺若壯士胸。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