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廌的詩詞(共434首)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41
《次韻答張誾張閣見寄》 宋·李廌
我思佳人在何許,太行之陽濟川上。
結茆賦詩臨清流,我情搖搖日西向。
盤谷秋來陰復晴,谷口與誰來耦耕。
賣刀買犢便能爾,功名付之勃與平。
43
《游寶應寺》 宋·李廌
雨後秋風入翠微,我來仍值晚涼時。
山遮日腳斜陽早,云礙鐘聲出谷遲。
故國空余煙冉冉,舊宮何在黍離離。
興亡滿眼無人語,獨倚欄干默自知。
47
《雪晴》 宋·李廌
山凝秀色螺成髻,溪走寒光珠在盤。
更欲呈姿作清巧,暫妝梅柳雪中看。
48
《戲贈史次仲》 宋·李廌
世俗匪吾謀,嘉篇常見投。
舊交皆炫曜,夫子獨淹留。
禮樂尚虛器,衣冠何自囚。
秪應涼冷後,蕭颯更清秋。
49
《西丘》 宋·李廌
西丘對秋風,蕭颯如原隰。
木落景扶疏,碧環天壁立。
余霞拂暮散,夕鳥寒更急。
獨有松上鶴,不為鸚鵡粒。
51
《石經殿》 宋·李廌
漆書寘蘭臺,筆削猶敢擅。
真名鏤遺編,定知伯喈篆。
未校蕓閣書,成此石經殿。
53
《汝華巖》 宋·李廌
道人居此巖,誦經歲云久。
鬼神夜護持,空巖擊刁斗。
吁嗟已成塵,藤蘿穿石牖。
54
《秋溪》 宋·李廌
秋溪已澄徹,山色貯溪中。
云度前洲白,霞生別嶠紅。
波瀾寒自監,魚雁共游空。
棄置功名念,羊裘作釣翁。
55
《秋扇和之道》 宋·李廌
過時悲既往,適用復相先。
世事蓂生隕,人情月晦圓。
寒涼非爾適,衰歇豈余捐。
歲事待秋斂,農夫期有年。
56
《秋郊》 宋·李廌
郊原千里望,好是暮秋時。
欲盡登臨興,惟應杖屨宜。
鶚鵰方得意,燕雀彼焉知。
黃犬蒼鷹去,誰家年少兒。
57
《秋風》 宋·李廌
萬籟靜中起,扶搖風怒號。
半天鳴劍戟,平地卷波濤。
鷁退宋都疾,鵬摶溟海高。
賀蘭吹不盡,何用戰蓬蒿。
59
《和次仲硯詩》 宋·李廌
聞道端溪好,疑應為土風。
彼人非博識,此語未為公。
野客雖云美,才華恐未同。
濡毫滋墨外,文渙亦徒空。
60
《光化霽景樓》 宋·李廌
層樓壓清漢,初上便忘歸。
夕靄藏平野,晴煙漏翠微。
城昏晚鴉集,江靜野鷗飛。
何日賦招隱,行吟傍釣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