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李廌的詩詞(共434首)

    李廌簡介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161 《同德麟諸公觀秋風閣自賦詩臺乘月泛江》 宋·李廌

    虛閣凌縹緲,危臺俯湠漫。
    憑檻眺落景,倚柱送歸翰。
    空蒙暝色合,戃怳天宇寬。
    皎皎明月上,炯炯青林端。

    162 《宿大賈村僧寮》 宋·李廌

    行過橫煙杳靄中,低低茆舍繞蒿蓬。
    譍門見客僧如鹿,席地圍爐火自紅。
    隙壁射床千里月,破窗吟紙一川風。
    仆夫密勸休安枕,聞道穿窬是主翁。

    163 《送李德載公輔之宣城王子敏遹之寧陵秦少章之》 宋·李廌

    先生位管轄,四海在陶鈞。
    顧我門墻士,於焉益情親。
    睠言給鼎味,旨酒侑芳珍。
    粲粲春服成,暮春及佳辰。

    164 《送黃集虛赴任知州》 宋·李廌

    桐廬古郡淛江東,山色溪光藻鏡中。
    後夜相思千里月,高懷為寄一襟風。
    欲紆龜紐黃金印,且學羊裘老釣翁。
    忠義傳家君勉勉,清名不必問窮通。

    165 《嵩陽書院詩》 宋·李廌

    束發從政事,佩緩曳長裾。
    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
    問之爾何由,必曰因業儒。
    自致或世賞,因儒升仕涂。

    166 《史次仲錢子武與余在報恩寺納涼分題各以姓為》 宋·李廌

    天地怒氣散,凱風若顛喜。
    吹彼枳棘墟,不入邃屋里。
    北風何其涼,雨雪雱不止。
    卒歲無衣裘,穴處猶凍死。

    167 《神松嶺即岳神為珪禪師一夕自北嶺移者》 宋·李廌

    初聞百梁村,拔自天池井。
    今知萬松岡,一夕趨北嶺。
    顧茲挾山威,何心罔知警。

    168 《社日書懷》 宋·李廌

    社公沐發望年豐,豈謂雨余仍苦風。
    未報田間禾穎秀,但驚堂上燕巢空。
    里人分胙祈微福,稚子爬溝擬乞聰。
    老病不知秋過半,謾芻新釀要治聾。

    169 《舍身崖》 宋·李廌

    蛾眉備百姓,怨女填六宮。
    捐軀委崖谷,隕生因爾容。
    匹婦多白發,婦怨實無終。

    170 《少林寺詩》 宋·李廌

    禪老家風古少林,道場遺跡蔽煙岑。
    山遮石腳斜陽早,云礙鐘聲出谷深。
    只履度關天杳杳,九年面壁海沉沉。
    欲知苗裔能傳法,柏樹猶明圣主心。

    171 《少華山》 宋·李廌

    少華連延翠煙永,細路緣云上高頂。
    奇峰西奔入秦蜀,幽谷南通接荊郢。
    昔年蛟龍忽變化,怒蹙山巔壓州境。
    山靈吐怪助豪強,地軸狂推如轉梗。

    172 《上林道》 宋·李廌

    憶昔驅車度函谷,解鞍訪古驪山麓。
    華清雖有亡國恨,繡嶺猶存舊時木。
    無情草木競爭春,不問興亡自紅綠。
    漢家上林更蕭瑟,宮殿荒基走麋鹿。
    可憐喬木亦已無,五柞長楊今樸樕。

    173 《上翰林眉山先生蘇公》 宋·李廌

    佑圣生賢佐,天心在撫民。
    昌期應治運,谷旦降元臣。
    四序功成晚,三臺耀拱辰。
    嚴凝氣剛勁,謇諤性忠純。

    174 《商高宗陵廟詩》 宋·李廌

    筑巖胥靡繼甘盤,此道寥寥不復存。
    古廟秋風塵黯黯,故陵煙樹月昏昏。
    君臣難遇真千載,岸谷誰知舊九原。
    魏尚端能似頗牧,獨無新夢到天閽。

    175 《汝州王學士射弓行》 宋·李廌

    汝陽使君如孫武,文章絕人喜軍旅。
    要知談笑能治兵,戲教紅妝樂營女。
    白氈新袍錦臂鞲,條脫掛弓腰白羽。
    彩錯旌旗照地明,傍花映柳陳部伍。

    176 《求茶戲丘公美》 宋·李廌

    公美方自靈隱來,面上灰土衣塵埃。
    自言夜借僧榻眠,白日買酒不惜錢。
    半月等得頭水茶,欲求善價先還家。
    君不見邊孝先,瞌睡晝多眠,

    177 《秋蝶》 宋·李廌

    粉蝶爾何知,秋深尚戲飛。
    憐渠迷節物,猶若弄春暉。
    露葉今非昔,霜叢疇可依。
    籬邊菊無幾,薄命寄余菲。

    178 《琴臺》 宋·李廌

    廣陵散成不忍傳,淵明援琴葛為弦。
    乃知此樂潛圣賢,直與天地通其玄。
    我兄能琴人所先,我非知音知自然。
    或聞一曲山月前,輕揚如坐春水船。
    逆隨河源上青天,口膠不語生醴泉。
    鼓舞和氣如陶埏,至樂默默坐忘年。

    179 《秦覯少章寄寂齋》 宋·李廌

    臣門如市心如水,漢宮解識尚書履。
    形若槁木心死灰,東郭子綦初隱幾。
    明珠走盤丸走坂,性不遷遷常止止。
    蚍蜉戰聲如雷霆,渠自紛紛相我爾。
    達人大觀觀萬有,區中狹隘真一瞇。
    磨堅涅白自古然,不必飲牛憎洗耳。

    180 《千齡檜》 宋·李廌

    岡頭老檜不記年,古父約以千齡傳。
    高枝凌兢倚北斗,低枝猶藏萬歲煙。
    蟠根直與地爭固,不許蚓穴通黃泉。
    陰森古怪神物附,雨晦每見蛟龍騫。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