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的詩詞(共806首)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間) 南宋詞人。字長孺,號可齋。原籍覃懷(今河南沁陽附近)。南渡后寓居嘉興(今屬浙江)。
441
《又和梅韻》 宋·李曾伯
千里詩來字字香,品題著意到孤芳。
以千林表丈人行,洗萬古凡兒女妝。
自是精神凌雪月,不妨風骨飽冰霜。
捻髭聊以酬清思,病筆欹斜愧小王。
442
《又和八窗叔見寄》 宋·李曾伯
寂寞寒枝問棲燕,柳疏梧老影熹微。
炊煙冷落犁荒垅,篷雨廉纖纜斷磯。
擬閱舊書成懶癖,旋篘新酒解愁圍。
家人不慣田園趣,剛道天寒盍早歸。
443
《游千山觀》 宋·李曾伯
自重來嶺嶠,豈暇訪湖山。
緹騎行邊了,戎旗護戍閒。
相看群玉外,一笑六郎間。
回首西風靜,何愁老漢關。
444
《詠丫頭巖》 宋·李曾伯
我嘗采石山頭見蛾眉,且看濃妝淡抹兩湖宜。
何物老嫗生此兒,又睹雙髻尤為奇。
五丁刻畫盤古時,黛綠常假山靈施。
春風閱盡不肯笄,素螺頭立鬢不絲。
445
《詠荊州瑞蓮》 宋·李曾伯
蓮之為瑞固有之,水神豈肯輕種奇。
雙花僅見子辱表,并蒂嘗著原父詩。
未如今年荊州幕,拔萃出類羅方池。
二花三花四五花,至於六花同一枝。
447
《陰風黃盆口》 宋·李曾伯
三日江行兩日風,短篷掀舞浪花中。
危疑正貴須臾忍,靜定將收造化功。
休嘆退飛猶六鷁,會看遇順若孤鴻。
挽回一息南薰力,穩送征檣秋浦東。
448
《因賦風箏與黃郎偶》 宋·李曾伯
竹君為骨楮君身,學得飛鳶羽樣輕。
出手能施千丈縷,舉頭可問九霄程。
高窮寥曠寧無力,少假扶搖即有聲。
所惜崢嶸能幾日,兒曹僂指已清明。
449
《益昌官舍簡昞仲》 宋·李曾伯
不管天涯與海瀕,萬紅千紫一番新。
樓頭鐘鼓三更雨,墻外鶯花二月春。
風軟雁奴歸羽急,日遲鳩婦喚聲頻。
青門載酒渾閑事,愁殺英雄老塞塵。
450
《憶幼子》 宋·李曾伯
膝下相隨五閱秋,意其可以付箕裘。
祗緣老子身無福,致使佳兒命不修。
宿業結來知有自,暑行壞會復奚尤。
靈臺一點知何處,痛入肝腸死則休。
454
《宜城道間》 宋·李曾伯
蕭蕭風雨問南關,客里單衣八月寒。
燈火數家棲逆旅,江山千里走插官。
飄零岐路憑詩紀,寂寞襟懷借酒寬。
亟寫音書寄鄉國,北山高臥盡平安。
456
《謁南岳》 宋·李曾伯
來謁衡岳山,未窮衡岳境。
爇香赤帝殿,恭祈國壽永。
婆娑禹指山,僅窺虬龍影。
分枝萬派別,功與天地準。
457
《夜雨復晴》 宋·李曾伯
雨欲今朝忽又晴,客涂憂緯為關情。
木多未葉春幾槁,桃已皆花水未生。
宿麥既辜秋隴種,新秧正候早田耕。
蟄龍何處深淵睡,乞取霆聲為喚驚。
460
《宴湖南洪漕樂語口號》 宋·李曾伯
仗節來從玉筍班,福星甫照舉歡顏。
持荷自盍登堯陛,挽粟寧容久漢關。
慶集正當萸菊際,交盟喜在芷蘭間。
定王臺小難留住,祗恐天邊即予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