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安世的詩詞(共86首)
杜安世,生卒不詳,京兆(今陜西西安)人。字壽域,(一作名壽 ,字安世)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二一載《杜壽域詞》一卷,謂“京兆杜安世撰,未詳其人,詞亦不工”;列于張先后、歐陽修前。黃升《花庵詞選》云:字安世,名壽域。有陸貽典校本《杜壽域詞》。與《四庫總目提要》卷200,謂其詞“往往失之淺俗,字句尤多湊泊”。慢詞作家,亦能自度新曲。《四庫總目》傳于世。有《壽域詞》一卷。
61
《河滿子》 宋·杜安世
細雨裛開紅杏,新妝粉面鮮明。
東君何事交來早,更無綠葉同榮。
獨倚青樓吟賞,目前無限輕盈。
命薄不倚欄檻,或占郊垌。
清香繁艷真堪愛,枉教寂寞凋零。
相次牡丹芍藥,王孫誰道多情。
農村生活
62
《玉樓春》 宋·杜安世
三月初三春漸老。
遍地殘花風暗掃。
命儔嘯侶擁笙歌,臨水泛觴游宴好。
浮利浮名何足道。
麗景芳時須笑傲。
今年不似去年歡,云海路長天杳杳。
63
《玉樓春》 宋·杜安世
綸命忽從天上至。
便綰兵權辭漕計。
漢廷起草舊郎官。
蜀部坐籌新將帥。
紅旆碧幢春色里。
嬌馬嘶風花片墜。
送行今日短亭中,惱亂故人須盡醉。
64
《玉樓春》 宋·杜安世
三月牡丹呈艷態。
壯觀人間春世界。
鮫綃玉檻作扃櫳,淹雅洞中王母隊。
不奈風吹兼日煞。
國貌天香無物賽。
直須共賞莫輕孤,回首萬金何處買。
65
《玉樓春》 宋·杜安世
晴景融融春色淺、落盡梅花千萬片。
小池冰解水紋生,消息未聞梁上燕。
樓倚輕寒風力軟。
目斷孤云天自遠。
又還依舊去年時,寂寞病容人怪見。
66
《玉樓春》 宋·杜安世
風解池冰蟬翅薄。
庭樹枝枯籠翠萼。
背寒迎暖起猶慵,閑卷珠簾憑畫閣。
晴景融融煙漠漠。
天際行人乖信約。
病容先怯見春來,長到恁時添瘦削。
詠史懷古
67
《玉樓春》 宋·杜安世
玉燭光明正旦好。
斗柄東回春太早。
嶺寒猶鎖去年梅,江暖新催今歲草。
蜀國熙熙冬令杪。
更喜壽陽新夢覺。
玉杯齊舉樂音諧,遙想金階天仗曉。
68
《少年游》 宋·杜安世
小軒深院是秋時。
風葉墜高枝。
疏簾靜永,薄帷清夜,暑退覺寒微。
凄涼天氣離愁意,音書杳難期。
多情成病不須醫。
更憔悴、轉尋思。
69
《鳳銜杯》 宋·杜安世
人生不似月初圓。
嘆分飛、容易經年。
凄慘斷云片雨、□□□。
□□□、□□□。
金缽小,玉槽慳。
想至今、誰為相憐。
多少舊歡往事、一潸然。
空牽惹、病纏綿。
同情農民貧困生活
70
《菩薩蠻》 宋·杜安世
錦機織了相思字。
天涯路遠無由寄。
寒雁只銜蘆。
何曾解寄書。
緘封和血淚。
目斷西江水。
擬欲托雙魚。
問君情有無。
71
《菩薩蠻》 宋·杜安世
游絲欲墜還重上。
春殘日永人相望。
花共燕爭飛。
青梅細雨枝。
離愁終未解。
忘了依前在。
擬待不尋思。
剛眠夢見伊。
72
《端正好》 宋·杜安世
野禽林棲啾唧語。
閑庭院、殘陽將暮。
蘭堂靜悄珠簾窣。
想玉人、歸何處。
喜鵲幾回薄無據。
愁都在、雙眉頭聚。
凄涼方感孤鴛侶。
對夜永、成愁緒。
73
《端正好》 宋·杜安世
露落風高桐葉墜。
小庭院、秋涼佳氣。
蘭堂聚飲華筵啟。
罷令曲、呈珠綴。
晚天行云凝香袂。
新聲內、分明心意。
玉爐初噴檀煙起。
斂愁在、雙蛾翠。
74
《端正好》 宋·杜安世
每逢春來長如病,玉容瘦、薄妝相稱。
雙歡未經成孤令。
奈厚約、全無定。
眾禽啾唧聲愁聽。
相思事、多少春恨。
孤眠帳外銀缸耿。
透一點、爐煙暝。
75
《端正好》 宋·杜安世
檻菊愁煙沾秋露。
天微冷、雙燕辭去。
月明空照別離苦。
透素光、穿朱戶。
夜來西風雕寒樹。
憑闌望、迢遙長路。
花箋寫就此情緒。
特寄傳、知何處。
朋友離別
76
《踏莎行》 宋·杜安世
閑院秋千,又還拆了。
綠苔遍地青春老。
畫樓日晚燕歸巢,紅稀翠盛梅初小。
窈窕身輕,怎禁煩惱。
羅衣漸減怯風峭。
韶華好景想多才,厭厭只為書音少。
78
《踏莎行》 宋·杜安世
夜雨朝晴,東風微冷。
雕梁燕子閑相并。
后園次第數芳菲,千香百艷年年定。
步險樓高,人賒途迥。
煙蕪冉冉斜陽暝。
紅箋寫盡寄無因,想伊不信人成病。
80
《惜春令》 宋·杜安世
今夕重陽秋意深。
籬邊散、嫩菊開金。
萬里霜天林葉墜,蕭索動離心。
臂上茱萸新。
似舊年、堪賞光陰。
百盞香醪且酬身。
牛山會難尋。